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峰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女性雕塑像及相关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辽河流域,是考古学文化区系划分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一个文化区,而赤峰则处于这一文化区的中心位置。经过几十年来对赤峰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及研究,目前对这里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里现已正式命名的文化类型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另外,考古调查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类型学是考古学最基础的方法论之一,区系类型学则是中国考古学中一个关键乃至核心性概念。可以说,几乎一切的研究——尤其是像考古学那样首先要面对一堆古代的遗物与遗迹的研究,都由分类和比较开始。但是,明确地将古代遗存类型的演变与人、社会及文化的进化联系在一起而成为考古学的基本方法的类型学,是考古学发展史上的  相似文献   

3.
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东北地区属于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不过,早在区系类型理论形成之初,苏秉琦就对东北地区古文化予以特殊关注。1983年8月在辽宁省朝阳市举办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考古座谈会上,他在谈到朝阳地区在中国古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指出:“朝阳是联  相似文献   

4.
<正>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从酝酿提出到现在,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和研究已有整整三十个年头。回顾30年来中国考古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张敏 《南方文物》2012,(2):43-52,42
“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都是考古学的重要理论. 提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中国考古学导向更广阔的空间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都是具有超前意识的考古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经过数十年积累的资料,广西盆地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已具备了建立条件。以区系类型理论为指导,运用考古层位学、类型学及年代学的基本方法,可以将广西盆地的新石器时代划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末期四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各时期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俞伟超先生在大型考古发掘报告《舞阳贾湖》的序中,高度评价了舞阳贾湖遗址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指出贾湖遗址在文化特征上的多重性格,为史前文化区系类型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对以器物特征为主要标志的考古学文化属性的划分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松嫩平原战国两汉时期文化遗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北方文物》2005,(4):1-23
本文根据江河流域将松嫩平原划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区分出各区的文化遗存的类型,探讨同一区域内文化遗存、不同区域内文化遗存关系及松嫩平原诸文化遗存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遗存的关系.考察各区诸文化遗存的渊源及成因,验证出按江河流域划分的自然地理区与按文化遗存的渊源关系划分的考古学文化区是基本吻合的.并根据苏秉琦区、系、类型理论,指出松嫩平原是面向太平洋和面向欧亚大陆两大板块的结合部.嫩江中下游地区的西部文化系统是面向欧亚大陆的板块,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区的东部文化系统是面向太平洋的板块.东、西两大系统在松嫩平原并立存在,相互交往和影响,不断冲突和纠葛,在不同时段内,彼此进退、消长,构成了战国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9.
晋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晋文化研究的缘起晋文化作为一个考古学文化来研究,是七十年代初,我陪苏秉琦先生踏查沁水县下川旧石器遗址时由苏先生提出来的。十多年过去了,回忆当时我对晋文化的概念及其渊源、内涵、特征的认识,很是肤浅和贫乏,只是在苏先生的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  相似文献   

10.
乔梁 《北方文物》2014,(1):26-31
庆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一项重要工作,发掘确认庆华遗址所代表的遗存在东北考古学分区体系中属于东部系统,理清了松花江干流上游地区考古学文化区系的划分与变化。文化因素的对比分析表明,相关因素所反映的文化联系并非如原发掘简报所认识的那样主要来自西团山文化和团结文化,因此该类遗存的年代也不会早到战国早期,应当主要还是属于汉代。庆华一类遗存的形成可能主要是吉长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进入或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当与古史中记述的夫余系统存在着较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文博》2018,(5)
正七、新石器时代末期随着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遗存已遍及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考古学文化(或遗存)30多个。这些考古学文化(或遗存)大多是在当地较早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存在有相邻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些考古学文化(或遗存)为研究各自文化发展序列、区系类型的划分、经济及社会复杂化程度等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我国新石器末期的年代大体界定在距今5000—4000年左右,从各个考古学文化的特征来  相似文献   

12.
苏秉琦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考古学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苏秉琦创建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道路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过程。以两论为代表的苏秉琦学术思想,是指导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国考古学派形成和存在的重要标志。在没有出现新的能够超越它的理论或学说以前,中国考古学仍然处于苏秉琦时代。  相似文献   

13.
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研究的重心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东北地区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然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我国东北及其邻区实际上存在一个面积相当广大的独立文化区。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在我国东北境内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存,如兴隆洼文化、小珠山下层文化、新开流文化、左家山文化和后洼下层文化的陶器几乎全是平底器,而平底器中又以筒形罐占  相似文献   

14.
“三岔口”和“Y”形文化带,是苏秉琦先生对中原与北方这南北两大文化区从史前到商周时期古文化发展及其间相互关系的形象比喻,也是苏先生在论述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到中国文化起源和文明起源的一个重点所在。一“三岔口”指的是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地区在北方地区商以前古文化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所谓‘三岔口’,指的是它东北方的辽西地区,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一方;它西南方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夏商文化’为一方;它西方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文化一青铜文化’为另一方”。①三方的文化因素在张家口地区“碰头”。这一概念是1…  相似文献   

15.
<正> 这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使我们看到许多宝贵的东西。现在简单的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关于环渤海考古的课题。这个课题是苏秉琦先生一九八六年正式提出来的。苏先生在这时提出这个课题,是有它的背景的。苏先生关于区系类型的理论,他的学术理论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虽然正式提出是在七十年代中期,但可以上溯到1965年,即《考古学报》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七十年代初在河南干校时,就已有深思熟虑,同我们讲到要重视考古学的理论,讲到考古学文化问题,考古学分区问题。当时星期日陪先生搞考古调查,有时也开条探沟(当时尚未有《文物保护法》),先生边走就边讲这些问题。1986年苏先生提出环渤海考古课题,则是在提出区系类型理论以后,以它为指导,并在山东、辽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化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化区是一组相类似的、内部有相互联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这些文化通常具有许多共同因素、特别是语言与宗教.现代世界通常被划分为六个主要文化区:西方(欧洲洲)、伊斯兰、印度、东亚、东南亚和非洲.每个文化区可进一步划分、并以它的核心地区来命名.西方文化西方(欧洲)文化区可划分为四个亚区:西北欧亚区,地中海亚区,中欧亚区和苏  相似文献   

17.
区系类型理论的构筑和完善,考古学化的命名和作用,考古学类型和化的区别及其地位,化和族属的关系等等,凸现出20世纪中国考古学实践的主要特色,深入思考其中的成败得失,拓展考古学的理论思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新世纪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古代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百越民族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所作贡献是多方面的,诸如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是我国最早开始养蚕和发明丝织业的民族;是我国最早创烧瓷器的民族等等.本文仅据地下考古资料,特别是近年来江南地区一些新的重要考古发现,并结合有关文献,拟对百越特别是扬越、干越和于越族在对我国冶金术的起源和青铜文化发展方面的杰出贡献作一综合论述,不妥之处,企盼学界同仁指正.(一)笔者曾研究认定:长江中游鄂东南——赣西北——赣北((鄱阳湖以西)这一广阔地区表现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既与宗周文化不尽一致,与鄂西江汉地区的楚文化也明显有别,而是一种有着浓厚地区特色的新的文化区系类型”,这种非周、非楚的文化区系类型,无疑就是古越族文化,而且是扬越文化.西周文献中开始出  相似文献   

19.
分布于浦阳江流域的楼家桥类型地处强势文化边缘,年代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河姆渡文化中期,绝对年代大致为公元前4400—前4000年。浦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进可归纳为独立发展、融合过渡、转变成型三大阶段,反映了该区域逐渐被纳入太湖文化区的变化过程。楼家桥类型不仅是在空间上具有鲜明特征的一个地方类型,同时也是在时间上处于文化系统转变节点的一个过渡类型,是考察文化边缘地带与序列文化区遗存发展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的“多元论”是学术界的共识(我们是在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原则基础上赞同这一理论的),那么也就必须正视由多元(源)发展形成的各文化系统以及自系统内各文化类型之间的交叉重合所呈现的复杂的文化现象,并对其作文化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最终确定其在文化层次及区系类型中的位置。考古学研究中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对某些文化面貌复杂(含有多种文化因素)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或是置之不论,或是久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