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很多年前,就有一个想法,到国外去过年。主要是想躲避春节期间那些夜以继日且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当然也想给胃肠放个假,逃避一下那些盛宴上的饕餮。选择第一个过年地为斯里兰卡,其实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国家。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着近乎原始的生态环境和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小孩子,盼过年不象我们小时候盼得那么热切了,家家户户比较过去怎么有条件了单说,就那份娇贵,一个孩儿,当老人的不知怎么宠着,要什么给什么,想什么来什么,过年的新鲜劲就给宠没了。 当然,过年的那份热闹,是怎么宠也宠不来的。 过年热闹在鞭炮上。 笼而统之地说鞭炮,不准确。“麻  相似文献   

3.
我觉得,政府想做一件事隋,它总能找出程序来,很简单。废止一个东西,它开个会就废止了,也非常简单。前提是让它意识到有这样一种呼声  相似文献   

4.
“人伤了心以后会扔掉所有的。就是过年很难过。过年我也看中央4套的春晚,眼泪滴答落下来。我不是想上舞台,是想家。那时候回香港跟人吃火锅,没吃就眼泪直流,我说火锅就是我的家,就是我的国家,我想了很多年”  相似文献   

5.
黄飞扬 《神州》2011,(3):44-46
元旦假日,我们编辑部一小伙子带了女友回了家。临近年关时,小伙子不能回家了,要陪同女友回女方家过春节。一日午餐时分,大家聚在一起,谈论回家过年的话题,各自感慨,将如何过年?回谁家过年?"我妈也就我一个儿子,她妈也就她一个女儿。"在中国传统的大节,一年一次,谁都想带着另一半回自己的家团聚,在这二选一的情况下,所有的抉择都是一种妥协。回谁家过年?这似乎成了80后这一代人婚姻"年检"的一关。  相似文献   

6.
年 与诗有关     
关山 《中华遗产》2010,(10):172-177
年复一年,当时间在每一样东西上刻下年轮,“年”字已经与时间密不可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时间也许就是过年。为什么人们感叹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我想是因为“年”原本丰富的内涵越来越少,慢慢地只剩下了时间。其实,“年”字所表达的意思中,与时间无关的那些才是更重要的,那就是:收获、希望和诗。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已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当然不用制造的;但是过藏历新年要准备的那些年货,却都需要制造。说完了藏历新年的一些过节习俗,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制造”藏历新年,说的是那些跟制作年货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杨春 《世界》2005,(1):14-14
过年是鲁迅先生家乡上空送灶的爆竹和空气里幽微的火药香;过年是“在炮火中行了宪,在饥饿中民主,有人花一万块钱吃一碗阳春面,有人花几十亿争取一个国大或立委”的痛苦记忆;过年曾经是物质生活匮乏时的一席“盛宴”;过年曾经是孩子小小心中的一件新衣、一个红包……  相似文献   

9.
西湖觅诗迹     
有人说,看到杭州就想作画,走到西湖就想写诗,而我来到西湖,是想探寻西湖背后深邃的诗意。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湖像西湖那样受到诗人们如此的热爱。人们想起西湖,来游西湖,更多的是想感受那些唯美的诗歌和传说。  相似文献   

10.
徽州老戏台     
潘小平 《江淮文史》2004,(4):103-113
今天,在徽州的山野乡村中,还能看见很多保存完好的古戏台。那当然是要进入徽州的深处,进入那些绵延的大山。最好是选一个冬季里的日子,太阳暖暖地照着,而徽州的山林依然葱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12,(1):14-17
当下,人们为送礼而忙而累,只是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现代理念和文化规则,做到不拘小节、无伤大雅即可,而不太会品读或追究民俗文化的陈年往事,对于年有哪些礼和俗便是鲜有人问津了。那些被遗忘的年的礼俗,其实是庞大的民俗事象群,有着极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如果说过年是让中国人找到心灵密码的话,那么重温过年礼俗就是真正享有属  相似文献   

12.
流淌的记忆     
诸翰飞 《南京史志》2010,(12):20-21
·原创选粹· 我想,故乡的院落里那些亲情的回忆,于我来说是一条渐流渐远的河。 只能说这是一个有始无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世界》2009,(3):138-143
能相信BBC的话吗?它的报道中,2008全球生活费指数排行榜上,伦敦位居首位;而在我们落地的希思罗机场,随便问一个伦敦人,哪个地区是伦敦最贵的?他一定想都不用想地回答:“当然是梅菲尔!”  相似文献   

14.
漫话     
《南方人物周刊》2010,(18):14-14
我必须为我周围那些感到恐惧的人,那些认为无所谓或者已经彻底放弃了希望的人去大声疾呼。所以,我想做一个表率:你能够做到,大声说出来,没什么大不了。”  相似文献   

15.
有人问乐观者:"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吗?""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假如你被歹徒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吗?""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一顿,而没有被他们杀  相似文献   

16.
<正>安达卢西亚的很多事物都和摩洛哥十分相像,这缘于穆斯林曾经统治这一地区数个世纪,是他们开启了安达卢西亚的繁荣。直到今天,安达卢西亚的标志性景观依然带有浓烈的穆斯林风格,例如那些让人过目难忘的白色小镇。把建筑涂成白色当然也有着十分现实的作用,我想起初应该还是安达卢西亚的艳阳让人们选择了这种清凉的颜色吧。  相似文献   

17.
《旅游纵览》2013,(1):1-2
年俗,凝聚了一个地域千百年来的文化精华以及浓浓的人文情怀。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出游,最值得去感受的当然是各地的年俗。作为海南文化留存最为完整的城市之一,无论是城市建筑还是民俗传承,海口都相当有特色。每逢春节,海口都能将传统文化展示无遗,是感受春节民俗的不二之选。琼北年俗面面观做旧年海南人把"过年"称作"做年",而且"做年"特指"做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讨论,专家和当地村民可能有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专家们看到那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古老建筑美学风格的村落,被一个个地拆掉、吞没的时候,当然会感到无比惋惜。但是,村子里的人、当地的干部又是怎么想的呢?当地人应该比我们更加喜爱自己的老房子、老街道、老树和老井。他们那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感,是我们所投有的。然而,他们毕竟不是生活在古代,他们对于发展的诉求,比我们更加迫切,所以保护老房子,对他们来说就是次要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20年代,我出生在北京一个没落的世家。回忆起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过年”了。 “送信儿的腊八粥” “送信儿的腊八粥”,是当年老北京人的一种习惯说法,意思是“腊八”一过,过年的准备就要开始了。 从“腊八”以后,拆洗衣被,缝制新衣,这些过年准备,就全面铺开了。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春秋末年没落奴隶主统治制度的顽固维护者。从汉以后,他又被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捧为"圣人",他宣扬的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反动理论,成了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当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而"一般的民众,尤其是所谓愚民,虽称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