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地名讹变初探文/邓振明南京有不少地名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清朝仿照《白下琐言》中说:"街巷之名,今昔多殊,间有可识者,皆讹舛,如乾鱼巷在斗门桥内,讹为甘雨;弓匠坊在铁作坊西,讹为弓箭;鼓铺廊在御街东,讹为书铺;草鞋街在斗门桥西,讹为彩霞街...  相似文献   

2.
由厢统坊之厢坊制是继坊市制后一种新的城市管理制度。傅宗文认为厢坊制始于宋太宗至道年间 (《宋代的草市镇与扩城建郊》,《社会科学战线》(长春 ) ,1988.4 ) ,陈振也曾认为厢坊制是始于北宋的制度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 7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 ,后来他修正了该观点 ,认为厢坊制至晚始于后唐的洛阳 (陈振 :《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据《五代会要》卷 2 6《街巷》:“据左右军巡使奏 :诸厢界内 ,多有人户侵占坊曲内田地 ,盖造房屋 ,又不经官中判押凭据 ,厢界不敢悬便止绝 ,切恐……厢界难以止绝。”这是后唐长…  相似文献   

3.
北宋东京内城里坊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东京内城共有4厢46坊,其中的太平、乐台、新昌等21坊的相对位置已确定,另有22坊的框架被勾勒出来,以待日后补白.内城各厢里坊之间面积差别较大,坊内除民舍之外,尚分布有众多的衙署、官营手工业作坊等公共机构,形成了"官私杂处"的局面.宋皇城南御街两侧中央衙署的规划,开启了明清时期北京"千步廊"两侧为中央六部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原工业化过程的普遍性 判断原工业化是否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需要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在欧洲的前工业社会中,很早就出现了传统的手工作坊。大多数作坊开设于市镇,例如裁缝、成衣匠、面包匠、屠宰匠、木匠、铜匠等等,约占市镇人口的1/4至1/3。他们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或独自开业,或雇佣一、两名帮工和几名学徒,为当地的市镇居民和周围农村  相似文献   

5.
《嘉泰吴兴志》是反映宋代湖州的一部地方志,在坊巷等门类中记载了湖州城的厢级区划。本文以湖州城为例,探讨了湖州城的厢级区划及其管理,指出:厢级区划适用了坊市制崩溃下的城市管理要求,更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厢级官吏虽地位不高,但其职责完备,对城市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郡县城市在宋代出现了历史性的巨大转变,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坊市制的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郡县城市经济职能的演化。本文主要探讨了宋代坊市制崩溃后出现的厢坊制,指出:厢坊制适应了坊市制崩溃下的城市管理要求,是宋政府对城市管理制度的重要改革;与坊市制相比,厢坊制更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陵西花园散记文/袁丁出南京城过长江大桥约11公里,就来到了享有"金陵西花园"美誉的南京西郊风景区。这里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青水秀,林木参天,充满森林野趣,可观鹰击长空、白簿翱翔,赏千年银杏,访书法圣迹,洗汤山温泉,不愧为南京名胜之一。"金陵西花园"...  相似文献   

8.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金陵文化的中心。据《建康实录》记载,"楚威王因山立号,置金陵邑"。南京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和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在此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南京地名作为历史见证,从山川、河流、街巷、里弄,到桥梁、寺庙、衙府、书院,都饱蘸浓郁的金陵文化气息,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南京造钟业的历史,从文献材料看,明末江宁人吉坦然是有名的造钟匠.吉坦然曾作一自鸣钟,叫"通天塔".太平天国以前,南京造钟的作坊仅有四家:一、潘恒兴三山街驴子市.二、王万顺黑廊街.三、易黄茂府东大街.四、陈隆泰南门大街.每个作坊只有二、三人,大都是父子二人,或弟兄二人,或夫妻二人再带上一个徒弟.每月只能制钟一架.到了清朝末年,南京造钟的作坊增加了,现在知道的有二十一家:一、刘桓升评事街.二、刘复兴陡门桥.  相似文献   

10.
在清中叶以后的巴县,承充坊厢保正须书立顶约、缴纳顶首银,该职可以出租、出卖,甚至合伙承充。这种不同寻常现象的出现,乃是因坊厢保正为帮办各级衙署差务及垫纳军需差费之主体。因这种付出,其职出现顶首银,且获得收取铺户规费之权的状况。坊厢保正具有广泛的营利空间,这吸引许多人投身其中,使该职成为一种与衙门吏役高度相似的职业。在实践中,坊厢保正表现出任职长期化、朋党化等特征。即使至清后期士绅加入坊厢行政组织并成为其中领袖,亦未对保正的实质性权力和利益空间造成根本冲击。  相似文献   

11.
精品的往事汉口以商名世,这里的人大多重商轻工,有人说这是一个“不事生产.惟贸易是视”的地方,确有道理。不过,作为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都会,光有商业是不够的,少不了一些生产性行当,以满足城市居民衣食住行的需求。所谓百业匠作,大概由此而兴。事实上,早在明清之际,武汉就产生了一批特色鲜明、工艺精湛的手工业作坊,它们各有绝活,各有专攻。诸如蓝田室的雅扇、玉露斋的烧腊、罗天源的帽子、何  相似文献   

12.
《江苏地方志》2010,(3):F0004-F0004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中国职业教育学会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实验基地",江苏省首届"和谐校园"。学校有光华路125号、建康路205号两个校区以及一个创业园区,总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起自草根的明太祖朱元璋,深谙经济实力对稳定政权的影响。定鼎金陵之初,即以"广征全国一半以上工匠进京都服役,以促进南京工商、手工业发展,支撑朱氏江山"的大手笔,诏令天下,  相似文献   

14.
“金陵”之名的由来刘宗意编者按:有关"金陵"命名的由来,历来有着诸多的说法,本刊现载此文,作为一家之言,皆在引起关心金陵人士的趣。南京古称金陵,这个名称的来历清说不一,迄今尚无共识。金陵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古代志书上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  相似文献   

15.
宋辽金元建制城市的出现与城市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辽金元是中国古代"城市革命"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在城市空间上,由封闭到开放,由坊市制转变为厢坊制;在管理制度上,宋代以拥有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府属都厢为标志,出现了个案建制城市。辽金元则以拥有专门行政管理机构诸京警巡院、路府节镇录事司、防刺州司候司为标志,出现了更多建制城市。在此基础上,金元时期形成了联系密切、分布有序的古代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6.
槽坊·汉汾     
酿酒的作坊,旧时称槽坊。槽坊既是酿酒之处,总免不了有酒香朝周遭溢出来,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习惯把这酿造舒服香味的行当称之为槽坊业——当然,这行当正规的称谓,还是酿酒。  相似文献   

17.
南京茶馆溯源文/马学仁茶馆.又称茶肆、茶坊、茶舍等,是供顾客饮茶的店铺,一般都兼售点心之类,具有休闲、娱乐、交易、联络四大功能。关于南京茶馆起源,有以下三条记载:一、明朝顾起元《客座赘语》"徐十郎茶肆"条曰:"徐常侍铉无子,其弟锴有后,居金陵摄山前,...  相似文献   

18.
漫忆南京的古旧书店文/孙洵南京作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它有许多具体的标志和特征,比如手工刻坊之多,书店之众,在旧中国也是屈指可数的。远的且不说,从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三山街、夫子庙、朱雀路一带这成为文化、商业闹市区,孔沿任在《桃花扇》中多次提...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解放距今已57年了。回顾贵阳解放初期,真是感慨万千。当时我有幸在张开生局长领导下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该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为恢复经济、保障市场供应,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解放前的贵阳,在国民党反动派及地方军阀横征暴敛和残酷压榨下,经济不仅落后而且十分脆弱。1949年11月贵阳解放时,全市人口24万.私营工商业5317户,从业人员22483人,不足全市人口的1%。资金总额199亿元(旧币,下同)。私营工业1341户,从业人员10743人,资金总额81亿元。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以机制卷烟为主,其余大都是手工操作或半机械操作的手工作坊。手工作坊占全市工业的75%左右。商业3876户,从业人员11740人,资金181亿元。私营商业以经营花纱布、绸缎、百货、盐巴、油脂、中西药为主。还有茶馆、酒店、银楼、典当等行业。另外,还有汽车运输业1100户,资金总额180亿元。这些工商业大部分是抗日战争期间从沿海城市迁来的,工业基础薄弱,商业也不发达。但工商业都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贵阳市解放后,接管城市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情况复杂,经济困难,任务繁重,一方面要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另一方面要迅速地恢复国民经济。同时实际工作中的许多措施,实质上又在为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准备。  相似文献   

20.
订书坊     
正订书坊是专门装订、修补新旧书籍的作坊,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行业。订书坊伴随着造纸、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旧时各地官、私书局内设有订书坊,市面上的订书坊则多为文人雅士装订印数较少的诗文集或修补旧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