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有武汉市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档案,专设一个全宗,有100多卷,弥足珍贵。从档案资料里,我们能够了解到武汉市五七干校的历史。(一)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136,为"武汉市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档案。馆藏市五七干校全宗1969~1979年的档案117卷。全部案卷按保管期限(永久、长期)  相似文献   

2.
李强 《文史月刊》2007,(1):32-35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审阅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封信。在信中,毛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也要批判资产阶级”。这就是“文革”中影响深远的“五七指示”。1968年5月,黑龙江省革委会为纪念“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个500名省直机关人员参加劳动锻炼的农场。10月5日,《人民日报》以“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为题整版报道,并在编者按中传达了毛主席的“最新”和“最高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随后,各地机关和文化部门陆续选择偏远、贫穷的农村办“五七干校”,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开始下放劳动。父母单位武汉某出版系统也于1970年成立了“五七干校”。  相似文献   

3.
正1972年10月,我从中宣部宁夏"五七干校"分配到新华社工作,与朱穆之相识。新华社所在地原是北洋军阀时期的"国会大院"。抗战胜利后,北大在此设立四院,先后作为先修班和文、法系科一年级新生校址。1947年我考入北大经济系后,曾在此就读过一年。我来大院工作时,穆之刚从新华社山西永济"五七干校"解放回社,恢复社长职务。他在"文革"开始就被"打倒",在社内隔离审查  相似文献   

4.
<正>我于1971年8月离开位于沙洋七里湖的省"五七干校"已整整37个春秋了。但对干校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情景记忆犹新。对昔日宣传队队员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情同手足的深情难以忘怀。初到干校1969年夏,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的《五七指示》精神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  相似文献   

5.
70年代初,爸爸和孙伯伯同时从咸宁五七干校"毕业"回京,同时面临生活的重新安置,孙伯伯送来过几件椅凳之类的家具,物品俱不起眼,显然他毫不见外,只管送出实实在在的关心而不疑给人看轻  相似文献   

6.
书荒年代     
正1959年至1961年,俗称闹灾荒年代;而1967年至1979年则是闹书荒的年代。1969年这一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入高潮,大批文化人、出版人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洗脑,出版机构大量撤销。在这以后的10年里,几乎一切图书都被禁绝,只有个别领袖著作除外。绝大多数中外名著不能出、不能卖、不能读,"十七年文学"(1949至1966)的绝大部分作品都被打成"毒草"。像《刘志丹》、《保卫延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诞辰100周年。费孝通历任民盟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其著述《乡土中国》、《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的必读之书。在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浪潮中,他放下笔杆,拿起农具,在"五七干校"过了三年体力劳动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尚永琪 《历史研究》2012,(2):163-173
释迦牟尼佛瑞像的制作与流传是一个介于传说与史实之间的"历史事项",在僧史文献中,"瑞像"作为佛像中一种非常特别的造像样式,其源头是"优填王旃檀瑞像",即完全按照释迦  相似文献   

9.
黄乃是辛亥革命先烈黄兴先生的遗腹子。1917年生,2004年1月30日患脑溢血病故于北京。湖南省长沙市人,享年87岁。黄乃是中国汉语盲文专家,优秀的中共党员,还是一个多才多艺又极重友谊的人。黄乃大哥长我13岁,我们相知相识、友谊长逾半个多世纪。他在北京,而我在新疆工作长达近30年。我们之间联系主要靠通信。上世纪80年代起,我调回长沙工作,有时去北京办20世纪80年代初,黄乃从湖北五七干校返京后留影事,而他又常回长沙扫墓和考察盲聋哑人的教育事业,以及关心残疾人福利和兴办工厂的事,这样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一、与黄乃的相识与相知1951…  相似文献   

10.
地分南北五七干校出是非 1969年9月底,中国文联大楼六七百人被连锅端往五七干校。不过却地分南北:中国文联、作协与文化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南去湖北咸宁;剧、音、美、舞、曲、影、摄等协会同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农业电影厂、电影研究室北去  相似文献   

11.
Because of its intricate natur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s bound to have been interpreted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During the 1930s, the circle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developed a diversity of interpretations that viewe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s, for example, a movement for personal liberty, an anti-feudal movement, a bourgeois cultural movement, or a movement of a quite complex character. In the meantime there also appeared the analog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o the Renaissance and Enlightenment. These interpretations – and analogies as well – actually imply the interpreters' own mentality and signify their own thinking. The concept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onceived by one school of interpreters often chang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that school and hence turned out to be inconsistent. Nonetheless, the notions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s fleshed out by different schools might also be seen to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nature informed the essenc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o a further extent, displayed the trajectory and trend of history.  相似文献   

12.
时至今日,“五四”一词早已内化为一种思想符号,其“内化”实由伴随现代中国时势转移而不断演变的“五四”话语所造成。这种历史现象意味着两层含义:其一,“五四”话语随时势转移而变换其意义,而意义的深度与广度则取决于“五四”话语对时势的阐释状态;其二,对“五四”历史价值的释义过程,实际上是“五四”不断被赋予意义、不断被追认价值、不断被叠加内涵的过程。那么,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生成的呢?也就是说,“五四”内涵的意义扩张,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的呢?考究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考索“五四”话语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A Visit to Burma     
ABSTRACT

Closure of small schools has been a contentious policy issue, addressed most recently in the Schools Consultation (Scotland) Act 2010. Local authorities are currently delivering public service under great financial pressure and, given the high per capita costs of running small schools, have often sought to close them. One of the arguments for retaining small schools is the purported contribution that they make in maintaining rural community vibrancy. However, the evidence base for retaining small schools as ‘the heart of the rural community’ is largely untested, and such evidence as there is suggests that school closures have a modest effect on community vibrancy. School catchment studies show a long-term pattern of adjustment to demographic changes but this process may be curtailed by government policy in Scotland. A solid employment base and affordable housing are deemed by many to be more important factors in rural socio-economic wellbeing tha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primary school.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was a “convergent historical movement,” as well as a movement with a central purport and an intrinsic wholeness. The image of a homogeneous May Fourth formed unintentionally, and was also constructed by contemporaries and later generations. By examin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1911 Revolution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from a more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exploring whether the latter was in fact a response to external impact or a self-awakening, observing how the debate over new versus old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era developed to the point of a “culture” war, how the two-sided efforts for radical reforms reconciled de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 movement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us examining the legacy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via perceptions in the post–May Fourth era, we can see that May Fourth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后,北京和上海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这两次活动都不仅仅是群众性的纪念仪式,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号召继承"五四"革命精神,表达对现实服务的方向;另一方面则书写着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证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对中国革命和即将展开的新中国建设的指导意义,即为新中国确立了一个新的思想坐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种以"五四"为中介而实质上是为了引导和塑造新思想的纪念活动方式,成为后来"五四"纪念的传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领导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以来新史料的大发现 ,对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四前后是接受与认识新史料的重要时期 ,王国维等人积极利用新史料进行史学研究并大力介绍新史料 ,使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很快认识到了新史料的价值 ,这对于五四时期史学乃至 2 0世纪史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析五四前后的贵州社会变革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前后的贵州社会经济状况是产生变革思想的基础,而接受新思想影响的军政人士和一大批青年学习是传播和实践变革思潮的主体,少年贵州会和学联贵州支会的活动则集中表现了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的变革思潮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没有立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途径由一条变为多条,全国各地出版的大量刊物都介绍马克思主义,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与五四运动本身有重要关系。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线的巴黎和会进一步暴露帝国主义侵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本性,五四运动期间苏俄发表的对华宣言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五四运动引起共产国际的关注,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使一些知识分子坚定了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李学智 《史学月刊》2020,(1):97-116
社会时代对于人们认识历史的活动有着强烈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与生活的变迁,五四运动研究也相应地经历着某些值得关注的变化。特别是在运动的性质、领导权、与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关系及某些关键人物的评价等问题上,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与思想倾向均对学界的相关认识与评价发生着明显的、强烈的影响,使之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衍变。总地看来,70年来学界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是愈来愈深入,愈来愈全面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反映。历史认识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现实社会状况对于历史学研究的影响或制约也相应地更为明显。人们对于五四运动认识与评价的衍变证明着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五月在中华民族斗争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许多重要的事件都刻写于此月,它有"纪念月"之称。五月的记忆层层叠加,以耻感为基调,蕴含着深刻的民族内省,以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为依归。鉴于五月所具有的巨大政治能量,国民政府对五月记忆进行了有意识的规训。在抗战期间,五月也成为抗战动员的重要文化因素,为抗战胜利和民族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国人用鲜血浇筑的"五月梦"寄寓了民族的胜利与自强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