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续宾败亡三河之役的深层原因,不在于“抢掠与放纵”而“严重地削弱了湘军战斗力”,而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一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的确立,太平军战斗力由此增强;二是李续宾湘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很难发挥集中优势兵力敢打敢拼、攻坚克强的特长;三是湖广总督官文配合不力,赵克彰等部湘军临阵脱逃,致使李续宾部湘军陷入孤军作战的绝境;四是李续宾求胜心切,意气用事,听不进他人建议,未能及时采取战略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四川文物》2014,(6)
先秦文献对周代甲骨埋藏的记载并不全面,且未涉及商代的情况。目前并未发现专门用于存放甲骨的商代建筑,但发现一些有意用以集中埋藏已占甲骨的窖穴,其特征明显:形制比较规整;甲骨集中埋藏,密集叠放;出土很多完整的甲骨,或甲骨的形状相对较大,并非细碎的小片;甲骨堆积层内其他遗物极少甚至没有;基本上是将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分别埋藏,而不是混埋在一起,视之为\"龟室\"有一定道理。凤雏甲组建筑基址H11与上述窖穴相比,各方面特征迥异,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当非\"龟室\"。而集中出土周代甲骨的遗存,大多为二次堆积,特征与商代亦不相同:窖穴未经过特殊修整;甲骨并非完整的集中埋藏,而均为较小的碎片,并与其他遗物混杂出土。商代与周代的甲骨埋藏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潮州是著名侨乡,华侨是祖国革命与建设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在近现代革命史中,有两个让人景仰的潮籍华侨,同一姓氏,故乡相连,有着很相同的命运:既曾叱咤风云。又枉死于“自己人”手里。他俩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庵埠人许姓云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宏安人许雪秋。 相似文献
4.
初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社会开明开放,四夷来朝,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客使图》是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往来的著名图像资料.重读《客使图》并对大食使者身份予以考证,对全面了解唐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重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海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1):80-87
宜都公主为唐德宗的第五个女儿.据墓志推算,公主结婚时已经27岁.德宗朝的内外交困;钱财短缺;天灾不断;礼会院没有完全恢复;母亲缺席都是导致宜都公主晚婚的原因.历史不仅仅是存在于政权的交替之中,也存在于小女子的一颦一笑之中.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洲际远航-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毫无疑问,2005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可与最近的纪念达伽马和其他欧洲‘发现家’的庆祝媲美。”①两岸四地及海外都已展开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应该承认,长期以来,郑和下西洋的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五百八十周年及五百九十周年庆祝活动起,郑和研究才有了显着的发展和成就, 相似文献
7.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士商阶层频繁互动、陕西盐商因“贾而好儒”所引发的传记需求以及当时如火如荼的修志活动等共同促成了明代士人文集中陕西盐商传记的大量涌现。在传记创作的过程之中,受累于当时的社会观念,陕西盐商往往会寻求那些关系较为亲密者或出身于盐商、商人家庭的乡族士人作为请托对象。而在传记的实际撰写过程中,除“铭而不实”的书写特征以外,撰者的撰写思路明显受到了《史记·食货列传》以及当时正史、地方志书中“节”“孝”撰写模式的影响。此外,在“关中主体说”依然成立的前提下,清代陕西盐商的籍贯构成相较于明代可能更为多元和复杂。 相似文献
8.
北宋中期,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瓷业核心区窑址数量急剧减少,窑场规模缩小。与之相对,浙江其他地区却发现了大量这一时期的窑业遗存。研究显示,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北宋中期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核心产区不再适宜大规模的瓷业生产,而这直接迫使制瓷工匠作出选择,或许其中一部分工匠开始另辟他地继续从事窑业生产,从而在浙江范围内出现了众多这一时期的窑址。此外,在瓷业技术的传入过程中,制瓷工匠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9.
孙世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5(5):27-31
通过综合运用文字学、释义学、语义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参证各类文献资料,本文对上博简《诗论》第四简“旁门”一词的本义加以探析.研究认为“旁门”即“四门”,“旁(四)门”意象的含义是,拓开广阔视域,包容多元内容. 简文“诗其犹旁门”一语是将《诗》之《风》《小雅》《大雅》《颂》四部类比喻为一组“四向之门”,借以表达《诗》能够全景式展现多元文化内容的思想观点.“诗犹旁门”说体现了失落已久的先秦开明诗学观念,其说与周代诗乐体系发展、《诗经》结集的历史过程存在关联,具有重要的诗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重要的书画鉴藏家——太仓王世贞与嘉兴项元汴在鉴藏观念、鉴藏趣向、鉴藏方式、鉴藏诉求等方面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以及两人之间耐人寻味的关系疏离原因的探讨,试图细致深入地展现当时缙绅学者型与士绅商贾型两种不同类型的书画鉴藏家在鉴藏活动上的特点和成就,揭示两人关系疏离背后所反映的明代中后期社会环境因素与风尚,以及所表现出的文化精英阶层书画鉴藏家与具有良好教育的富商巨贾书画鉴藏家在地方文化资源与文化权力上的竞争与对抗。 相似文献
11.
清军将领章高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命增援前往辽东战场,在盖平战役中他不畏强暴.奋勇杀敌,建树了英雄业绩,虽败尤荣,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坚持抵抗态度,但违心服从清廷旨意,对其后丧地负有一定责任.应肯定章高元是一个有作为的抵抗派人物,是功大于过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2.
13.
黄河中下游地区40余处遗址的400多座二层台墓资料显示,生土二层台墓的数量在仰韶中晚期以前较熟土台墓多,龙山时代式微。该变化的背后是棺椁的逐渐成熟,生土台墓中小部分带有盖板或原始棺椁,同时熟土台并非判断墓葬带有棺椁的充要条件。通过生土台高度和墓葬深度的二元变量分析,墓葬开挖时预留生土台并未考虑稳固墓室,而应该与构建殓尸空间(或椁室)、进行一系列丧葬活动有关,在台面上放置随葬品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二层台墓的分布具有集中埋葬的倾向,采用二层台墓的群体并无明显的性别和死亡年龄指向,从仰韶中期以来,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占据着更为优越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4.
论黄河流域先秦时期腰坑墓葬俗文化——兼说与长江流域同类墓葬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坑墓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墓葬中,学者们多把对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对这一葬俗文化起源问题的讨论上,并较一致地认为该葬俗最早起源于河南地区。本文对发现的有关材料进行梳理,围绕中原地区先秦时期腰坑墓的起源、用途、性质、发展演变等进行了分析,以澄清过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认为,腰坑墓的葬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其起源亦非河南地区。 相似文献
15.
BARBARA CRAWFO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utical Archaeology》2006,35(1):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