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马克思建立的新哲学是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人的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的人具有两重属性。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是说,人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又是“类”存在物,即是说,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在人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广博的自然界,对此,可称为“自然存在”,人既然经由“类”而结成社会,那就意味着,人已从自然界中移出,由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人的社会,对此,可称为“社会存在”。就存在的实体性质而论,世界上只有这两种存在。那么,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人类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出切实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观念的创新为基本前提。这种创新以自然现、实践观、进步观的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现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发展观。一、人类自然观的创新:人与自然共生可以说,确立人与自然共生态势,克服人与自然的分离、对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因而,论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反思人类存在的自然基础,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亦…  相似文献   

3.
花会娟 《黑龙江史志》2013,(19):248-248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极其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联接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纽带和桥梁。蒋孔阳的美学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基础,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逻辑起点的实践美学。实践,始终是贯穿于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一根红线,蒋孔阳也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来阐释和论证他的美感思想的,对马克思有关美感的"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两个重要的实践命题加以运用、丰富和发展,强调实践对美感发生、美感自由、美感心理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卫军 《攀登》2011,30(4):59-63
马克思以前的自然概念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联系。马克思“感性的自然”突出了自然界与人的相关性;“人化的自然”强调了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历史的自然”体现了自然与历史的辩证法;“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分离的克服;“价值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守望。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儒士中,已有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许多探索与思考。在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中,“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观、“中庸”的处世道德观等,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和道德原则。宋人的环境意识认为,人是天地间自然万物的一部分,是自然万物中同等的一员;关心自然就是关心人类自己,人类应该像爱护自身一样爱护自然万物;人类应承认自然界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价值,承认自然界的生物享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存权利和价值。宋人有关环境伦理的理性思考,还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宋人的环境意识,还在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雍仲”吉祥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雍仲”吉祥符散人吉祥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特定的心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观念信仰。原始初民不解自然界和人类各种社会现象,将某些自然的。文化的事物看作吉祥,并相信其具有躲避灾祸邪祟。获得吉庆祥瑞的功能。因而,也就成了人们一代又一代向往和追求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思想,理论界历有分歧,莫衷一是.有的认为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有的认为是建立社会所有制;有的认为是建立人人皆有的私有制.究竞怎样理解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呢?我认为从马克思分析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入手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这一思想.关于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并在这一哲学观的指导下,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原理。实践是人类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但让世界按人的意愿发生着变化,而且也使人自身在这种活动中得到发展。对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揭示以及依此对历史之谜的解答,是《形态》的又一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丰富而鲜明的人学色彩,表达了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  相似文献   

10.
"原初自然"虽源自先民一句祷辞,却在中国文化史上震聵千载,儒家求其"立天定人";道家究得天地至道。而禅门似乎最得"原初自然"的精神三昧,禅宗立派以降,"生活即禅""见性归真"与"原初自然"取得了文化与精神上的全面契应。白乐天之后,"原初自然观"中最得生活"禅趣"的当属"苏门学士集团",苦、病、谪、聚种种生活体悟皆在"原初自然"所营造的禅境中须臾释解。"学士"们在"原初自然观"体系下的诗文实践,是对古老文化形态的全新探索,亦是对禅悟精神世界的执着求证。  相似文献   

11.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 概念之被放弃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没有再用过“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术语。这自然产生一个疑问,马克思是否放弃了这个术语或是放弃了这个概念。 对这个问题,苏联学者有各种不同的回答。有一类学者可说是坚持论者,其中有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未改变他们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另一部分人同意此说,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是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说明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在马克思以前,历史学家们都没有把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历史研究的中心内容。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人们用神道主义解释历史;从文艺复兴时起,人们用人文主义解释历史。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虽然把历史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但他认为操  相似文献   

13.
正确把握“实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及其在哲学发展中的人类历史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实践”进行再探讨。一、实践的科学内涵及其结构对于一个哲学范畴的内涵来说,我们可以从多层面进行揭示。我们对“实践”范畴的认识,也应如此。(l)从实践概念的定义及其本质讲,实践即社会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本身属于“关系”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简单地自然联系,而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关系,即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运动。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  相似文献   

14.
“天籁”,即自然界的声音。古代诗人笔下的“天籁”丰富有趣,精彩纷呈,它反映了古人贴近自然.寓情于物的心态,也体现了古诗人的某种审美情趣。探析这一现象,对启发今人热爱自然、用心去读古诗文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游同环境一体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旅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为发展生产和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服务。这种按照人类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界发生变化来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便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 早在100多年以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高瞻远瞩地告诫说:“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听从思格斯的忠告,也不明白人类自身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只  相似文献   

16.
李霞 《沧桑》2008,(1):222-223
元嘉时期文学出现了风气之变,盛极一时的玄言诗悄然退隐,山水文学勃然兴起。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文学的兴起与南朝刘宋时佛风的昌盛、审美文化语境由玄而佛、山水审美的自觉是分不开的。在审美文化语境由玄而佛的转换背景下,一方面,客体(自然山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自然界的山水开始成为审美客体,而另一方面,主体(士人)也获得的了真正的自由成为了真正自由的审美主体。面对自然山水所呈现出来的清新自然的美,诗人油然而生的是新奇、惊讶、倾慕之感,是自然山水的"自来亲人",是"神超形越",是宇宙生命之道的感悟。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审美对象,山水审美走向独立自觉,山水诗的兴起也就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17.
武晓静 《沧桑》2008,(3):124-125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诞生以来,学界关于他的思想的研究就不曾停止过。这其中,大部分理论都是从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入手,着重对自然是否存在价值进行合理性的思辨,对由自然内在价值推导出人类对于自然的义务提出质疑。然而,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关于实践观的论述。他要求人们把规范化的政策、理论内化为以实践为表征的实践活动,从而从伦理道德层面解决环境带来的问题。本文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的实践观着手,探求这种观点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载是十一世纪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使我国唯物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国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系统化者。这两位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自然现有不少相似之处,笔者试对其自然观进行分析比较。一、自或界是物质的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张载和霍尔巴赫都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张载提出了“太虚即气”的命题,把“气”看成是自然界的物质实体,用此来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他说:“…  相似文献   

19.
李海龙 《神州》2014,(6):7-8
《山海经》被人们称为“上古奇书”,是一部上古百科全书,里面记载的自然地理和神话等对我们研究上古先民对自然的态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上古先民的朴素自然观影响深远,这些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打下了基础,对于提倡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在马克思哲学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无疑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它甚至被看作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发源地"。学界由此十分重视对这部著作的研究,特别是近30年来,这种现象尤甚。但就笔者的眼界所见,学界对其"现实"概念的研究并不多。无论是从《手稿》这一部著作还是从整个马克思哲学来看,现实概念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