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民间艺术?名民俗学家钟敬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较早而确切地提出了“民间艺术”的概念和涵义,并指出民间艺术不仅是指民间美术,其中还包涵了民间学、音乐、神话等。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论述中国民俗艺术时将民间艺术粗分为六大类别,即工艺,绘画,建筑,雕塑,舞乐,歌谣。民俗学家张紫晨先生在论述民俗与民间艺术时则指出,民间艺术是民俗活动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张博 《百年潮》2008,(8):62-64
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上海滩流行着两句话:听京剧,听梅兰芳;看足球,看李惠堂。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就已所向披靡,赢得的奖杯奖牌数不胜数。李惠堂曾两次出征奥运会,一次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他作为中国足球队主力球员和队长参加了比赛;另一次是1948年伦敦奥运会,他作为中国足球队教练,率领弟子征战。  相似文献   

3.
程蔷 《民俗研究》2006,(1):270-272
长期以来,国际民俗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汉族没有长篇叙事诗。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五姑娘》为代表的一批吴语叙事山歌问世,引起轰动,才打破了这一论断。这以后曾经有过一个短暂的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热潮,遗憾的是,热潮过去,对吴语叙事山歌的研究并没能很好深入,有关汉族长篇叙事诗的许多具体细节和理论问题,尚未取得更多新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黄克诚印象     
杨第甫是20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人生坎坷,饱经风霜,20世纪80年代卸去湖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中共湖南省政协党组书记的职务后离休,2002年10月18日去世。上世纪50年代,杨第甫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要职,在新中国首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领导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魏小兰 《百年潮》2007,(9):52-56
沙韬,在20世纪50年代曾担任过康生的秘书。沙韬叔叔与我父亲王涛江是30年代在延安时的老相识;在60年代轰动中调部的“沙韬事件”(人称“杀头”事件)中,我父亲也曾帮助过他。因此,他与我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好。1995年我父亲过世之后,沙韬叔叔曾多次来到我家,向我和我的母亲谈他的经历,特别是历史上所谓的“沙韬事件”。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村(包括部分民俗博物馆)又称露天博物馆、户外博物馆、村落博物馆(还有称为生态博物馆的),它是传统博物馆的一种形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最早的民俗文化村在北欧,它是挪威于1851年建立的桑得瑞克露天博物馆(其主体是农舍),其次是瑞典于1891年建立的斯堪森露天博物馆,这种博物馆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7.
1985年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开馆,标志着山西省建成了第一座民俗博物馆,也是当时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反映汉民族民俗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之后,山西在20世纪80年代末又陆续建起了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定襄河边民俗博物馆等一批民俗博物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县级民俗博物  相似文献   

8.
陈作霖(1837—1920),字雨生,亏伯雨,晚年号可园老人。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间的50余年中,他集教育学家、学家、经学家、史志学家于一身,为南京化的传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作霖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后任崇经塾教习、奎光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七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文地理》2009,(6):124-145
刘丽嘉——上世纪下半叶西藏摄影最为重要的作者之一——淡出摄影界已有10年。我在研究1926-1976年这段时期的西藏现代摄影史时,翻看了他上世纪60年代至2000年的大量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0.
黄健 《文史春秋》2008,(1):18-21
认识叶永烈,是20世纪60年代在小学时代读《十万个为什么》时记住了这个名字,在充满科学幻想的少年时代,这部书给我日后的成长和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隔30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我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持编辑《新编十万个为什么》,邀请了原主编王国忠先生主持编写工作,他再次提到了叶永烈先生当年为《十万个为什么》撰稿的情形,幼时读书的情景又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11.
金海 《世界历史》2002,(6):22-29
20世纪7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民权的含义从社会和政治权力扩大到经济权力;运动的领导权也从中产阶级温和派转移到年轻的激进派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作为南方保守主义的代言人和民权的促进,必须找到一条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道路。通过探讨尼克松的民权政策是如何在他的个人信仰和政治需要之间保持平衡的,本力图揭示政治家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人文地理》杂志在2009年与西藏现代摄影史研究者黄建鹏联手推出“西藏影像”。从目前看到介绍的摄影家都是中国摄影史中重量级的人物。从20世纪初德木·丹增加措的私人生活影像作品到庄学本关于藏民族的民族学影像,再到1951年解放军进藏直至70年代以随军摄影记者身份对西藏生活的纪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广州著名漫画家叶因泉(1903-1967),笔名叶些刹,台山县人;他是一位生活漫画家,有大量作品反映老广州民情.特别是平民百姓的生活、习俗和疾苦,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红墙摄影师"杜修贤进入中南海从事新闻摄影十余年,为领导人留下了大量的精彩瞬间,这其中也包括不少毛泽东的珍贵照片。20世纪60年代,因为天安门前的毛泽东大幅画像要更换,  相似文献   

15.
张士闪 《民俗研究》2002,(1):184-186
现代民俗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曾经历过两次最重要的嬗变.最初,是以民俗学创始人英国的汤姆斯为代表的"古文化残存物说";尔后德国、日本的学者将"民"扩大到"未受到近代文明洗礼的庶民"(日本·后藤兴善<民俗学入门>),将"俗"拓展为寄寓着"国民的理念"(德国·黎尔)的活世态生活相,因而他们的研究仍局限在农民、渔民身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邓迪斯指出"城市居民不算民众,因而城市居民也不可能有民俗"的传统观念是荒谬的,在诸多学者的倡导下,民俗学遂逐渐由"乡民学"转到"人民学"上来.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敏锐地抓住了国际学界这一新动向,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就曾说过:"这一次到上海,我就对上海的同志说,应该研究它的都市文化,上海由于百年来帝国主义的深入进来,它同农村的文化不一样,同中国固有的资本主义进来以前的文化也不一样,这就值得研究."我国的第一本都市民俗专著却是30年后的今天,才由几位山东民俗学者联袂推出.手捧这本<济南城市民俗>,自然不胜欣喜.  相似文献   

16.
张友林是著名的军事摄影家,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摄影生涯中,先后给十大元帅和数百名高级将领拍照,其中一百多幅照片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张友林也曾多次给林彪拍照。  相似文献   

17.
张友林是著名的军事摄影家,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摄影生涯中,先后给十大元帅和数百名高级将领拍照,其中一百多幅照片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张友林也曾多次给林彪拍照。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艺术评论家沃尔特.本雅明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在他的《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一书中,有过这样的预见:"将来的文盲,不是不会书写的人,而是不懂摄影的人。"预言成为现实,世界进入读图时代。尤其是在21世纪迅速崛起的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藏》2009,(1):88-88
吴明娣与乌兰哈斯在《中国藏学》2008年第四期上发表文章,论述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内地及西藏画家所表现的西藏主题绘画,着重从宏观上对西藏主题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分析,揭示西藏主题绘画的内涵和意义。西藏主题绘画前后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孕育,五六十年代的发展,至70年代末进人重要转折时期,80年代创作不断趋向繁荣,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何每 《文史春秋》2006,(5):52-54
黎蒙又名黎作梁,祖居广西兴业县石南镇黎村。父亲黎建辰,号春三,20世纪20年代是兴业县禁烟局局长,为人慷慨好施,属地方有名望的富绅。黎蒙是第三子,大哥叫作材、二哥叫作栋。黎蒙和李宗仁扯上关系,缘于父亲黎春三与李宗仁的相交,那时候他才七八岁。那是1921年,当时李宗仁与粤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