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系海峡     
董方 《文史月刊》2006,(3):60-60
2005年.是国共两党在相隔60年之后再次握手青和.两岸关系不断走向光明、友好往来不断增强、充满希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参加了有关方面组织的“海峡杯”两岸和平诗词联大赛,所幸5首诗词作品均被人选.并被组委会评为二等奖。甚感欣慰。  相似文献   

2.
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欧洲联盟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瞅盟及其先驱者过去60年一直贡献于推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以及民丰与人权”。这一决定引发了排山倒海的质疑和讥笑,一些人将这一奖项称作“愚人节笑话”,更有网友开玩笑称,再不给欧盟授奖,说不定它哪天就解散了。  相似文献   

3.
木拱廊桥,俗称厝桥、廊屋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又称虹桥。现代桥梁史专家唐寰澄教授将其定名为贯木拱桥.并称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而中国又仅见于闽东北、浙西南一带。早在明朝,陈世懋就在《闽中疏》中感叹“闽中桥梁甲天下”。  相似文献   

4.
犬养毅的“和平”试探与“五一五”事变李吉奎1932年5月15日,日本首相犬养毅被刺。现职首相被杀,在日本不是第一次。但是,这个“五一五”事件,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内阁和军部在侵华策略上的分歧密切相关。本文拟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就该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5.
威廉·佩恩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的创新性在于重新定义了欧洲和平联盟;矛盾性在于既提倡平等宽容,又怀慕等级制的秩序安宁,既呼吁欧洲各国君主建立“兄弟情谊”,又容忍各国间威胁利诱和尔虞我诈;局限性在于把和平希望寄托在君主的道德良知与私人情谊上,乐观地相信理性与教育可以解决时代危机,忽略了国际政治和宗教的复杂性与民众的作用。然而,若对佩恩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的认识止步于此,就略显单薄和庸常了。在多重语境、多维谱系中对佩恩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进行多元反思,有助于得到更为清晰的立体“映像”,即佩恩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不再是拘泥于某种逼仄语境主义的教条,而是在谱系学和反思性中不断被激活、阐释和对话的学说。佩恩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具有客观事实和主观意义所构成的二元特征。客观事实和主观意义在语境和谱系中的互动和转化,有助于打破线性思维和循环思维,有益于构建立体思维,进而为人们理解和阐释国际思想史提供新的路径和视角。  相似文献   

6.
余竞跃 《文史博览》2013,(11):38-39
被毛泽东称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的张治中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奇人。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心腹爱将,却从未向共产党放过一枪一炮,是个著名的“和平将军”。其实,张治中不仅是位“和平将军”,还是一位优秀的“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7.
藤田和芳决定把他的“革命”带到中国。2013年7月9日,他的中文版自传《一根萝卜的革命》在北京举行发布会。这天,为他“站台”的有著名学者秦晖和资中筠。来到中国之前,藤田和芳特意为签售练了汉字——“有机农业是和平的农业”。  相似文献   

8.
郑亚宇 《炎黄春秋》2009,(10):39-43
在许荏华《南京是如何解放的》(以下简称“许文”)一文认为,就南京解放的真实历史而言,它与解放战争时期大城市解放的“天津模式”和“北平模式”有别,前者是打下来的、后者是通过谈判和平解放的,而南京则是“‘里应外合式’的和平解放”。(2009年第五期《炎黄春秋》,第28页)  相似文献   

9.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布哈林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随着人们对布哈林问题的再评价,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与学术界同志商榷。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如何理解布哈林的“和平长入”论,是一个首要问题。人们都知道,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头目伯恩施坦最先提出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他断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需  相似文献   

10.
被邓小平誉为“一代战将”,江泽民祢为“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的王近山将军.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本刊于令期刊发有关王近山将军的两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将军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非凡经历,请读注意。  相似文献   

11.
选举,是希望还是肥皂泡?生活在恐惧、动荡和穷困中的巴勒斯坦人,更希望它是一根稻草,牵引两个陷于水火的民族寻找和平乐土,把亘古的仇怨点点散去。1月25日至1月28日,巴勒斯坦大选,曾被以色列及西方国家看作暴力组织的哈马斯获全胜,掀起了“一场震撼巴勒斯坦政治版图的绿色大海啸”。不过担忧随即而来,“巴勒斯坦人选择了刀而非橄榄枝”。其实不尽然,普通的巴勒斯坦人不是以色列人天生的敌人,他们不会把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浇铸在刀刃上。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上的“二十八个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这个源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共留学生中因对问题不同的认识而产生的谑称,在后来延安整风期间因王明的关系而被康生上升到教条宗派的高度。张闻天当时也被划归其中。此后这个一直说不清的“二十八个半”便成了一根棍子,并被各种野史书刊大肆炒作。《张闻天与所谓的“二十八个半”》一文对此来龙去脉予以梳理剖析。  相似文献   

13.
“日军同胞们!别错洒了鲜血!你们的敌人不在隔海的这里!……”那个中国人曾熟悉的身着和服的背影,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稀淡薄。可每当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在中日两国人民间提起,她的名字就会浮现——绿川英子,今年是她逝世60周年。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疆 ,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地位。国民党在内地战场上 ,穷于应付 ,逐渐没有力量控制大西北。而就在其力量相对薄弱的新疆 ,出现了进步组织 ,活动频繁 ,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了贡献。一、进步组织的形成新疆解放前夕的进步组织有三支 :一为影响较大的民族青年组织“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是由“新疆民主同盟”、“民主青年团”两个组织改组后形成的 ;一为由涂治、罗志、杨鹤龄、禹占林领导的“战斗社”;一为“先锋社”,该组织以出版《先锋》刊物而出名。1 与“新盟”不同的是 ,“战斗社”、“先锋社”是由汉、回族先进分子组…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就解放西藏问题作出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阿沛·阿旺晋美等五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举行谈判。经过多次协商,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阿旺晋美作为谈判首席代表,对这段经历进行了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16.
重评耆英的外交活动及其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茂 《史学月刊》2006,12(12):51-55,100
耆英被人们认定为投降派,所办外交被称为投降外交。其实,耆英在海关税则、禁烟、收回舟山诸问题的交涉中,都为中国之利权殚心竭虑。仅粤海关税收的实际增幅就达50%左右。耆英主持外交的最大贡献,是在中外之间维持了数年和平相安的局面。至于所失之主权,乃源于时代之局限。耆英“诚信守约”的根本目的是限制列强,维护中国权益。“一视同仁”主张的实质是平等开放,“与外人平等交往”是当时乃至之后的十余年间最为开明和进步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二战期间,当中国抗战后方与世界相连的最后一根“输血管”———滇缅公路被彻底封锁后,美国飞行员陈纳德上校率领他组建的第十四航空队,开辟了被称为“死亡之路”的“驼峰航线”。但人们很少提起的是:就在这条航线下的高山深谷与大江大河之中,有一条几乎是和这条航线并行的、由中国云南西部马帮开辟的中印国际运输线。这条运输线,完全是由那些穿着皮领褂大裆裤的云南滇西马帮用脚、用生命开辟的!  相似文献   

18.
把中国发展起来,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是邓小平终身追求的理想和毕生奋斗的目标。晚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把它凝聚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贯穿在邓小平整个理论之中的重要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1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对战后时代主题转换的敏锐把握和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认为,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中,和平是发展的条件,没有一个和平国际环境就难以集中心思发展经济;而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越发展和平力量越大”,因此发展问题或者说经…  相似文献   

19.
田丛 《丝绸之路》2013,(19):57-59
杖头木偶古称“托偶”或者“托戏”,俗称“三根棒”或者“三根棍”。张掖则称其为“肘娃娃”或者“肘偶”。是由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者是面棒,眼睛和嘴巴可以随意闭合张开,眼珠能转动,头颈上下左右转动,另两根棒子操纵木偶人的双手,所以杖头木偶又被称为“手挑子”。  相似文献   

20.
在“十七条协议”签订、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前夕,应本刊要求,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