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台湾寻亲记     
1948年夏天,我的叔伯姐姐李克俭高中毕业,在人生重大的转折关头,遭逢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纯洁友谊和骨肉亲情的割断。她家在北京,父亲是留学德国的高级建筑工程师。但她却跟着二叔(我的父亲)在武汉念中学。她打小就和二叔最亲。二叔留学日本,暑假回南京,住在爷爷书房里。她就经常去找二叔玩,二叔教她跳舞、唱歌、吹口琴。上中学的时候,二叔在武汉的银行任职,便把她接到武汉。送到全省最好的中学读书。二叔二婶把她视同自己的女儿,细心呵护。二婶(我的母亲)很大方,给她买了许多好看的衣服。二婶厨艺很高,每周都做许多好菜让她带到学校与同学共享。在学校里她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正当豆蔻年华、充满幻想的一群女孩子,该有多少欢乐的嬉戏、多少贴心的悄悄话、多少美好的憧憬啊。  相似文献   

2.
我8岁上没有了父母,9岁时唯一的哥哥又在小煤窑被砸死在井下。体弱多病的嫂嫂执意要改嫁给邻村的金牛,她向男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上我。我却认为嫂嫂嫁人是一件很对不起我哥哥的事,死活不肯跟嫂嫂到金牛家中,嫂嫂没有法子,只好含泪把我托付给我的二叔二婶,自己一人到了金牛家中。嫂嫂改嫁后,常回来给我送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可我不但不穿不吃,并且一见到嫂嫂回来就躲起来不肯见她。二叔二婶家并不富裕,可供我上学读书却不遗余力,我很顺利地考进了市里一所重点中学。今年暑假里,我一回家,二叔告诉我:你嫂嫂中风瘫在了床上,你得去看看。…  相似文献   

3.
1971年冬的一个阴雨天,家住湖南攸县猫狸湾的赵二婶找着我说:“我娘家那边有个妹子,模样周正,只是左腿短了点,过几天我同你去看看。”那就是残疾人哕,我听着心里老大不舒服。赵二婶见我陡然变脸,便斥责道:“你咋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哩。人家贫农成分,根红苗正,胳膊腿若和你一样,咋会要你这右派崽呢。”赵二婶的话虽难听,却很实在,自父亲被打成右派兼反革命后,人们都怕惹上政治嫌疑,唯恐和我避之不及,以致我27岁了,还是光棍一条。待我脸上云开雾散,赵二婶便吩咐我做一些准备:剃个头,洗洗澡,穿戴整齐些。  相似文献   

4.
家中     
刚进家门,一股浓重的烟味熏得我头晕目眩。定了定神,只见二叔和婶婶、爷爷还有爸爸妈妈个个正襟危坐,低头不语。我知趣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透过玻璃门,我第一次真正地看清了自己的家。首先发话的是二叔。他抬起头,用乞怜的目光盯着爸爸,温和地说:“大哥,你看这……”爸爸叹口气, 把视线移开,背着脸对二叔说:“这房子是老爷子的,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位母亲讨厌孩子的二叔。因为他常常表现出一些粗野、放肆的行为。所以,她给儿子京明做了详细规定,诸如不准在人前“翘二郎腿”等,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粗野无缘。但是,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周末,孩子的叔伯一起过来做客,二叔正好做出妈妈禁止孩子的事情——他把穿着鞋的脚放到了茶几上。京明马上大声说:“在我们家里,是不准把脚放在桌子上的!”这句话,是母亲常对孩子使用的。二叔听到训斥声,非常生气,但他没有说话。这时,孩子的母亲能够想象到二叔的不快,就转过头对儿子说:“京明,你要规矩点儿,不许对你二叔说那种话!”  相似文献   

6.
一一九四七年冬天,我在松桃县伪长兴乡公所当警卫干事。玉峰老辈子带来口信要我无论如何都得去他家里一下。我走了三天,到了冷水乡石门坎山顶缺崩他的家里。吃过晚饭,玉峰老辈子和大叔久光、二叔久荣陪着我说话。玉峰老辈子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全家都改姓‘共’啦!喊你转来,就是要你也姓‘共’。你大叔、二叔都是文人,只有你摸过几天枪杆  相似文献   

7.
正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11岁的我随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0月,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因为当时我的二叔郭汉(又名郭星汉、郭良采)、三叔郭天世、大哥郭明华都在这个部队,于是,我和祖母、母亲、婶婶、二哥、三姐6人便也参加了这个部队,并随部队回到祖国广西。1948年我随部队到云  相似文献   

8.
难当男子汉     
我是个独生子,这是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感召的结果,那年月政府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我的父母很明智,他们选择了“不少”,放弃了“正好”,把全部精力和财刀都投入到我这唯一的儿子身上。这在当时引起了我许多小伙伴的羡慕,因为在他们家里都还有兄弟姐妹,有人跟他们争糖吃,与他们分享父母的爱。那时我的父母就开始接送我上下学了,他们精心地呵护我这棵唯一的小苗。我嘴里总是嚼着巧克力,喝着桔子汁,生活很优裕。于是我成了第一批“小胖子”,体育成绩总不及格,因为我的动作太蠢笨。父母说:“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就行,将来上大学不用考体育。”他们不让我爬高、打闹、做危险的事,不让我跟别  相似文献   

9.
郭明进 《文史天地》2014,(10):75-79
正我生于1936年,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童年随父母侨居越南太原市谋生。1947年2月,由于战事紧张,全家从太原逃难到高平。1947年10月我11岁时,在越南高平省安平镇逃难中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又称两广部队,代号越北部队)。当时我二叔、三叔、大哥都在这个部队,我和祖母、母亲、婶婶、二哥、三姐6个人也参加这个部队并随部队回到祖国广西。1948年我随部队到云南,以后一直在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江湖上的话 :“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本人自己的年纪不小了 ,今年已满八十六岁。我的父母都活到八十以上 ,但早已不在世。因此就把这句话作了很小的修改 :把最后的“父母”两字改成“老伴”两个字 ,这样就能够确切地反映本人现在的状况了。“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这样话我早就听说 ,但是像我这样的革命干部是从来不用这样的语言的。当年我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职业、又与家庭不联系的“职业革命家” ,在国民党统治区 ,每个月的十元生活费是党发给的 ,到延安后是靠党发的津贴生活 ,有事找组织 ,怎么会有靠父母、靠朋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双喜临门     
一九三六年农历二月十八日,我们王家双喜临门。一个是二叔家添了一个马驹儿,一个是我的降生。这两件事情,就构成了鄙人的乳名。在我们孤门小户的王家,十八世孙以我为长,所以我的出生,族人皆大欢喜。当时曾祖父母均已年逾古稀而健在,且实现了他们“四世同堂”的心愿...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2010,(6):17-17
时下,“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随之而来的是迅速流行全世界的旨在拯救地球行动的“低碳旅游”。因受二叔的影响,我们全家人也迷上了“神州低碳游”!  相似文献   

13.
守望的天使     
今天,我读了三毛的“守望的天使”,这是一篇“我”与汤米间的对话。“我”有着相当阅历,远离父母闯荡多年,深深体会并怀念着父母的爱。“我”告诉汤米,世界上是有天使的,每两个天使都守护着一个或几个孩子,为了孩子,  相似文献   

14.
哦,夜排档     
倾听热线主持人: 自从我的父母双双下岗后,家庭经济拮据。我正面临中考和升学,估计又要一笔较大的开支。为此,父母每晚都去摆饮食摊——就是被人们称为“夜排档”的那种摊子,赚一点钱。看着深夜而归的父母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我的心里很难受。有时,我一个人在家复习功课,耳边好像老是听到父母招揽生意时的吆喝声,每每此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我有好几次提出要到“夜排档”去帮忙,但却遭到了父母坚决的拒绝。妈妈说:“我们大人无所谓了,你是一个女孩子,不能让同学或其他人看不起。”爸爸说:“别的事情用不着你管,你还  相似文献   

15.
老黄牛心地纯正良善,忠于主人任劳任怨。耕田耙地忙个不歇,从不把功名记在心间。主人一天三遍喂些青草,它大口咀嚼感到分外香甜……老母鸡姗姗走近老牛,眨着大眼侃侃而言:“你力气最大吃苦最多,可酬劳如此微薄可怜!”老牛听罢微微一笑,寥寥数语作了答辩:“勤劳刻苦是俺的本分,何须侈谈自己区区贡献?有热该得闪光,俺当多思自己的缺点!”“笨蛋、傻瓜、愚蠢、低贱,你不佩和俺谈话搭讪!”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国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今天你亲了你的孩子了吗?”“今天你有设有忘记拥抱你的孩子?”西方社会父母非常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父母出门、回家都要拥抱或亲吻自己的孩子,与孩子的对话中总能听到“请”、“谢谢”、“对不起”、“你真棒”、“我爱你”。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已是一名中华中学的学生了,多么光荣!回想起过去,不禁感慨万千:“经过那么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我终于实观自己的理想了!”五年级下半学期,“小升初”的压力便紧紧地羁绊着我。“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华中学”……每天听父母、老师不停地叨念:“还有一年就要‘小升初’考试了,还不抓紧学习?!”莫名的我还不清楚什么“考中学”、“面试”,就被做不完的课外作业、排得满满的补习班淹没了。每天一大早,我就被叫醒,在父母监督下坐在书桌前一遍遍读英语、背古诗文、算数学。当人们从睡梦中  相似文献   

18.
相亲如戏     
我父母和苏州的一对夫妇是好友。他们有一掌上明珠,我母亲也见过,据说颇为喜欢,还想收为干女儿。那女孩正在读音乐学院,据说亭亭玉立,美丽不可方物。有人牵线,我父母和女孩父母都极看重彼此家庭,自然都“鸡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单积金 《南京史志》2022,(24):81-83
<正>常常听到这些话“儿子不愿意见到我,一回家就钻进自己的屋,还不让我进”“女儿太磨蹭,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做什么都得催,我都快疯了”“孩子那么聪明,就是学习不好,我到底该怎么办”等,这些教育难题都让父母特别着急、特别焦虑。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成为科学育儿的智慧父母呢?一、智慧父母懂得用爱哺育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有条件吗?答案却是不确定的。只有“无条件的爱”才能对孩子做到真正的滋养。  相似文献   

20.
听说在美国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的,却不是为了父母而来的。是的,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应该属于社会,属于世界。众所周知,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永远利用“家长”的职权去安排孩子的一切,用“家长”的威严去征服孩子的反抗,却不知,孩子需要理解,需要尊重,我相信“家长制”的父母将逐步被“朋友式”的父母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