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村昌平是日本电影界颇具影响的导演之一。其影片《楢山节考》、《鳗鱼》曾相继两次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在今村昌平精心营造的影像世界里,无论是他早期拍摄的作品《无止境的欲望,》还是巅峰之作《楢山节考》片中阿玲婆的“参拜楢山,”以至于《鳗鱼》片中杀人犯的“心理障碍”等镜像,无一不承载着导演对生命、人性的历史与哲学的拷问,其影像背后蕴涵着深邃的哲理命题和民族文化之精神献祭。  相似文献   

2.
他从不害怕去碰那些通常被认为是禁忌的主题,如乱伦与迷信、情欲与死亡2006年5月30日,日本著名导演今村昌平因肝癌在东京去世,享年79岁。今村昌平曾以《楢山节考》(1983)和《鳗鱼》(1997)两次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成为戛纳影史上4位两次获得最高荣誉的导演之一,被誉为继黑泽明之后日本最有声望的殿堂级大师。  相似文献   

3.
看今村昌平早期的影片,就像看卡夫卡的小说,要有很好的精神准备和体力支撑,确保自己有力量和大师一起去面对人性的黑暗和残酷。重看《红色杀机》,我准备好了才把电脑打开,可是看到一半的时候,还是停顿了一会儿,狠狠深呼吸窗外的寒冷空气。  相似文献   

4.
终于看到了日本导演今村昌平(1926—2006)在2001年完成的最后一部故事片《赤桥下的暖流》,看完以后大失所望:导演老了,是体力上的衰弱让他失去了年轻时的狠劲,他不再无情地撕开黑暗的社会,不再直逼复杂阴暗的人性。没有了,留下的是那样一份浅浅的梦幻,和并不怎么感人的爱情。  相似文献   

5.
楼乘震 《世纪》2020,(3):50-55
逸飞先生驾鹤西去竟已15周年了,要不是朋友提醒,我几乎忘了,因为我的手机通信录上还保存着他的号码,好像他并没有走,还是那样不知疲倦地在忙着他的大视觉,他还会随时打电话给我……我在网上搜索自己写过的有关他的文章,没想到居然搜索到一篇1998年发表在《焦点》杂志上的文章,题目竟然是《陈逸飞的活法》。记得那时我给某报采写了一篇《陈逸飞:寻找曾逃亡上海的犹太人》的长篇通讯,说的是陈逸飞拍《逃亡上海》和《上海方舟》这两部电影中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6.
1981年今村昌平完成了长达152分钟的《乱世浮生》,故事发生在1860年代。源次在海上运输生丝,因为沉船撞伤了一条腿,幸运地被美国船只搭救,并被带往美国。故事一开始,就是6年后的一天,源次回到了故乡江户,却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认识了系满,两人成功越狱。  相似文献   

7.
周春 《神州》2010,(10):72-73
在黄仁宇的诸多作品中,《长沙白茉莉》和《长沙白茉莉》恐怕要算知名度最低的。《万历十五年》出版以后,黄氏作品受到读者追捧,从早期的英文论著到后期的中文论著,几乎每一出版都会引起学界的热烈讨论和读者的普遍关注。然而,《汴京残梦》和《长沙白茉莉》却一直默默无闻,在人们谈论黄氏著述时,仿佛忘记他还写过这样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8.
<正>《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1506—1580),是明代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人。吴承恩去世后葬在吴氏家族墓,其墓在今淮安市淮安区石塘镇二堡村郭大庄。吴承恩墓是在1974年的一次地方盗墓中被偶然发现的,近年我在淮安二堡一带寻访大运河淮安区段石涵洞、渡船时听闻了有关发现吴承恩墓、棺木和他父亲墓、墓碑的情况。在墓碑发现者郭井爱的帮助下,我骑车往返淮安区淮城、石塘、二堡、  相似文献   

9.
博览·文化     
《神州》2004,(6)
苏童:我不是"红粉"作家日前,作家苏童在同济大学与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互动座谈会。座谈上苏童表示,他并不是只写女性作品,也写过大量男性形象。他认为自己只会写女性这个错误印象是影视作品造成的。其实他写过大量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而且自己也很满意,但碰巧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几乎都是女性小说,如《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米》等,今年下半年《另一种妇女生活》也将被拍成电影。  相似文献   

10.
对于杨坤炳先生。我是从认识他的书、画开始的。 记得十余年前,创办不久的小开版《书法报》上,他的一幅隶书作品,将杨坤炳这三个字深深地烙入我的脑海。此后,他的多种书体作品,在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作品集及其他报刊频频出现,对他的印象也就一次次加深。当我从《全国第五届书法展作品集》上见到杨坤炳列入评委名单时,眼睛更是为之一亮。要知道,全国展是当今书坛最具权威性的展览。 我曾一度移情篆刻,一对篆刻作品和这方面书籍分外留意。恰逢这时,在一次书法展览会上遇见《杨坤炳印稿》一书,于是立即购买。他的作品集也…  相似文献   

11.
《满族研究》编辑部李德同志来信约稿,要我写一篇评介端木蕻良的文章,我想就这几年编辑《端木蕻良文集》的情况,向关心他的读友们作些汇报。 端木从一九二九年在天津《南开双周》上发表文章以来,就现在收集到的篇目计算,大小有六、七百篇,七百多万字。但是,端木对过去的作品,自己很少保存,也从未想过将来为编文集去收集。他到底写了多少文章,自己一点也不清楚。因而,收集他的作品,编他的创作年表,便未免费劲,特别经过解放前八年抗战的流浪生活,和解放后的十年动乱,就更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这个名字,我很早就已熟知。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我于1943年底和1944年初先后读到。后来陆续问世的《李家庄变迁》、《三里湾》和《灵泉洞》(上部)以及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如《孟祥英翻身》、《地板》、《福贵》、《邪不压正》、《田寡妇看瓜》、《金锁》、《锻炼锻炼》等,我都读过。我十分喜爱,有的甚至读过不止一次。赵树理作品对农村生活的深刻描写,对农民心理的入微刻画及其通俗易懂,在广大农村受到普遍欢迎,可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3.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刘伯华先生的作品——《独闯金三角》的。一种激动与振奋的心情即使在掩卷之后也久久未能平静。  相似文献   

14.
汪原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整理工作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卓有建树。他是我国第一个对中国古典小说用新式标点并进行分段的先行者,早在1920年就出了《水浒》的标点本,以后继续标点出《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十多种名著。解放后,他先后任新文艺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他翻译作品有高尔基的《我的旅伴》、《流浪人契尔卡士》以及《伊索寓言》、《一千○一夜》、《鲁滨逊飘流记》等外国名著。汪原放是我极为尊敬的老一辈的著名出版家。我们有三度同事之谊。他长我24岁,我一直叫他汪…  相似文献   

15.
张宇 《神州》2011,(19):81-83
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素有澳大利亚的《飘》之称,在数年前,我曾把它借给一位朋友,朋友的反馈让我很高兴:"很久没读小说了,像砖头这样厚的小说我几乎都读不下去,只有这本例外。"这个评论虽算不得阳春白雪,却也真心实意。《荆棘鸟》也是我的最爱,屡读不厌。作家借助女性视角将女主人公梅吉的心理活动刻画得  相似文献   

16.
索穷 《中国西藏》2003,(1):40-42
10年前我在阿里工作,一个朋友从拉萨带回一盘磁带,藏语相声《歌舞的海洋》。听着那诙谐幽默的语言,整个夏天我都在哈哈大笑,我记住了相声作的名字——索朗次仁,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几年后我登门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7.
我虽然不是广西出版界的一员,却是她的忠实读者和朋友。我在学术事业上的起步和成长,都离不开广西出版界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先后参加了《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欣赏丛书》、《徐志摩的艺术世界》、《中国历代祸患丛书》等丛书的撰写,在广西几家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四事     
谢泳 《江淮文史》2013,(3):30-36
一、唐稚松一位台湾朋友要我代寻一册唐稚松的诗集《桃蹊诗存》,我很快为他觅得。此书2005年作家出版社曾印过,我估计是自费印刷,所以不常见。最早版本为1995年6月自印本,大十六开,装订简陋。唐稚松是西南联大哲学系学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计算机软件专家,中科院院士。桃蹊是他的笔名。宗璞有一篇散文曾提到他在美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的南京,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转型时期,要了解、复原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南京,徐寿卿和他的两部小志——《金陵杂志》、《金陵杂志续集》是我们必读的作品。徐寿卿,名炎森,以字行,江宁(今南京)人。清末秀才,儒贾兼擅,和易近人,交游尤广。他有感于生长在南京,却对于本地的道里风俗、人情物产知之不详,于是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2月19日,戴煌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8岁。听到噩耗,悲从中来。作为记者,戴煌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他本人也是为民请命,平反冤假错案的践行者。这里只说他晚年介入的一个案例。我和戴煌先生只见过一面,但对他十分尊敬。1999年,我在《纳税人:说出你的权利》一文第五部分"纳税人购买到了什么样的服务和公共产品?"简要评论了戴煌等十位老人为挽救河南农民曹海鑫的生命和平反冤狱进行的长达四年的努力。朋友建议我为此写一专文。写作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