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其是个唱滇戏的老艺人,他从十岁起开始学艺,到“文革”时,足足唱了五十来年的戏了。不管是生丑净旦,他都能演;唱唸做打,样样具佳。他扮演什么角色,就把那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人们就喊他“活古人”。“文革”一开始,吴其可吃够苦头了。剧团的“造反派”头头和红卫兵把吴其定为双料反革命、反动艺术权威、封资修的代言人……帽子一顶比一顶大,扣了工资,“罢”了他剧团编导组组长的“官”,成天大会批、小会斗,还要搞“车轮战”,叫吴其交待他的“三反”罪行。什么演《杀惜姣》,是用宋江之  相似文献   

2.
伏尔泰是欧洲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写了那么多历史名人传记,所以也可算是个历史学家。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通才”、“杂家”。他的传记作者安德烈·莫鲁阿说:“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他的心保存在国家图书馆里,直到今日。” 伏尔泰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大多是传记,  相似文献   

3.
白崇禧何许人也?他乃国民党桂系集团代表人物之一。自1923年与李宗仁等在广西组织讨逆军起家,直到1966年逝世于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上,43年的政治生涯中充满了与共产党斗争的故事。1948年,他被蒋介石从国防部长位子上拉下台,到武汉当了华中“剿总”司令,心怀不满,曾秘密派人赴香港与共产党代表潘汉年“谋和”。及至转过年来,他多年的伙伴李宗仁当了“代总统”,司徒雷登答应给18船军火和5000多万美元,其“谋和”的本意毕露,原来是为了能与共产党“隔江而治,平分天厂”。所以,他大谈“可战始可和,能战始能…  相似文献   

4.
班上的卞雨萌同学,不仅是我的侄子,还是我的学生,难得星期天碰到他,便听他妈妈向我诉苦:“这孩子,自觉性太差,叫他做几道奥数题,就像要他的命一样。”她妈妈越说越委屈:“我为了他,工作都放在次要位置了,可他总是让我伤心。”他爸爸也很气愤:“这家伙,太懒,吃不得苦。”  相似文献   

5.
施萍婷 《丝绸之路》2013,(20):22-22
“用而不疑”,语出汉王逸撰《楚辞章句·离骚经章句》,原指殷商武丁的用人政策。后亦日“用人不疑”。五代、宋以后有了完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说。历代帝王能用此策者,可谓之“贤主”。 段院长是否“疑人不用”,我不清楚,但他“用人不疑”,我可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6.
错位     
“喂,老赵,今晚有空吗?”[开头一句与下文衔接不紧凑,如在句末加上“咱们……”一句,上下文就连贯多了。] “啪”,老赵挂上电话,笑了笑[在“笑了笑”前加上状语“自嘲地”一词,更能突出老赵的个性。]——第13个电话。工作了这么多年,上班时间还没有谁给他打过私人电话。[此节末可添上一句:“今天究竟是怎么了?”可与下文的“在疑惑中”照应起来。] 他在疑惑中想起老主任那天饭桌上酒后吐露的话。[此句中的“话”可改为“真言”,并加上引号,这样诙谐多了。]还有小钱诡秘的微笑——是不是那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7.
何萍 《贵州文史丛刊》2010,(4):F0002-F0002,F0003
画家周明鉴从贵州高等艺专毕业后,做了美术编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传统山水画创作。他从毕业作品“贵州风情组画”到后来“苗寨风情”、“高原魂”系列,都是对生长养育他的这块土地的倾情描绘。作品《山魂》和《贵州民居》分别入选全国第八、第九界全国美展。画家的乡梓情怀,山水可鉴。  相似文献   

8.
王玉龙 《文史天地》2010,(11):24-27
说道“六君子”人们总会心生敬畏,而这里的“六君子”却是一帮逆潮流而动的反面人物,跟历史上前五起的“六君子”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组织筹安会,为袁世凯的帝制运动作吹鼓手。袁世凯因出卖戊戌六君子而功成名就,可他却没想到自己导演的“六君子”的粉墨登场,竞成了他身败名裂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我和李志坚在一起工作将近30年,对他的德才、为人处事比较了解。李志坚先后跟随蚌埠地委、宿县地委主要领导同志工作,他的德才深受赏识。1966年他被派任宿县县委第一副书记,可他还没来得及赴任,“文革”爆发了,宿县地委主要领导被批为“走资派”,他也没能幸免,被扫地出门,准备下放农村。  相似文献   

10.
朱元璋投奔义军不久,因为作战勇敢,被郭子兴提拔做了队长。他每次打仗,总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元军畏他如畏虎。郭子兴见他英勇善战,对他更加器重。有一次,郭子兴向夫人提起朱元璋,极力称赞他智勇双全。郭张氏不由心动,细细打听了朱元璋的身世。她听完郭子兴的介绍后,抚掌大笑说:“好了,好了,这下可了结了我一桩心事啦。”郭子兴一愣,忙问:“什么心事?”郭张氏笑着说:“咱家义女马姑娘早过了出阁的年纪啦,可一直找不到  相似文献   

11.
幽默笑话     
谁的爸爸跑得快? 三个孩子在吹嘘自己的爸爸,一个说:“我爸爸跑得快极了,他射出箭后,能在箭之前跑到目标地。”“这算什么。”第二个说:“我爸爸在500码外射中一头鹿,在鹿倒下之前就能抓住它。”“太慢了!”第三个说;“我爸爸在政府部门工作,下班的时间是五点,可他在四点四十五分就能到家”飞毛腿吉尔跑得特别快,经常在人前夸耀自己是“飞毛腿”。有一次,他家被盗,就连忙跑去追贼。他高喊道:“别跑了,别跑了,你说什么也跑不过我!”没多久,他果然赶过了贼,但还一个劲地跑下  相似文献   

12.
理查德·劳利斯是个什么样的人?观其外表,他就像一个标准的美国“普通干部”,从穿着品位到神情言谈,都中规中矩。如果是在人群当中,他就像路人一样普通。但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眼里,这个人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他是美国五角大楼主管亚洲事务的官员——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国防部长帮办。在他貌似“普通”的外表背后,隐藏着许多神秘。  相似文献   

13.
我的侄儿军军是个小胖墩,平时就挺乖巧的,可是这些天,他越来越不愿上幼儿园了,他说幼儿园里总有一个小朋友欺负他。随之,他又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说:“可是我没有还手,阿姨还夸我是好孩子。”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不要打人,可听说儿子挨打的次数多了,嫂子也禁不住生气了,对他说:“如果那个小朋友再打你,你也可以还手打他。”“怎么还手呢?”军军很认真地反问他的妈妈。是啊,怎么还手呢?我和嫂子尽力调动成年人的智慧,想给他指一条有理有节的路:“小朋友打你时,你先告诉他打人不对;如果他还打你,你再打他好了。”“那阿姨还会说我是好孩子吗?…  相似文献   

14.
祖孙对弈     
“爷爷,咱俩杀一盘!”5岁的小孙孙摆好了象棋,迫不及待地招呼我,于是,我俩就“当头炮”“马前跳”、“滚卒飞机”地酣战起来。别看小孙孙才5岁,可他的“棋龄”已经有三年。两岁多的时候,就跟着他爸爸妈妈学下游戏棋和陆战棋;三岁多时跟着奶奶学下跳棋;去年,又跟着我学下  相似文献   

15.
唐建华 《文史春秋》2010,(11):64-64
自诩“章疯子”的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一生率性,口无遮拦,逮谁骂谁。1903年,他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掘》上撰文痛批清王朝腐败,大骂光绪皇帝为“载泄小丑,不辨麦菽”,与慈禧太后同为“汉族公仇”,从而彻底得罪了清朝廷和“老佛爷”慈禧太后,按大清律例,他此举无疑惹出了“灭族”大祸。可令人惊奇的是,章太炎虽然罪该“株连九族”,最后却只蹲了3年大牢。实在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20美金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着。  相似文献   

17.
雷颐 《抗日战争研究》2006,6(3):111-127
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稍后兼任“三口通商大臣”,这一特殊位置使李实际进入权力中枢,使他从“地方官”开始登上国家外交舞台,参与全国性外交战略、政策的制定。他履任不久,对日外交就提上议事日程。这是他首次直接参与、经办全国性外交活动,因此值得重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李鸿章的外交、甚至政治生涯的最大失败是最终败于对日交涉,所以对李参与的中日外交的“开端”,他的“对日观”的演变,尤需详细清理。对日本的明治维新,李鸿章一直十分推崇,并且他认为日本与中国一样同属受西方列强压迫的东亚国家,因此起初一段时间他认为可与日本“联为外援”共同抗拒西方列强的侵压。但后来在处理日本侵台的事务中,他的“对日观”渐渐发生变化,最后得出了日本将是中国“永久大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孙维韬 《纵横》2010,(11):18-2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参加革命从举行农民暴动开始;在五次反“围剿”当中初露锋芒;长征路上他是开道先锋,所向披靡;“二战”期间,他赴苏联求学,因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战时谋略,被俄方惊为天人;解放战争时,他回国,林彪亲往迎接,称赞他“一人可抵三个参谋长”。接下来,四野雄师在他的统筹谋划之下,披坚执锐,无人能挡。他,就是四野参谋长、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开国上将刘亚楼。  相似文献   

19.
曾扩情处事粗中有细 在黄埔毕业的同学中,一提起扩(读:况)大哥,没有人不认识他。这一方面因他在黄埔第一期同学中是年龄较大的一个,又名列“蓝衣社”十三太保之首;另一方面是他为人和蔼,乐于助人,只是有点马马虎虎,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大而化之”。 许多人说曾扩情“大而化之”,是说他遇事不肯动脑筋或幼稚可  相似文献   

20.
美妙的寂寞     
寂寞始终是人生中挥之不去的一种情感,寂寞使诗仙“举杯邀明月”,寂寞使女词人“人比黄花瘦”,寂寞使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但细细品味寂寞,你会发现它赐予你的美妙。一苏轼够寂寞的了。那个曾经落魄的文人,在仕途中接连遭受挫折。政敌当道,他受排挤;同党执政,他也不被重用。心中治国平天下的笔墨不比周瑜少,可为什么自己的才能总不得施展呢?寂寞的他只有高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坚守着寂寞,他没有因遭受排挤而改变初衷。他选择了竹杖芒鞋,选择了吟啸徐行。在寂寞的日子里,他把“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思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