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和2009年,山西省考古所等对山西右玉汉中陵故城进行了考古钻探、调查和发掘,了解了城墙、马面、瓮城、护城河的概况。在西城内探出一条南北向道路和部分夯土建筑基址,并发现了十几座窑址和部分灰坑。东城内也发现少量夯土建筑基址、窑址和灰坑。城内采集到了瓦当、砖、瓦等建筑材料和陶片。 相似文献
2.
新密古城寨城址与祝融之墟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密古城寨城址是中原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龙山文化晚期城址之一。城内发现的大型宫庙和廊庑式建筑基址 ,在同期龙山文化城址中也是十分罕见的。根据文献记载 ,再从时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古城寨城址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的“祝融之墟”。沿用至西周时期则为郐国故城。 相似文献
3.
4.
新密市古城寨龙山古城的族属及相关地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境内的古城寨古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座中原地区目前面积最大、墙体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城址。古城寨一带为传说中的祝融之墟,亦黄帝所居轩辕之丘。传说中的黄帝集团中的大隗氏极有可能曾在此地筑城,故当地有一夜“鬼”修城的传说。该传说正反映了黄帝集团与祝融集团在相互通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融合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5.
7.
8.
9.
10.
11.
河南汝州市区古代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配合汝州市基建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占研究所在汝州市汝瓷博物馆的协助下,于1999年7月7日至8月5日对汝州市公安局的建设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地位于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西侧,南临汝州市城区法庭,东距宋代州衙约200米①.(图一)受…… 相似文献
12.
Zhejiang Institute of Culture Relics Archaeology Wenling Culture Broadcasting Publishing Agency 《东南文化》2008,(2):29-38
温岭大溪古城遗址通过两次考古调查与试掘,已可确认为是一座西汉东瓯国的城址,从地理位置到城址的年代,都完全可以排除是传说中的"徐偃王城"的可能。这一东瓯国城址的确定,是对汉东瓯国考古的重大成果,它对于东瓯国文化的研究和解决东瓯国建都的地望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2006年3~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考古队,对邢台鹿城冈城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了解了城垣结构和城址范围。根据城址内外出土遗物,初步认定其时代属东周时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至11月,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为配合南湖住宅小区建设,对发现的11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出土了瓷器、铜镜、货币等随葬品.根据墓葬位置、形制及随葬品分析,其时代为金元和明清.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库伦旗胡金稿古墓葬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墓葬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胡金稿自然屯的屯西和屯北,故分为北区和西区。北区面积较大,面积为1万平方米,清理的3座墓均为土坑坚穴墓,出土器物有罐、盆、杯、鬲、罍、块等,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类型墓葬;西区出土器极少,仅在M2中出土1件陶罐,属夏家店上层文化类型墓葬。 相似文献
17.
所发现的1座西周墓和5座西汉墓,均为中小型墓,分为土坑、砖室两种。出土了陶器、铜器等50余件(组)。这次发掘为研究霍邱王郢地区的西周和西汉时期的葬制、葬俗及物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黄路头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是良渚古城遗址的一处城外遗址,为良渚古城大型聚落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016-2017年的考古发掘清理了黄路头遗址中一处墓地的局部区域,发现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共34座.其年代上限不晚于崧泽文化晚期,即早于良渚古城的兴建.该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良渚古城建城之前该区域内的本地文化面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花池遗址为良渚古城遗址的郊区聚落之一.2009年考古队抢救性清理了2座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其中M1出土玉琮、玉钺、三叉形器和冠状器等高等级玉器,是良渚文化早期阶段良渚遗址群乃至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内少见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大遮山南麓分布着多个聚落组,呈现出以一处较大的台墩形遗址为中心,由六七处台墩组成的态势.百亩山南坡较密集地分布着金花池、百亩山、梅家里、梅园里等遗址,构成聚落组,金花池可能为该聚落组的中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