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题字 1929年,张学良将军毅然易帜后,社会各界对张学良备加赞誉,报刊上醒目地登出了孙中山对张学良的一幅题字:“天下为公”。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那么,这一题字是何时写的? 原来在1921年的直奉战争之后,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段祺瑞以执政的名义约请孙中山共商治国大计。孙中山在宋庆龄等人的陪同下,抱病北上,乘轮船抵达天津时,正随父张作霖驻守天津的张学良,率领天津各界人士前往迎接。 孙中山为了感谢张家父子,决定往晤张作霖。随行人员唯恐张作霖设置鸿门宴,于是让汪精卫、邵元冲、孙科和李烈钧四人陪同。进入…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05年第6期曾经有述,田际康先生曾在《傅公祠的今昔》一文中写道:“傅公祠作为太原名胜之一,在创建的初期,尚供人游览,其后便成禁区,较长时间为杨爱源的军事机关占据。前后在这里住过的有九世班禅、张学良、冯玉祥等名人。”本人经过较长时间的查考,除九世班禅、冯玉祥(资料已分别在《文史月刊》2005年第6期、第3期刊载)外,傅公祠在成为山西绥靖公署高级招待所后,在组碧楼住过的人还有很多,其中名人不少。现对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与阎锡山频繁交往的有关资料,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1931年7月中下旬,驻扎在平汉铁路新乡、安阳和邢台一带石友三的第十三路军,在冯玉祥的策动下沿平汉线北进,向驻守在石家庄等城镇的东北军发动军事进攻,目标直指北平和天津,企图将张学良的东北军逐出山海关。这就是历史上的石友三反张倒蒋战争。冯玉祥为促石友三发动,曾派密使分别向山西晋军将领、山东韩复榘及原西北军诸将领活动,冀图将北方各反蒋势力联合起来,达到反张倒蒋东山再起的目的。现公布的这几份电报,对研究冯玉祥生平及中原大战之后的历史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石友三,字汉章,1891年生,吉林省长春县东卡伦屯人。一生中投冯叛冯,投蒋反蒋,投靠过张学良,也打过张学良。抗日战争时期,勾结日军,卖国求荣。1940年12月被其所部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密秘处死。1912年,石友三投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初为马伕,后为贴身护兵,因能打能冲,曾先后升任连长、营长、团长,直至西北军第六师师长。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响应北伐,于五原誓师,向陕甘进军,并派石友三参加鱼台战役,配合蒋介石率领的北伐东路军讨伐孙传芳。石友三一举收复济宁,受到蒋介石传令嘉奖和巨额奖金。1928年,蒋桂大战于武汉爆发,蒋介石和李宗仁为夺取战争  相似文献   

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0年代末期,除关外张学良的东北军外,关内地区存在着四大军事集团,即蒋介石的中央军、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和李宗仁的佳军。二次北伐完成后,西北军实力扩张,成为四大军事集团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一个。这自然引起蒋介石的嫉妒。为了削弱各地方实力派尤其是西北军的兵力,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蒋介石采纳谋士杨永泰的所谓“削藩”之策,以减少军费开支、从事经济建设为名,提出裁兵问题,强行规定冯、阎、桂各系军队缩编。这种打击异己的做法自然引起地方实力派的强烈不满,冯玉祥更是忿忿不平,决心联合阎、桂,武力倒蒋。 为准备反蒋战争,1929年4月,冯玉祥令驻豫、鲁各部队向潼关以西集结,以便集中力量,待机而动。不料,时任河南省主席的西北军将领韩复榘,留恋中原的地盘和自己的官位,以西北干旱贫瘠,反对向潼关退兵,因而遭到冯玉祥的怒斥。早存异心的韩复榘一气之下,率所部第20师东开山东,叛冯投蒋。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距今已四十多年了。当人们回顾抗战胜利的结局时,不能不想起中国由十年内战走向全民族一致抗战的枢纽点——西安事变;更不能不想起这一历史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将军。 张学良为什么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他为何逼迫中国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蒋介石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对此,国民党方面持有一种论调,认为这是张学良受了共产党“欺骗”和“愚弄”的  相似文献   

7.
石友三是一个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4 0年 12月 1日 ,大军阀、大汉奸石友三突然被人活埋了。关于他的死 ,社会上传闻不一 :有人说为冯玉祥所杀 ,有人说是张学良所为 ,有人说是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见其办事不力 ,进行暗杀 ,还有人说他火烧少林寺引起社会公愤被少林和尚乱棍打死。其实人们哪里知道 ,真正的杀手是两次用重金收买过他的蒋介石 ,蒋介石为什么要活埋石友三呢 ?  一、石友三与冯玉祥、蒋介石的恩恩怨怨  石友三是靠冯玉祥起家的。石友三 1891年出生于吉林省长青县东卡伦屯 ,字汉章 ,初小文化。当过粮坊学徒。因家中生…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军事将领冯玉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段深切交往。冯玉祥曾请陶行知作河南的教育规划,陶行知在创建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时曾得到冯玉祥的支持和帮助,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还陈列了一张冯玉祥视察晓庄的照片,冯玉祥将军还很关爱陶行知的家人,他们两人之间的情谊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新书微讯     
《文史天地》2013,(6):95-95
《我的父亲韩复榘》内容简介本书整体再现了国民党陆军上将韩复榘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介绍了他的个人生活,对子女的教育,与各方(冯玉祥、蒋介石、张学良、日本人、共产党)的合作、矛盾与斗争,理政情况(公务、文化、教育、剿匪、救灾),时人、后人对韩的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0.
1 冯玉祥任陕西省督军时,一天巧遇从终南山猎获两条野牛归来的美国人安德思和英国人高士林。冯玉祥问他们:“你们到终南山打猎领许可证没有?”二人回答说:“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不需经人许可。”高士林还说,他在中国15年,所到之地,没有不准打猎的。 冯玉祥气愤地说:“野牛是中国境内的动物,不经地方官许可,私自打猎,是违法行为……。你们 15年没有遇中国政府禁止打猎,那是他们睡着了,我没有睡着!”2 冯玉祥幼年失学,深以为憾,入伍后勤学不倦,虽然贵为统兵大帅,依然接受教育。他在北平任陆军检阅使时,曾礼聘数名教师为其讲授各课。而且还专门…  相似文献   

11.
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进行兵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此时主政山东的韩复榘作为出身西北军的实力派人物,又与张、杨两人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动向如何,一时间各方瞩目。身处两方势力拉拢漩涡作为西北军的领头羊,当时身在南京的冯玉祥于12月12日上午得到事变消息后,立即意识到问题的敏感性,并于当天下午就  相似文献   

12.
柯云  丽阳 《文史月刊》2008,(7):36-40
石友三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军阀。 一天,石友三突然被人活埋了。 关于他的奇死,社会上传闻不一:有人说是被他的恩人冯玉祥见其忘恩负义所杀。有人说是张学良所为。有人说是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说他办事不力,予以暗杀.还有人说他因火烧少林寺引起社会公愤被少林和尚乱棍打死了。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1997,(3)
延安会谈使张学良动摇拥蒋立场张学良与周恩来的初次见面不是很顺利。这是因为,张学良要李克农与毛泽东、彭德怀约定会谈日期时,恰逢中共中央政治局要在  相似文献   

14.
杨天石 《百年潮》2002,(10):74-77
奉命撰写《苏俄在中国》读后感蒋介石的《苏俄在中国》一书在叙述西安事变时采用了张学良回忆的部分内容。1957年8月上旬,蒋介石召见刘乙光,询问张学良读过该书没有。刘答称:张在未收到此书前已每日在收音机上听过,收到书后又立即读了。蒋询问张读后“怎么样的说法”?刘答:“张叹惜未能早读这样的书”。在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自述: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乘专机抵南京。蒋下令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立即扣押张学良。知其内幕的宪兵司令部上尉书记官廖逸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捕,在狱中交待了宪兵看押张学良时的一些内幕。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经过谈判,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  相似文献   

17.
1946年张伯苓获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1990年8月,张学良在台北寓所接受了日本记者的采访。记者问张学良:"先生在年轻时受谁的影响最大?"张学良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张伯苓先生!"此言不虚,张伯苓可谓影响了张学良一生。1916年,教育家张伯苓在东北考察时,应东北基督教青年会的邀请,发表了《中国不亡有我在》的著名演讲。热衷基督的张学良恰好那天聆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日本广播协会记者在1990年8月采访张学良时提出:“你与蒋介石的分歧是何时开始的?”张学良答:“从开始我们两人就存在这方面的分歧意见,但没有后来这么尖锐。”“我同蒋总统存在政见之争,就是蒋总统主要是安内攘外,我就主张攘外安内。”沿着这一线索我研究了这个大家较感兴趣,然至今尚存  相似文献   

19.
张学良对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印象之深,就连外国记者也表示惊讶。1991年张学良在美国纽约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当记者问起":您觉得周恩来先生怎么样?您有无与毛泽东接触?"张学良当即回答说:"周恩来先生我非常佩服。我们初次见面,他说我反应很快,我认为他反应  相似文献   

20.
孟红 《文史天地》2007,(5):46-47
向来,提到西安事变,首先便会联想到张学良,以其为事变之主角也。然而,本文根据新的证据,否定了张学良是此事变的主角。那么,主角是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