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终殷周二代,"中"观念内涵传承者有三:一是"中央——四方"的统治模式;二是"居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三是"中轴对称"的建筑原则。变革者亦有二:一是刑罚适中原则;二是治国以中正之道。从观念史的视角来看,"中"观念在殷周时期生成演变的轨迹并未表现为王国维所言的"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断裂式的变革,而是表现为传承与变革融为一体。传承使"中"观念源远流长,变革使"中"观念内涵日益丰富。先秦儒家"中道"观,正是在"中"观念传承与变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考察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不仅有助于厘清先秦儒家"中道"观的思想来源,还有利于从观念史的视角来探究殷周制度文化的沿革。  相似文献   

2.
方志观念是从根本上回答方志"是什么"的问题,是对方志本质、属性及发展规律的概括认识。无论是从方志实践上看,还是从方志理论上看,方志观念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古往今来,人们对方志观念的表述主要有三种。最早出现的是笔事说,随之出现的是文本说,最迟出现的是事业说。笔事说观念流行于汉唐,文本说观念流行于宋至清,事业说观念流行于民国和当代。事业说观念迄今仍在继续丰富和发展,其中典型表述就是实现"六个转变"和"十业并举"。  相似文献   

3.
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定义"观念"为"人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表达的思想"。所谓观念史就是观念的出现以及其意义演变过程。当然,"观念"和"观念史"本身也是一种观念,有其意义演变过程,因而可能有不同解释,此不论。这里仅以"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经历过从汉族的代称到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再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称谓的演变。从1922年7月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观念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共所讲的"中华民族"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汉族"。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38年8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共讲的"中华民族"是汉族与汉化民族的统称,其代表作是杨松的《论民族》一文。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其"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变和民族政策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华民族的论述,则标志着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中共"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内涵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  相似文献   

5.
王力攀  向海军  梁小琴  何娇 《神州》2013,(1):156+176-156,176
中学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相结合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的本质在于"互动"、"内化"和"外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互动"(对话和理解)使思想观念得以形成和思想政治观念境界不断提升;受教育者通过对与教育者对话塑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理解,将外在的"四种观念"内化为自我观念;受教育者在自主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四种观念"完成"内化"过程后,在这些观念的影响或支配下表现出各种行为。  相似文献   

6.
商代的"天"观念,在甲骨卜辞里是由"帝"来表现的。甲骨文的"帝"能够表示"天"的大部分意蕴,但无有"处所"之意。《尚书·商书》部分所载的"天"观念,与甲骨卜辞基本一致,但杂有周人述古之语,有一些是周人的观念。所以应当予以缕析和区分。从甲骨卜辞和相关文献的记载里,可以较为清楚地认识商代的"天"、"帝"观念,这对于研究我国上古时代思想文化的起源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易晴 《中原文物》2008,(1):36-40
八角形仿木结构砖石墓葬在北宋仁宗以后流行,其形制来源于瘗埋佛僧舍利的地宫和墓塔以及遍及全国的佛塔,但其精神内核则是中国古代"象八方"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在民间堪舆思想和佛教观念的融合过程中,重新诠释后的再创造。八角形墓室建筑是中国传统墓葬"天覆地载"思想在北宋朝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开发理念批判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聪  张陆  罗凤 《人文地理》2005,20(6):60-63
本文归纳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对客源市场的核心吸引元素是"三乡二土"特色。针对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理念误区加以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新的思路:特色观念上的"守旧创新";市场观念上的"主导市场";人际交往观念上"主宾关系";产品观念上"四季花开"。试以引导乡村旅游开发走向科学而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高宁 《贵阳文史》2014,(3):93-95
正读读刘瑜,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体验一个有责任感的"公知"对这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对现实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三《观念的水位》是刘瑜近几年在国内几家报刊"时评专栏"文章的总汇。林林总总数十篇文章按类别分了5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念·此处"是对中国政治生活的评论。在此,刘瑜的一些观念令人拍案叫绝。对"中国人素质低"的说法,刘瑜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发现"它更多的是源于制度",源于管理者。"一  相似文献   

10.
商周"气物"观念与神灵信仰紧密联系。甲骨文"勿"字是"物"字的初文,即后世所谓的"气物"。甲骨卜辞表明,殷人对"气物"进行祈祷和卜问以求得神灵的福佑,神意左右着人的观念。周人讲"天命有德",以"敬德保民"作为施政的指导思想,强调勤勉于人事,统治者修筑灵台以望云气是为占验吉凶以修行政务。以制度人事来代替神意验证卜辞,这是殷周之际"气物"观念的一个重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在以日喻君的社会观念之下,绕日之"气物"被视为天命祥凶的征兆,登台望气成为一项"臣主共忱"的重要礼仪制度。  相似文献   

11.
张绪山 《炎黄春秋》2011,(6):90-92,89
一个待解的命题"做官发财"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士大夫所追求的仕途经济的核心内容。在两千余年的历史演化中,这一观念已浸  相似文献   

12.
鬼、魂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鬼、魂观念在先秦时期有较大社会影响,礼仪、祭典、习俗等皆与之关系密切。鬼观念滥觞于新旧石器时代之际出现的埋葬习俗,《山海经》的时代,人们或将形态怪异而令人惊骇者称为"鬼"。《礼记·祭法》所谓"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之说表明,唐、虞、夏、商、周五代将死去者称为"鬼",可见人死为鬼的观念应当出现得很早。关于"鬼"的最早记载见于殷墟甲骨卜辞。甲骨文"鬼"字是对于祭尸礼的"尸"的形象摹画。春秋时期尸礼渐废而鬼事兴。魂之观念的出现远后于鬼,春秋战国之际才开始出现"魂气"、"魂魄"之类说法。直到战国晚期,魂观念才真正摆脱物质性因素的羁绊。  相似文献   

13.
史学精粹     
《史学史研究》2011,(1):127-128
林岗:《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历史上存在两个关于中国疆域的观念系统:一个是"禹迹图"系统,另一个是"一统图"系统,古地图有"本部中国"和"周边中国"观念系统的分别。这种历史上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关于中国疆域的观念,反映的正是农耕世界和游牧  相似文献   

14.
赵洋 《民俗研究》2017,(5):44-49
汉代虎形肖形印的图形内容具有较强的重复性,这些图形来源于汉代人的历史记忆,是汉代人观念、思想的承载物。在汉代普遍的观念与思想影响下,出现了多类以虎为题材的肖形印,具体有"人搏虎"题材、"突出虎纹"、"白虎"题材等,这些虎形肖形印体现出汉代人的尚武精神、辟恶御凶观念、祥瑞思想等,同时,汉代虎形肖形印的寓意与功能也与汉代人普遍的观念和思想密不可分。思想史视阈下的肖形印解读与研究是拓宽肖形印研究途径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5.
"孝"的观念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宗法家族制度中得以确立和体系化。两千多年来,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目的共同构建了"孝"的道德网络和行为模式。以"孝"为中心,形成了一整套观念范畴,构成了"家——国"两个超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孝"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洛夫乔伊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观念史以及"单元观念"的研究方法在思想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该研究方法已经渐趋式微,其意义与局限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着重分析洛夫乔伊对浪漫主义这一重要思想观念的研究,旨在反映观念史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与局限。洛夫乔伊认为,在诸多研究语境下,浪漫主义已经成为过于复杂含混而空无所指的词汇,在其研究后期,他更认为对浪漫主义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他的研究同时反映了"单元观念"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本文将观念史放在其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理解,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该研究方法;同时也表明在思想史研究中,观念史研究代表了关注观念本身内涵变迁的内向视角,应当与对观念整体的运用和解读相平衡。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后,欧洲基督教徒将奥斯曼帝国主要视为"欧洲病夫"。然而,在近代早期,尤其是16世纪,当奥斯曼帝国在欧洲扩张达到顶峰时,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是多元和复杂的。负面观念包括"世界的恐怖""上帝之鞭"和敌人等,正面观念也不容忽视,有强大、秩序良好和体制高效等,甚至有些欧洲势力将奥斯曼人视为其在基督教世界内部政治、商业和宗教斗争中可资利用的工具或盟友。这些观念根植于欧洲基督徒对伊斯兰教来源已久的敌视、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优势和对欧洲的威胁、欧洲国家间的相互冲突和近代世俗主义政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欧洲基督教徒的奥斯曼观念也是欧洲在自我定位和建构自我认知过程中,将奥斯曼人作为参照物对比后产生的心理映象。  相似文献   

18.
镇花祭、道飨祭和疫神祭是日本古代国家神祇祭祀体系中的与疫病有关的祭祀。本文主要是分析这三个祭祀中蕴含的与疫病有关的鬼神观念。镇花祭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神作祟"观念,道飨祭是一个混合了中日两种文化因素的祭祀,一方面其思想依据是鬼魅、特别是中国的疫鬼观念;另一方面,道飨祭对于鬼魅的态度并非中国式的暴力威胁,而依然采取日本原有对待神的恭敬态度。疫神祭中的"疫神"则是把中国的疫鬼改造为日本式的"神",纳入日本原有的神祇信仰的话语体系。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疫病祭祀的角度对三个祭祀进行整体把握,发现道飨祭和疫神祭的鬼神观念均来源于中国的"疫鬼",以及日本原有的"神"观念对中国的"疫鬼"观念的改造,从而形成国家的神道祭祀中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思想传统中,"地方"观念的产生来自资本主义"空间"扩张的冲击。出于对扩张性"空间"营造可见性"差异"的反对,现象学通过"还原"而呈现出人之具体实践的时间整体性特征,由此时间观念的改变而产生了与扩张性"空间"不同的"空间"观念,即"地方"。现象学之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将"地方"观念发扬光大,但产生了"地方"意义来自差异性"建构"还是"根著"于人之存在体验的分歧。海德格尔及其思想同道认为,"地方"的意义来自于"建构"与"根著"的合题。"地方"的本义是人借助于"物"实现"差异性聚集",由此"聚集"而实现一种"整体"性,在此"整体"性的庇护中人"能栖居",由此"能栖居"而获得"地方"体验。海德格尔的"地方"观念同时包含危险,他所指认的"物"本身的非现实性使"差异性聚集"有成为"差异性游荡"的倾向,由此会产生虚无主义的"游荡的地方"。后结构主义阵营的部分思想家发展了"游荡的地方"的地方观念,索亚、德·塞图等人则在将"地方"观的建构引向现实博弈的意义上提出了值得关注的"地方"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全召 《神州》2014,(11):1-1
《尚书·尧典》是"诗言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显现了春秋以远先民的诗歌创作观念,其内容始初应当与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活动有关,这是"诗言志"观念的最早孕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