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星景花 《攀登》2013,(3):135-138
本文对青海省互助县与民和县土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两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出比较与评价,提出了开发具有互助县与民和县土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蒋瑾 《中国土族》2016,(3):71-72
互助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保护和传承土族民俗文化,弘扬土族文化,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省、海东市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土族文化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科学地把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快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对打造“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醉美互助”,促进全县文化建设、振兴民族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平 《中国土族》2008,(1):20-22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土族民俗文化。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构建和谐互助的战略高度,以“建设彩虹家园,打造土族品牌,构建民俗文化特色县”为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土族民俗文化事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族》2014,(3):F0003-F0003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互助旅游业发展,以土族故土园国家AAAA级景区为依托,把旅游业作为增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培植。近年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培育旅游市场,完善服务功能等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核一线两翼”的发展格局。目前正在进行5A提升工作,主要范围由梦幻谷、彩虹乡、土族园、锦绣集等组成,土族风情、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酒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璀璨生辉,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正>互助县土族风情浓郁、民风民俗独特、宗教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依托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与挖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结合起来,与促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全县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特色产业的发展,县就业部门紧抓这有利的机遇,围绕"农家乐"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特点培养品牌,抓宣传推荐  相似文献   

6.
何积英 《攀登》2012,(6):95-98
建设文化名省,必须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分析互助县土族历史文化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县城威远镇西行几公里,便是该县的土族聚居区之一东沟乡,这里风景秀丽,完整保存着土族的民俗文化,是体验土族文化,回归大自然的绝佳去处。  相似文献   

8.
土族哭嫁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婚俗文化中形成的婚姻形式,它不但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迁轨迹,也集中地表现了土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文章通过对土族哭嫁的浅释,揭示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土族哭嫁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婚俗文化中形成的婚姻形式,它不但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迁轨迹,也集中地表现了土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文章通过对土族哭嫁的浅释,揭示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鲁梅 《中国土族》2009,(3):72-73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土族自治县,也是个农业大县,全县有294个行政村,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一直是档案工作的重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互助县启动已有四年,四年来,古老的土族之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到处营造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薛磊 《中国土族》2005,(2):53-54
距西宁北30公里祁连山之南麓的互助县世代居住着一个勤劳纯朴、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藏传佛教。相传,土族是以吐谷浑为主融合其他民族成分发展形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土族妇女的袖子用红、黄、黑、绿、白等不同颜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这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土族的文化别具风格,在头饰、服装和喜庆节日等方面有自己的讲究,除和汉族一样,每年要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外,还有正月十四和六月初八的佑宁寺观经会(宗教节日),二月二的邦邦会、擂台会(物资交流),三月三、四月八的…  相似文献   

12.
马花 《中国土族》2017,(3):60-63
土族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彩虹民族”,土族刺绣文化及传统技艺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与精湛的工艺,伴随着土族人民的千年文化延续至今,但在现代商品经济及旅游业的冲击下,古老的刺绣习俗已有所淡化,面临着传承难、发展难、创新难等现实问题.而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传承,这是观照土族文化形态的一扇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3.
西宁地区土族同胞欢庆“安召纳顿”节的帷幕刚刚落下,由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省土族“安召纳顿”节,又于7月22日,在万木葱茏、美酒飘香、水波荡漾的互助县旅游胜地南门峡水库边如期举行了。 为弘扬土族的民族文化,关心土族发展与成长的土  相似文献   

14.
彩虹部落土族园是一座大型土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西南部,距省会西宁30公里,是互助土族故土园国家AAAA级景区的核心景点,也是环夏都西宁旅游圈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园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是全部以青砖青瓦、生土土坯、砖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筑群。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 郭晓芸)6月28日,素有“彩虹故乡”美誉的互助土族自治县蓝天如洗,远山含黛,鲜花吐蕊,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在互助县全民健身中心,来自互助县安纳歌舞团、民和三川土族纳顿研究会的土族表演艺术家,随着一阵阵时而悠扬绵长,时而激越强劲的乐曲声、鼓点声,倾情奉献着土族传统安召表演、纳顿表演,吸引了身着节日盛装的土族群众和各族同胞纷纷前来观看.  相似文献   

16.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县有汉、土、回、藏、蒙古等多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主要为土族、藏族、回族.截至2019年底,互助县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1.3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16%,其中土族7.53万人,占66.6%,藏族2.63万人,占23.26%,回族1.08万人,占9.57%.① 民族团...  相似文献   

17.
丹存福 《中国土族》2014,(Z1):71-72
<正>说起互助县的旅游业,还要从90年代开始。那时,互助县的旅游业还处于一片空白。近60年的发展后的今天,互助旅游业走过了它最艰难的历程,一路风雨一路凯歌走过了它成长的岁月。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248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旅游总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成了互助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和新的起点。1995年以前,互助旅游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零散、粗放和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主要以土族民俗、自然生态、青稞酒文化、宗教文化等吸引各地游人和本地居  相似文献   

18.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具,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境内有土、汉、回、藏、蒙古等12个民族,其中土族是世居的主体少数民族。土族主要分布在五十、东山、东沟、丹麻等乡和威远镇一带。全县36万人口中,土族有8万多,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6.7%。 一、基础教育现状 互助县教育自解放以来有了很大发展。1985年,全县共有小学407所,其中完全小学230所,在校生48533人,其中少数民  相似文献   

19.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境内有土、汉、回、藏、蒙古等12个民族,其中土族是世居的主体少数民族.土族主要分布在五十、东山、东沟、丹麻等乡和威远镇一带.全县36万人口中,土族有8万多,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6.7%.  相似文献   

20.
林艳 《中国土族》2022,(2):30-33
<正>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中国土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土族居住最集中,土族人口最多,土族民俗文化最淳朴、最厚重的地区。因为有了土族,因为有了土族妇女彩虹般的服饰,因为有了土族对苍天、神佛和大自然的崇拜,才造就了彩虹般绚丽多彩的土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