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相关名称有堡寨、堡砦、堡砦西城、堡城、宝祐城、平山堂等,近来有学者就堡寨、宝祐城的位置范围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认识。基于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通过再次探讨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位置范围,可以认为传统观点就宝祐城位置范围的认识无误。南宋扬州蜀岗上城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半部分,西半部分外围有土垄,是一座独立、完整的城池,其使用下限要晚于东半部分;文献记载中,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沿革较为清楚,淳熙二年(1175年)郭棣"依古城旧基帮筑堡寨",绍定三年(1230年)李全"布置筑围"围堡砦西城,宝祐三年(1255年)贾似道"复广陵堡城"改称宝祐城,景定元年(1260年)至咸淳五年(1269年)间李庭芝包平山堂;另外,明代墓志文中有"葬于堡城之原"。综合来看,堡寨包括蜀岗古城的东、西两半部分,其范围与唐子城的基本相同,蜀岗古城北城墙东段上南宋时期的遗迹或与之相关;堡砦与堡寨相同,堡砦西城系蜀岗上的西半部分城池;堡城是宝祐城前后乃至现在蜀岗古城西半部分的称谓;宝祐城在蜀岗古城的西半部分,不可能包括东半部分,与堡寨名实均异;平山堂通过蜀岗古城西半部分西门外的瓮城及其南侧向南的高地与该城池连结。  相似文献   

2.
明代延绥镇把都河堡、镇罗堡,均是长城沿线的重要城堡之一。关于把都河堡的始置年代,史籍有"成化八年"、成化十一年"之说;镇罗堡的始置年代,有"嘉靖二十九年"、万历十八年"及"万历二十八年"三说。经过详查史籍,本人认为延绥镇把都河堡的建置年代为明成化九年,镇罗堡的建置年代为万历十九年。  相似文献   

3.
《春秋》经传所见“钟离”分指三地,分别是钟离国旧居、一迁地和再迁地.钟离国旧居在今山东枣庄峄城,后迁至州来之西,再迁至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后楚灭钟离国,以其地置钟离县.  相似文献   

4.
辽宁朝阳西大营子唐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春,辽宁省朝阳县西大营子乡农民挖肥时,在县城西南的八里堡屯南及城南五里的中山营子屯北大凌河西岸冲积平原上,发现唐墓两座,两墓相距约八里。经上报县文教科后,6月间由辽宁省博物馆派人进行了清理。一八里堡屯唐墓墓位于八里堡屯南一里许锦承铁路北侧,墓为券顶圆形砖墓,坐北向南,墓室在地表下深约3米,有墓门墙和甬道,墓门外两侧各有翼墙一道。甬道为拱顶,长3.9米,高2.6米。甬道中央有墓志一合,墓志高32厘米,长宽73×74厘米,盖为盝顶式,中心刻篆文。大唐故人孙(?)(君)墓志铭",四边阴文雕刻四神。墓志刻楷书二十四行,共千余  相似文献   

5.
杀虎口     
正杀虎口,位于朔州市右玉县晋蒙两省交界处。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这里战火绵延不断。历史上"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杀虎堡位于杀虎口关东南,由杀虎堡、中关、平集堡三部分组成。杀虎堡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平集堡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后来在南北两堡中间筑东西二墙,将两堡连接起来,称为中关。  相似文献   

6.
迁安平林镇出土窑藏古钱币迁安县文物管理所1992年12月2日,迁安县平林镇村民范春文在村西山坡挖果树沟时,发现一窑藏钱币坑,并将钱币清捡回家。迁安文管所接报告后,于12月4日征集入库。这批钱币埋于山坡土中约深40、直径40厘米的圆坑内,以土覆盖。重约...  相似文献   

7.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华东,随着该地区部分大学和蚕业学校的内迁,国内不少从事蚕桑研究的科研人员也纷纷来到贵州遵义,我国生物、动物学家,动物学会创始人之一的蔡堡(1897—1986,字作屏,余杭高桥头人)就是其中一员。到了遵义,蔡堡和一些科技人员分析了遵义的地理、气候和中国蚕桑发展的需要,决定筹办中国蚕桑研究所。经多方呼吁,他的设想得到了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即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和海外爱国华侨的帮助。1939年秋,中国蚕桑研究所在贵州省宣布成立,  相似文献   

8.
"便房"新解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和发掘了一些具有"黄肠题凑"的汉代诸侯王、王后墓葬,对其墓葬制度的探讨中,以"便房"的歧见最大,迄今仍然没有一个较为一致的看法.在论证时,都不同程度引用了<汉书·霍光传>和<续汉书·礼仪志(下)>的相关记载和注释.可见如何合理、正确解读这两处记载和注释,以及尽可能综合其它有关"便房"的文献进行研究,乃是正确考释"便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略记杀虎口     
郭东曙 《文史月刊》2007,(7):F0002-F0002
位于山西右玉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杀虎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军事重镇。杀虎口也称杀虎堡,由旧堡、中关、平集堡(亦称新堡)三部分组成。旧堡在北,建于明嘉靖年间,平集堡在南,建于明万历年间,中间为空阔地带。后在东西两面筑墙,与二堡连为一体,称为中关。两堡一关的形制一样,堡堡相通,互为犄角,外观则似为一堡,全部砖包,气势雄伟。如今,杀虎口的旧迹已被新修的城墙、高楼及虎口大门所代替,并建有新的房舍、展览馆和街道,在这里能看到汉、满、蒙、回等多个民族融合和谐的多元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0.
陈捷  张昕 《文物世界》2011,(4):26-2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院由恒贞堡、视履堡和孝义祠三大部分组成,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后者在2003年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名列榜首。王家大院中恒贞堡内一纵三横四条道路组成一个“王”字,将王姓烙印在大地上,恰与设于其内的“中华王氏博物馆”相呼应。王家大院中的楹联匾额也多同王氏宗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胡克均 《古今谈》2010,(3):60-61,25
宁海自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县治(县衙驻地)历经两废三迁。晋治白峤,唐初治海游,唐永昌元年(689)设治广度里。当时修建了一座供官员办公、军队驻防的城堡名日缑城。然而后人乃至当代人,却不知其名的初衷和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陇右道西部图》对安西都护府的置废迁治有所标志,以其首次从西州迁治到龟兹是在公元658年,即唐高宗显庆三年。这与史籍所载未尽一致。 安西都护府首次在西域设置,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四○《陇右道西部》及两《唐书·地理志》载在贞观十四年(640),治西州交河城。贞观十  相似文献   

13.
论隋唐营州的靺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时期先后有数批靺鞨人流入营州地区,包括隋初内迁的突地稽部粟末靺鞨人,唐初入附的粟末靺鞨乌素固部落,以及唐伐高句丽过程中内附的粟末、白山等部靺鞨人.万岁通天年间营州靺鞨人东走建立渤海国之前,营州地区当有十万以上的靺鞨人.其中除了少部分,也印两唐书<地理志>记载的三个靺鞨羁縻州之人以外,绝大部分东归,成为渤海建国的核心力量.至于这部分靺鞨人没有被两唐书<地理志>记载,是后者修纂过程中受材料局限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发现的一处商代居住与铸造铜器遗址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九五六年二月郑州市郊紫金山以北河南饭店扩建工程中又发现规模巨大的商代人类居住与炼铜遗址一处。在面积约275平方米内发现房基四座,均南北向。房与房前后相距在10—11米之间,似有一定规律。其中有两座房一般保存尚好,为长方形,结构和现在的土房近似。每座房中间有界墙相隔。分为近于方形的东西两室。中有一门相通。房间均向南,都偏在南壁的东端,有的只一室有门,有的  相似文献   

15.
刘铮 《四川文物》2010,(1):39-42
三代都城屡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论及其原因,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三代都城屡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人口作为社会的主体,也无疑在三代迁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本文着重从人口的角度来分析三代都城的屡迁。  相似文献   

16.
镇江出土的明代火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江地区曾陆续出土明代铜铳、铁炮(图一)若干件,介绍如下。一、铜铳铜铳3尊,都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组成。药室上有小孔,为药门,可置引火线。尾銎均中空,略呈喇叭形,可装上木柄。一号铜铳 1979年句容石狮公社出土。铳身呈节状,前长后短,药室外凸呈椭  相似文献   

17.
成纪县治迁徙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成纪数度南迁之史实,学界是公认的,但有关南迁的一些细节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通过对一些关键史料的剖析,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成纪自汉建县,前后四迁至今天水市城区,今甘肃静宁治平川迁至仁大川是第一迁,俱在成纪水河谷,时在东汉以后;西魏废戍纪县,北用在今甘肃秦安之安伏川重置成纪,此是第二迁;唐开元二十二年大地震成纪再迁显亲川之金城里,即今秦安县叶堡乡金城村,此是第三迁;天宝之后的某年盖吐蕃统治之时再南迁至今甘肃天水市城区,为秦州治,此是第四迁。  相似文献   

18.
敦煌残卷S.1344背面<修多罗法门>的作者名字漫漶不清,今考当作"郭瑜".其人约于贞观后期(636-649)入纪王府,永徼五年(655)前后迁府掾,编撰<修多罗法门>一书.显庆元年(656)任太子洗马,受诏助玄奘翻译佛经.龙朔三年(663)迁太子率更令,为太子讲<左传>.曾参加当时大型类书、总集的编撰,约卒于咸亨(670-673)前后.  相似文献   

19.
北川明永平堡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平堡遗址位於四川北川县中部的开坪羌族乡。北川,古为《禹贡》梁州之域,两汉,晋时均属广柔所管(治地今汶川县)。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始置北川县,治所今开坪乡境内。唐永徽二年(651年)并北川县入石泉县,治地在今治城乡场镇。宋政和七年(1117年)升石泉县为石泉军,以后时有易名。1914年复改为北川县。永平堡遗址座落在龙门山脉的延续部分三面山的半坡,海拔1400米,山势陡峭,其地理位置为交通要冲。地势险要,西面2公里有北草河,北面有小园沟河。《龙安府志·舆地》载:“永平堡在县(今治城羌族  相似文献   

20.
1982年秋我们在吉木萨尔县大有、泉子街等乡进行物普查时,当地村委会干部向我们反映:半年前广泉村小学在扩建操场、修筑围墙挖地基时偶然刨出一个古钱窑,出土带绿锈的铜钱约一麻袋多(估计约重200多公斤),围观顿时将挖出的铜币全部私分,并陆续卖给当地废品收购站。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随即前往出土地点察看,并向学校负责人、教师等了解出土数量和可能保留在部分人手中零星铜币与变卖详情。另据附近老农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