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王泳伟 《神州》2013,(9):246-246
佛教寺院从事一种非赢利性的社会服务活动。寺院管理依靠"丛林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经济管理依据规章条例实现制度化管理,并在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主要是指由寺院管理者对寺院内部的管理,是寺院自身各种管理工作的总称。它具体包括政府根据社会的需求所要进行的对寺院活动的宏观的规范,也可以包括佛教协会根据佛教教义和传统以及整个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寺院进行的指导和引导。本文针对新时期藏传佛教寺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李广斌 《攀登》2012,(5):94-97
藏传佛教寺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层组织,在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对寺院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青海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本文在总结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成就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寺院社会管理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寺院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乡村寺院之社会作用有别于那些在城市或"名山"中的寺院。鉴于在古代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乡村民众的信仰成了宗教在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乡村寺院对佛教的社会作用至关重要。这些乡村寺院和当地社会互相影响,寺院作为地方民众的重要公共场所,促进了农村的文化经济、习俗信仰和慈善事业,地方社会则影响寺院的僧人和信众之素质、宗教形态,甚至寺院建筑。  相似文献   

5.
史永秀 《攀登》2013,(3):121-123
本文分析了海北州寺院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民族宗教工作实际,就完善海北州寺院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寺院社会管理、促进宗教和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与古代相比,当前寺院更深度地卷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寺院财产来源日益多元,面对丰富的寺院财产,如何保持佛教徒与财富的距离,如何保持寺院的纯洁,如何使用寺院财产成了丞需解决的问题。寺院通过兴建庙宇、修造佛像,以恢宏、庄严的建筑来供奉"三宝";加大佛学人才的培养,提升僧侣的修养;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向社会进行布施,对财产的正当使用,体现了佛教财富观中的超脱性,有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是中国佛教学会最新颁布的有关寺院管理人才选拔的一项措施。而敦煌所出社会文书中,关于中古时期寺院管理者的资料较为丰富,而其中涉及的选拔程序与今天所颁布的办法多有契合之处。据此,通过古今比对的方式,对寺院管理人才的选拔作一个初步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坐落在河北省正定县城东隅的隆兴寺,不仅在中国佛寺中享有"海内宝刹第一名区"和"京外名刹之首"之誉,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是研究宋代佛寺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整座寺院依南北中轴线纵深展开,前殿后阁,以阁为主,高低错落,重迭有序。分布在中轴线上的宋代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摩尼殿、大悲阁。天王殿、摩尼殿、大悲阁历经几代修葺,至今仍巍然矗立,而大觉六师殿现  相似文献   

9.
周艺  袁丽红 《广西地方志》2007,(4):38-41,37
京族历史上存在的传统社会组织"翁村",在管理民族内部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翁村"的作用虽然弱化了,但是其影响并没有消失,直到现在仍在本民族内部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在管理村寨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工作的不足。传统社会组织是京族地区社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本土资源,同时也是京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利用传统社会组织的积极因素,促进京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赵晓红 《攀登》2013,(1):76-8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在底层调动,共识共力。在研讨会中,与会代表们重申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青海民生、社区治理、寺院社会化管理、虚拟社会管理等几个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何启林 《攀登》2012,31(1):74-78
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青海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信教民众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论述了青海在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方法及其成效,并针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集中体现在"减排""水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监管力度"等六个方面。未来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植树护绿、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原生态有序开发利用、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和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3.
"大东亚教育建设"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重要内容。他们试图将大东亚共荣圈中的各国教育置于东亚新秩序的共同理念之下进行运转,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偏离自身的发展轨道,丧失自己的独立地位和主体精神。武汉是日本侵略者实施"大东亚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据点。通过贯彻"反共、睦邻、和平建国"教育方针、选定具有日本教育背景的人员为教育行政官员、将学校日常管理置于大东亚教育建设理念之下以及推行日语教育等措施,实施"大东亚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北京市房山区灵鹫禅寺修缮工地出土一通元代残碑。残碑所记内容为理清房山地区佛教建筑发展、了解元代大都行政区划及灵岩禅寺寺名更迭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由碑阳所刻圣旨白话文书内容可知,该圣旨颁布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且早在至大年间,该寺已由"谷积山院"更名为"灵岩禅寺"。碑阴记载了颇具规模的寺产地界,以及寺庙建筑名称,为研究元代寺院布局及建筑特征提供了可贵的文字资料;所载"会福院",可能为元代管理皇家寺院大护国仁王寺财用的会福院下辖的管理大都附近财产的机构。  相似文献   

15.
佳木斯地区有大小佛教寺院十座,出家僧尼一百三十余单,皈依居士数以万计。佛教信徒的信仰目的各不相同,大多数信众的信仰具有某种功利性和实用性。各寺院宗教活动普遍积极入世,参与社会生活,贡献社会。佛教事业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是佳木斯市佛教协会的宗旨,也是佳木斯地区佛教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是由著名航海家郑和参与建造的世界奇观。大报恩寺的直接前身为建于吴末晋初的"长干寺",乃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为古老的寺、塔之一。这里曾经是瘗藏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之处,是明代南京唯一依皇宫建筑体制起造的佛教寺院,也是明代早期总管全国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僧录司"所在,拥有全国佛教管理和佛学中心之地位。该寺还与明成祖身世之谜及成祖夺嫡易位乃至建文出家失踪诸史事相关。在其长达16年的建造过程中,郑和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从而对该工程之完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六榕寺小考     
六榕寺是岭南名刹、全国重点寺院。然寺院地处广州之闹市区,现时占地面积不大,建筑空问密集局促,故而突兀院中的花塔较为引人注目,述介较多,而对寺院本身之记述和研究则较少,新修寺志也有误识之处。本文就六榕寺数题作一小考,以正史实。  相似文献   

18.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实施农家书屋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以弥渡县农家书屋为个案,剖析了限制农家书屋建设获取长足发展的不良因素,对农家书屋建设的良性发展提供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汉口古德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辛亥革命首义战事中,僧众救死扶伤,寺院也随着共和体制的确立而壮大,成为民国时期武汉最大的寺院和当时的"武汉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古德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破旧求新的时代特点,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其哥特式建筑要素配合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格式,再加上东方的建筑与宗教符号,和谐、优雅、静穆、庄重,极好地体现了古德寺这座崛起于中国社会转型之际、风云于中西文化碰撞之时的佛教寺院特点。  相似文献   

20.
唐宋寺院田产来源的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必昌 《民俗研究》2008,(3):227-237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种社会变革不仅贯穿于当时的世俗生活,也贯穿在当时的宗教世界之中。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之一,经过汉唐以来的发展,佛教思想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信奉佛教者比比皆是。而与世俗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便是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繁荣与衰弱。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里,土地是最基础和决定性的生产资料,也是衡量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指标。对于佛教徒修行的道场和活动中心的寺院也不例外,土地是寺院、僧侣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是寺院经济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