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君 《攀登》2010,29(2):119-122
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笔者从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对公民进行法治意识培养和教育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2.
法治国家的构成中,公民是最基本的单位。公民社会建设可从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建立强大的公民组织、弘扬优秀的社会道德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岳凯敏 《黑龙江史志》2013,(13):296+298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公民意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种人""、三平"精神,是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应有之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给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培育带来双重影响,现代公民意识尚未真正确立。今后一个时期,应从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夯实民众民主意识、建设新型法治中原、开展多渠道教育等途径进一步构建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和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对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前提。而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的法律文化进行扬弃,严格依法行政,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树立公民对法律的正确态度等是培养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应该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更应该是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高素质公民。本文以第二部分为基础,提出了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意识是公民主体意识至关重要的部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必须重视其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实行的"阳光信访",既营造了激发大学生公民参与热情的公民文化氛围,也拓宽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能力,对培育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由此,公民的法律服务需求增多,对法律服务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从而对律师不当执业的索赔意识也逐步增强,使得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面临的责任风险日趋增长。本文试就律师执业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以期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推动律师工作和促进律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由此,公民的法律服务需求增多,对法律服务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从而对律师不当执业的索赔意识也逐步增强,使得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面临的责任风险日趋增长。本文试就律师执业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以期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推动律师工作和促进律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赵艳玲 《沧桑》2009,(1):95-96
当代农村成为最大的法治容养地、需求地、成长带,是中国最大的法治“弹性”地带。农村生长着坚强的法治力量。这种坚强是对“农民是弱势群体”的有力反冲,也是法治正义力量在贫乏地带的体现,更是人性对公平正义的天然渴盼。新农村法治建设必须合理利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认清农村普法阻力真正所在,进一步改革农村的.生产模式,完善村民自治的立法,实现村民自治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完善公民身份与地位的自由转换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唐佳佳  武彩精 《沧桑》2014,(4):73-76
随着我国公民民主要求的提高、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增强,公民监督权,不仅局限于对防治官员腐败、净化政权有着重要意义,更在于它是增强公民对政府信任感、认同感和服从意愿的有效路径。公民监督权是将公民对强力的被迫服从转化为对权威的自愿遵从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政府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与网络民主——网络时代的法治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重要的法治建设途径:它使政府走上了信息公开、便民利民的电子政务之路,也给普通公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平台。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两者的发展建设,我们也应当继续弘扬电子政务与网络民主,走网络时代的新型法治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2.
西藏是边疆史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西藏问题很有意义。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拨乱反正和开放改革,大家的民主意识加强;藏族的民族感情、民族意识也很高涨,这个高涨是好的,是我们国家兴旺的表现。但是也有些问题,比如,一些年轻人,年轻的知识分子对历史的真实面貌搞不清楚,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偏差或产生一些错误的东西;假如再加上一些民族偏见意识较重的人对他们七讲八讲,他们就容易上当。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事实对他们  相似文献   

13.
张春侠 《区域治理》2021,(3):133-134
信访既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机制,也是公安机关体察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在公民行使保护私权利的领域还是便捷简单的重要选择途径.随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不但要依法规范群众的信访行为,实现"权利救济、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也应该加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研究,发现信访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14.
杨艳 《神州》2012,(33):57-58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高职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主导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丰富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公民"二字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构建,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公民对于自身权利与义务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政府的认同感,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于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这个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公民意识形成的作用,进而得出对于现实社会公民意识构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谭子荷 《神州》2013,(16):176-177
"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公民道德的建设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点和重点,以及公民道德建设与"三德"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依法治国方略下,公民法律意识对法治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在论证现代法律意识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公民权利意识演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否有权利意识,是现代公民与传统臣民的重要区别之一。近代国人权利意识的觉醒,与西学的传播息息相关。其演变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时期:权利意识觉醒时期、参与意识觉醒时期、伦理人权时期、法治人权时期,以及权利理论的深入探讨期。总体而言,国人对公民权利的认识,无论是具体内容或理论,一步步趋于深入,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中之一便是对私有财产权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法治意识状况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未来。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应当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并对改变这种状况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公民个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对其他公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论文针对目前"基础"课中对于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在"基础"课中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