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文梳理了美国华人争取教育平权第一案——泰普诉赫尔利案的产生背景、审理过程、后续发展及影响。虽然泰普胜诉后,受到旧金山教育行政当局的极力阻挠,仍未能进入白人公立学校,但泰普案改变了华人消极维权的刻板印象,激励华人教育平权斗争的策略向法律诉讼转变,敦促美国设立第一所持久性的华人公立小学,提高了旧金山华人儿童的入学率。泰普案的发生距今已逾百年,在这百余年间,美国华人群体的公共形象经历了巨大转变,他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歇,华人为争取平权所做出的努力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80/20促进会”与美国华人参政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 0/2 0促进会”是以华人为主导的一个美国亚裔参政组织 ,它是针对 2 0 0 0年美国总统大选而成立的。本文拟就该组织成立的原因、目的和宗旨 ,总统候选人的确定、行动与争议 ,在大选中的影响力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简单介绍 ,并对当代美国华人及亚裔参政这一新策略作一评价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文论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的兴衰与转型。论文认为,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作为亚裔美国人运动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从校园斗争转向唐人街,开展“草根阶层”运动和“为人民服务”行动,力图发动普通华人向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发起挑战,争取应得的平等权益。他们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唐人街失学的青少年、失业的劳工、贫困的租客等获得了一些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但是,这些左翼团体主张以“革命斗争”推翻美国政府,脱离了社会实际,因而得不到大多数华人的认同,有的只维持几年就解散了,有的转向“温和”,接受了美国主流政治的游戏规则。虽然受特定时代思潮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美国华人民权运动史上的贡献不应被遗忘。正是他们无私无畏的斗争,并发挥教育和引领的作用,才使得普通华人民众的维权意识得以提升,给相对保守“沉默”的华人社区带来一股革新之气。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0—2001年全美亚裔政治态度试点调查的原始数据,通过拉美裔跨国政治活动与亚裔的比较,从美国亚裔政治上能否被同化,政治活动能否跨国界、哪些亚裔参与跨国政治、亚裔的政治跨国主义和政治同化关系等方面,对美国亚裔跨国政治活动的形成、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亚裔在许多方面与拉美裔等其他移民群体有相似的特点;反对亚裔“不可同化论”;亚裔保持跨国联系不会对他们在美国的文化、政治同化产生负面影响;那些移民前积极参政、在美国积极参与族裔社区组织活动、积极参与和亚裔事务有关政治活动的亚裔,参与跨国政治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
论文概述了萧信庵被辱事件的经过以及印尼侨胞的声援,国内侨界对“萧案”的舆论宣传和推动国民政府外交交涉;分析了“萧案”背后的华侨民族主义诉求。1930年萧信庵被辱事件,因涉及华侨权益和国家尊严而备受关注。在这一事件中,侨界群体以领导者的身份积极推动案件进展,最终使之发展成为一场规模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此期间,不论是“萧案”的舆论发酵,还是“反荷运动”的发起,或是赴京请愿的义举,都无不透露出华侨群体以民族主义为纽带,凝聚社会各界资源,敦促国民政府践行积极外交政策,从而为印尼华侨争取政治经济利益的目的。华侨群体对“萧案”的积极介入,体现出20世纪30年代华侨民族主义具有反帝爱国和就地图存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6.
196 5年是美国华人发展历史的分水岭。美国政府于该年修改移民法 ,承认种族移民机会平等。此后华人移民源源不断涌入美国 ,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移民群体。随着华人社会规模迅速扩大以及经济和专业实力的激增 ,美国华人开始积极参选参政 ,争取与其社会地位相当的政治权利。从移民到选民 ,是美国华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过程。假以时日 ,随着华人移民数量进一步激增 ,华人选民的政治影响力将有望接近美国犹太裔选民。  相似文献   

7.
友衡 《文史天地》2010,(11):69-73
在美国亚裔及华人世界里,能跻身政坛高层的华人移民后裔本来就为数不多,至于华裔女性更属凤毛麟角,而江月桂女士则堪称开历史先河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12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邀请来华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亚裔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谭雅伦博士,作了题为“美国华人四邑侨乡村落的盛衰”的学术讲座。谭雅伦教授是美国华盛顿大学毕业的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美国亚裔研究,现在的研究项目是美  相似文献   

9.
1989年10年28日,“美国曾氏宗亲会”、“旧金山华人文化中心”和“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在旧金山华人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了题为“美国华人家庭史和族谱学”的专题讨论会,80位有关人士参加了这次会议。这种会议在旧金山湾地区是第一次,在全美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1983年由“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和“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心”在UCLA举办的题为“美国华人家庭史”的讨论会。第二次是1985年由夏威夷  相似文献   

10.
华人新移民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生存适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新西兰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面向亚洲的政策以来 ,来自亚太地区不同国家的华人移民以及其他亚裔移民大量移进这两个国家。他们在异国他乡面临着以高失业率为主要特征的生存危机。但这一包括中国大陆新移民的华人群体 ,克服重重困难 ,站稳脚跟 ,逐步积累 ,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王灵智教授不仅是研究华人问题的著名学者,在维护美国华人权益活动上也成绩斐然.他几乎参与了过去三十多年来每一种维护美国华人权益的运动.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名"社会参与型"的研究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学者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使命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揭示社会问题,启发人们思考,提高人们的认识,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叶凡美 《史学月刊》2002,(6):105-111,128
美国的少数族裔主要包括黑人、拉美裔人、亚裔人和原土著印第安人。20世纪是美国少数族裔经历重大命运转折的历史时期:20世纪上半期.各少数族裔深受种族歧视之苦,毫无权利可言.生活一贫如洗;从50年代中期开始,少数族裔开展了民权运动,自此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种族问题在美国并没有得到最终解决;90年代以来,美国的种族矛盾再次激化。可见,在将来很长时间里,种族问题仍将是美国国内最棘手的社会问题,少数族裔要在美国社会取得真正的平等,其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  相似文献   

13.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was pushed through Congress with far less attention from the media than has accompanied other major civil rights bills. This was part of a deliberate and unconventional strategy by disability rights lobbyists who believed that media portrayals of disability were so cliched that journalists would impede, not further, the public's understanding of disability rights issues. Despite the success of the strategy, there is a price to pay for having been a 'stealth' civil rights movement: Now that the law is in place, disabled people face a backlash from Americans who neither understand the ADA nor the need for civil rights protection for disabled people.  相似文献   

14.
高嵩 《史学集刊》2022,(2):117-129
在某种意义上,20世纪的美国历史也是一部残疾人的民权运动史。如果说经济大萧条初步唤醒了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意识,两次世界大战开启了美国伤残军人康复与就业援助的机制建设,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加速了残疾人就业权利保障的制度化进程。从公共就业计划、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计划、补充收入保障计划,到《1973年残疾人康复法》,再到《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残疾人的就业权利经历了被漠视、依附于福利救济、向实现平等权利转变等阶段,给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领域留下了诸多挑战和值得思考的问题。由于法律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存有局限、残疾人对各种福利保障资助的依赖、根深蒂固的偏见等因素,美国残疾人争取平等权利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peaceful protest and armed resistance reflected and shaped certain gender identities in the southern US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Black Power movement, and reveals much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violence for ‘marginalised masculinities’ within the African American freedom struggle of the 1950s and 1960s. In the Deep South, civil rights organisers found that their non‐violent strategy's connotations of effeminate submissiveness hampered attempts to win over black men to the movement's cause. Conversely, those African Americans who decided to use armed force to protect the movement against racist attacks were proud of their ability to defend themselves and their communities. A comparison of armed resistance efforts in southern civil rights campaigns with those of post‐1965 Black Power groups such as the Black Panther Party shows both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regard to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defence and gender. In the southern movement, the affirmation of manhood remained a by‐product of the physical imperative to protect black lives against racism. Among Black Power militants and their black nationalist precursors, self‐defence, while initially intended to stop police brutality and other racist oppression, ultimately became mainly a symbol of militant black manhood. The Black Power movement's affirmative message countered stereotypes of black male powerlessness and instilled a positive black identity into many activists, but the gendered discourse it produced also tended to perpetuate black women's subordination.  相似文献   

16.
The recent passage of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nd other pieces of legislation affecting the disability community and other civil rights communities suggests a level of cohesion within the disability movement that blurs the reality and the power of the tensions which did and do exist. Examining the struggles to maintain an effective, cohesive entity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complexity of the disability movement as well as lessons for policy and program planning and for community organizing.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