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玉币略论蔡运章实物货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玉币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以往我国研究玉器的著作大部没有涉及玉器的货币职能,有的学者甚至否认我国古代有玉币的史实。因此,玉器是否为我国古代货币?这种货币的种类、年代、单位及购买力等问题,都是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2.
中国钱币学会外国钱币委员会于1999年3月1日,在北京邀请外交部集币协会就“外国货币的现状、展望及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专题举办了讲座。讲座由中国钱币学会戴志强秘书长主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唐双宁局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中国钱币学会的工作一定要和当前金融工作紧密结合,为我国货币金融改革服务。他还希望能在货币发行总量、货币结构、货币印制防伪等方面了解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外币委员会主任、外交部集币协会顾问刘振堂从硬币角度用埃及。以色列等国货币为例,就世界货币的特色、设计、造币工艺的现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袁隆生 《钱币博览》2010,(3):28-31,F0004
今年6月,适逢江南银行成立65周年,其发行的抗币数量不多,流通时间不长,然而江南银行抗币鲜明的人民货币特性在中国货币史上却很值得记述回忆的。  相似文献   

4.
正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学术界有人称之为"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也有人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均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的金融机构、经济组织,以及政权、军队、团体所发行的各类货币,包括纸币、布币和银元、铜元等金属制币。一、红色政权发行的纸币(含布币)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就历史时期而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协会的货币(1924-1927年)  相似文献   

5.
西汉皮币考     
西汉皮币,载于《史记·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绩,为皮币,直四十万.”两千年来,它都以货币形态的面貌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货币历史书籍中。几乎全部的有关著作都认为它是中国纸币的雏型,滥觞,前驱,进而确认它“已与大额虚价纸币无异”,连《辞海》也把它解释为“是一种信用货币”,充分肯定了西汉皮币在中国纸币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6.
马静 《文物世界》2013,(6):10-14,66
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铸造的货币习称为三晋货币。三晋货币按铸币形制一般分为布币、刀币和圜钱等三种体系。金属铸币发展至战国时期,布币流通区域逐步扩大,根据目前已出土的各国布币币文,地名达百余处,可见当时在我国广大北方形成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布币流通区。  相似文献   

7.
机制币,听上去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用现代机器冲压铸造的各种金属货币。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专指19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硬币。在清朝末年,它横空出世,完全改变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传统——“圆形方孔钱”,成就了一次币制改革的神话。货币史专家彭信威说,机制币带来的货币改革堪比秦始皇统一货币,秦始皇将刀币等等改变为圆形方孔,而这次机制币也将“孔方兄”送入了历史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8.
试论抗战时期的商会币陈肥壤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商会币则是由富商联合发行、是以他们的资产作信用保证,并局限于指定范围内流通使用或兑付,是一种临时性的货币,商会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等具有一定的贡献,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近...  相似文献   

9.
1989年9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延安期间参观了陕甘宁边区货币展览,并称赞展览“办得很好”。这个货币展览是中国人民银行陕西分行和中国钱币学会陕西分会为筹备1989年8月召开的中固饯币学会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贷币研讨会,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延安地区分行筹备的,同时也是为了对金融职工和人  相似文献   

10.
一、金银纪念币在当代钱币中的位置从文化的视角看,当代钱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币和章。所谓币,就是货币,物物交换的媒介,其基本的责职是要满足市场交易流通的需要。就目前的现状,币又可以分为三类,即:普通流通币、流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其中普通流通币是当代货币的主体,市场交易需要的货币主要依赖普通流通币来完成;流通纪念币从理论上和法律上讲,是流通币的一种,它们可以和普通流通币等值交换,行使货币职能,但是由于发行量少,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等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流通纪念币实际上几乎没有参与市场流通,用金融界的行话说,它们都…  相似文献   

11.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中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货币有硬币和纸币(软币),又分为主币和辅币。建国前流通的货币有7种: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攻打卢沟桥,全面侵华,中国的全国性抗战由此开始。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社会各界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期间,中日之间除了军事斗争以外,围绕货币也开展了惊心动魄的斗争。交战三方的共产党、国民党、日伪政权各有不同的货币在战争中流通。共产党领导在抗日根据地流通的抗日民主政权及组织发行的货币简称"抗币",国民党统治区流通的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日伪统治区流通的日伪政权发行的伪满币、朝鲜币、日  相似文献   

13.
银币在我国出现于何时,是中国货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前人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以司马迁为代表,他认为远在虞、夏时代,中国已有银币,一直到秦才变成装饰品和宝藏的财物,不再作货币。在《史记·平准书》中,写到“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一中国之币(原文为‘中一国之币’),为二(原文误为三,今改正)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  相似文献   

14.
秦代货币考     
关于秦代货币,过去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秦始皇统一了全国货币,秦代的货币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此说似已成定论。笔者认为,秦代货币尚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例如,秦“半两”钱的出土较多地集中在陕西、四川一带,有很强的地域性,而汉代铜钱在全国各地被广泛地发现,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怎样理解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货币呢?另外,如果纵向地考察中国货币史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战国时期存在多种实物货币,两汉以至盛唐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在金融领域广泛开展群众性取缔旧货币、推行人民币的运动,即"拒银拥币"运动。同样,广西的金融货币市场也存在着以银元为代表的旧货币和以人民币为代表的新货币激烈斗争的情形。随着广西新政权的建立,新的金融机构开始整顿广西金融货币市场,适时开展了"拒银拥币"运动。经过两年时间的宣传和斗争,人民币基本占领广西全境市场,人民政权赢得了"拒银拥币"运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人类有了货币,那么就始终贯穿着制造假币和反假币的斗争,笔者不举太远的例子,单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反假币战争为鉴,以期获得一些启示。那时各大解放区都有自己的银行和货币。有些货币是由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发展来的,如陕甘宁边区银行币、晋西北农民银行币、冀南银行币、北海银行币等;有些是解放战争中发行的,如中州农民银行币、南方人民银行币、热河省银行币。这些是在解放区内流通的唯一的合法货币。国民党政权发行的货币、伪满币限期停止使用,港币、美元国内禁止流通。但是国民党政权亡我之心不死,向解放区打入假币,这是国民党破坏红色区域经济常用的手段。这时期,假币问题十分严重,国民党为了破坏边币信用,扰乱金融秩序,夺取市场,吸取物资,以支持其继续扩大内战的阴谋,有组织、有计划地制造、贩运、推销假币,假币的数量、金额巨大,流窜范围扩大,种类、版别更多样化,甚至包括了假外币。解放区反假币斗争一直不断,各个解放区政权和银行都把反假货币斗争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虽然有悠久的铸造使用货币的历史,但近代以前只有货币制度而无货币本位制度。近代中国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开始考虑建立银本位制度。但在以"两"还是以"元"为货币单位问题上争论不休。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度支部奏定《币制则例》才确定国币单位名称为"元",以银为本位,一元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另以五角(半开)、二角五分、一角三种银币,五分镍币及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从此,我国货币进入以"元"为主币的时代。但近  相似文献   

18.
抗币:即抗日货币之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所发行的货币,统称边币或抗币。具体地说:八路军开辟华北敌后根据地,一般称边币;新四军开辟的华中敌后根据地,一般称抗币。  相似文献   

19.
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的东南部,黄海北岸。近年来有诸多战国货币窖藏陆续在庄河发现。根据出土货币的保存情况,我们整理了四批货币窖藏,现报告如下。 1.桂云花村货币窖藏桂云花村位于桂云花乡南部,1987年3月村民在距村东1公里的河边取土时发现一处窖藏,出土货币17.5公斤。次年8月距此地点北32米处又发现一窖藏,出土货币6公斤。两处窖藏均以布币为主,兼有刀币和圆币。布币完整者1400枚,其中方足布1386枚,尖足币14枚。尖足布锈损较重,可辨者均为赵币,有“武安”、“晋阳半”等。长5.7、腰宽2.6厘米。重5.5~6.2克(图  相似文献   

20.
所谓边币、抗币,是指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及抗日民主根据地发行的革命货币。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至今已有六七十年历史,目前存世极稀,甚为珍贵。笔者现将多年所集的部分边币、抗币展示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