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博》2017,(5)
小雁塔是西安著名佛寺荐福寺的佛塔,位于现西安博物院院内荐福寺遗址南北中轴线上大雄宝殿以北、白衣阁以南的核心位置。在塔的底层南北门楣上,遗留有唐代佛教题材的线刻图像和明代文人雅士题刻的题记文字,在证明小雁塔的原真性和文化遗存延展性的同时也反映了小雁塔的历史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
张连文 《沧桑》2012,(2):33-34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卫所林立,堡寨、墩台星罗棋布,大同地区以其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成为扼守和护卫京师的北大门。大同作为明王朝"九边重镇"之一,如何形成为军事堡垒严明条理、军事职能日趋完备的边防重镇,这也成为研究明代以后时段大同地区军事职能逐渐转变、城镇形制变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赵克礼  陈邦年 《文博》2009,(1):34-38
陕西富县新发现明代嘉靖年间道士墓塔一座,是目前已知的陕西境内最早的道教塔。该塔铭记叙了明代一位马姓道士的主要活动,为研究明代道教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其落款中的丰富内涵.也为了解明代地方道教组织的内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塔建造风格具有佛、道文化融合的诸多特征,反映了明代工匠在将佛教文化移植到道教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王建 《巴蜀史志》2009,(2):63-64
凡到过古城西安的人,对唐代遗迹慈恩寺的大雁塔及荐福寺的小雁塔那高耸入云,巍峨挺拔的雄姿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塔身修长,密檐式设计,带有曲线,比大雁塔造型更为美观的小雁塔,那简直是中国古代塔建中的精品。无独有偶。在我国西南重镇的四川乐山凌云山灵宝峰上,也矗立着一座酷似西安小雁塔的唐代另一座雁塔——灵宝塔。  相似文献   

5.
明代金陵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是由著名航海家郑和参与建造的世界奇观。大报恩寺的直接前身为建于吴末晋初的"长干寺",乃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为古老的寺、塔之一。这里曾经是瘗藏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之处,是明代南京唯一依皇宫建筑体制起造的佛教寺院,也是明代早期总管全国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僧录司"所在,拥有全国佛教管理和佛学中心之地位。该寺还与明成祖身世之谜及成祖夺嫡易位乃至建文出家失踪诸史事相关。在其长达16年的建造过程中,郑和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从而对该工程之完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定雁塔     
杨双秋 《文物春秋》2009,(3):F0003-F0003
正定雁塔,又称"砖塔"或"须弥塔",坐落在正定县城中心的开元寺内,是一座砖石结构、以砖为主的密檐式方塔。始建于唐代,现存塔体为清代康熙初年所建,2005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塔进行了维修,在塔刹宝珠内发现了清代重建时放置的供奉物及铭文。  相似文献   

7.
独具特色的藏族佛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佛塔的起源 藏民族认为:建造各种塔是一种积德造福的举动。无论僧俗都喜欢建造佛塔,因此,藏族地区成为世界上拥有佛塔最多的地区之一。可惜的是藏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现今我们所能见到的塔大都系1980年以后兴建的。  相似文献   

8.
杨瑶  高辉 《文物春秋》2013,(5):65-68,72
嵌于辽阳市东郊清云山永宁寺圆公塔上的《辽阳僧纲司致事副都纲兼前广佑禅寺住持圆公塔铭并序》,记述了明代女真高僧道圆的生平事迹及死后葬身之地,还涉及到明代广佑寺、白塔、永宁寺的修建情况,反映了明代辽东地区的宗教概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大同鼓楼系何人所建?始建于何时?《山西通志》中没有记载。现在可以见到的《大同府志》和《大同县志》也仅记鼓楼为明代所建,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在《四库全书》中发现了明代李贤所撰的《大同鼓楼记》。通过对该文的研究,似可确定大同鼓楼的建造者和始建年代。  相似文献   

10.
隋文帝杨坚在首都大兴城建造舍利塔,他要求绘制统一图样,同时在全国80个州开工建塔。舍利塔共分三次建造,计113座。时至今日,没有一座塔保存下来。据分析,这些塔全部是木塔。目前在国内许多地区发现建塔之碑,笔者据此推测研究了塔的原状。  相似文献   

11.
大同作为明代北方边境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以京师防御为中心的北边防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明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大同地区的防御系统,从而更好的防御来自蒙古势力的南侵。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87年第2期发表的《绍兴应天塔》一文中,将此塔的建造年代断为"应天塔虽经明代修缮,但仍保持宋代的建筑风貌,砖砌塔身当为北宋初期的遗存"。这是不确切的。笔者在整修过程中发现,应天塔从底层座壁直至以上各层壁面、壶门、藻井以及塔顶用砖,均属同一时代。从塔第二层平座开始,每块砖上均刻有铭文,铭文中涉及的地名和人名、官  相似文献   

13.
彭州古称“蜀中膏腴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建有唐、宋、明代及现代十六座佛塔,高耸于原州、县治和崇山峻岭之中;顶天立地,大放光彩,成为名刹、名城的象征,也是一处处风景绝佳的旅游观光胜地。彭州具有如此众多的塔,冠绝全川,在全国县级市中也属罕见。笔曾对这些塔进行过多次实地考察,广泛收集资料,查阅典籍,现根据塔之建造年代、结合佛教、考古、建筑、旅游等领域,进行综合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广安白塔建于南宋末年,约1207—1221年间,由安丙主持修建。位于渠江边险滩处,为九级四面的楼阁式塔,底部五层为石结构,上部四层为砖结构。其平面布局、立面收分,仿木构斗栱形制与用材,仿木构梁柱、腰檐与平座形制,须弥座样式,以及佛像与雕刻细部装饰等,既符合宋代建筑的营造做法,又具有南宋川渝地区建筑的典型特征。将川渝地区唐宋砖石塔按建造时间排序,可看出从“密檐式塔”“带楼阁式特征的密檐式塔”向“楼阁式塔”的演变过程,广安白塔属南宋晚期典型楼阁式塔,是研究川渝地区宋代建筑风格演变的重要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雁塔     
《文物》1978,(5)
出西安城的和平门,沿宽坦笔直的雁塔路向南四公里,在马路的尽头正中,耸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古老建筑物——大雁塔(图见封底)。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佛教故事。据说有一位菩萨曾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以建塔,所以名为雁塔。因为坐落在当时的慈恩寺内,初期也叫慈恩寺塔。慈恩寺是贞观廿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他死去的母  相似文献   

16.
位于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的镇安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历代均有维修。桥身全长96米,是闽北地区典型的伸臂叠涩平梁结构,是省级重要涉台文物。本文对镇安桥的建筑技术特征和涉台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对于了解闽北地区古代桥梁建造技术、涉台渊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超 《文物春秋》2014,(3):34-36
石家庄振头村保存有一座明代的崇宁真君牌楼,造型独特,建造精美,是明代建筑中的瑰宝。本文介绍了牌楼的建筑结构、装饰特色及历史源流等。  相似文献   

18.
大同境内群山环绕,形成许多天然关隘,历史上被誉为“北方锁钥”。从明代开始成为九边之首,其军事重镇的角色,一直延续到近代。伴随着军事重镇地位的形成,从明代开始大同兴起了以军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这一时期“商旅幅辏,货物涌贵”[1],“民物繁辏,号西北都会”[2],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由于晋商兴起,大同成为晋商通向蒙古、俄罗斯经商的最后一个补给站。贸易的逐渐兴盛,大同城逐渐改变了以军事人员为主的人口结构,到了清代逐渐由边疆城市向内地过渡,民国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内陆城市的特色。大同由封建边疆重镇向内陆城市转变,其城市救…  相似文献   

19.
马晓堃 《文物世界》2011,(1):54-57,66
大同古城位于大同盆地北部边缘、御河西岸,历史悠久,北魏建都将近百年,辽、金两朝作为西京陪都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大同城是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决定了大同古城的历史遗存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20.
大报恩寺遗址J26出土的白釉瓷砖和米黄釉瓷器较为特殊,值得重视。首先,在比对同时期出土标本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后,本文认为,大报恩寺出土的白釉瓷砖应产自明代景德镇。而1856年大报恩寺塔毁之前的文献,较少注意塔的白色建材,这一发现对探讨大报恩寺塔的建造方式与建筑面貌颇有助益。而对于米黄釉碗的认识,本文认为其时代当属明末至清代,可能的产地包括漳州和景德镇。米黄釉器在大报恩寺的出土,暗示了它在国内外贸易、文化交流中的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