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苏秉琦是中国高等学校考古学教育的开拓者,他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长期负责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田野实习和年轻教师的培养,成绩卓著。在北大先后成立考古学系和考古文博学院后仍然不断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他有教无类,奖掖后学,全国有许多考古学者都曾得到他的指教与帮助。他为提高考古学研究的水平,为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而竭尽毕生的精力。他崇高的风范受到学界普遍的推崇,他是我们永远的导师。  相似文献   

2.
李仰松,1932年生,陕西临潼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北京大学考古博院教授,在史前考古学特别是民族考古学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名的民族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3.
童明康 《四川文物》2022,(4):113-120
2019年10月12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举行。会议以纪念苏秉琦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为契机,诸多学者就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展开交流,其中笔者针对苏先生提出的考古学“中国学派”及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考古学“中国学派”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中国已有一批较系统的、扎扎实实的田野工作经验和原始材料的积累;第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第三,已培养出专业人才队伍。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应是多元的;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对文明要素的认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看法;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时需要系统地研究遗迹遗物组合;文字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十分重要。总之,中国文明起源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应当下大力气探索,这也是“中国学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怀念中国考古学导师苏秉琦先生谢飞自我涉足考古学领域,苏先生已是声名显赫、小字辈不敢奢望接近的大学者。此即他正在实施他的伟大构思区系类型学说。后来,听说苏先生故里是河北高阳,与我老家相距咫尺,亲切之感油然而生。首次拜见苏先生我第一次见到苏先生是十年以前...  相似文献   

5.
苏秉琦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考古学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苏秉琦创建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道路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过程。以两论为代表的苏秉琦学术思想,是指导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国考古学派形成和存在的重要标志。在没有出现新的能够超越它的理论或学说以前,中国考古学仍然处于苏秉琦时代。  相似文献   

6.
<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尊敬的杨宝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4年11月7日下午3时逝世,享年76岁。先生1939年9月1日出生,江苏镇江人。1958年8月,从上海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入学后选择考古专业,从此考古工作成为先生的终身职业。1963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6年10月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1990年至1998年担任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  相似文献   

7.
谢飞 《文物春秋》2003,(3):68-74
1992年5月,苏秉琦先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80周年题词,明确了他对中国历史基本框架的构思,即。  相似文献   

8.
深切怀念我的老师苏秉琦先生杨富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季刊编辑部)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一位不平凡的长者——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著名学者苏秉琦先生悄然离开人世,长眠于九泉之下。我以无比沉痛的心情怀念着这位88岁的老人——我敬爱的老师。苏老是一位十分...  相似文献   

9.
“从全新的视角认识北朝化”,是我国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命题。苏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重建中国古史”出发,以“区系类型”为纲,以“中国明起源”为中心而展开的考古学化研究中,对“晋化考古”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把“山西省境连接中原与北方两大化区系(红山与仰韶)化遗存的研究”作为“80年代考古工作成果两大项”中的第一大项。  相似文献   

10.
胡金华 《文物春秋》2001,(4):75-76,70
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回首河北考古事业所经历的岁月,那是几辈人辛勤耕耘的足迹。在对20世纪河北考古取得的骄人业绩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同时,让我们也来追忆一下先辈们走过的足迹。说到河北考古,让人不能不想到唐云明先生。唐云明先生1930年6月出生于天津宁河芦台,1949年8月高中毕业后,正式参加工作。他原在河北艺校梆子剧团工作,在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三届考古培训班之后,于1954年8月调入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工作队,从此,他将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考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当代中国考古学界泰斗,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敬爱的苏秉琦先生与我们永别了!噩耗传来,江汉地区考古界同仁莫不万分悲痛。人们为我国考古学界巨星陨落,为失去一代尊师,深感痛惜。千言万语也难写怀念之情。我初次得暗先生尊颜是1954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届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上。当时,他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训练班的负责人之一,在开学庆典上,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和平日的接触中,对我们这些初人考古学门槛的青年应该怎样认识考古工作,考古工作·应该如何为人…  相似文献   

12.
惊闻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我们敬爱的导师苏秉琦先生,于6月30日不幸病逝的消息,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顿时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苏秉琦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巨大损失,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在学术研究上极富建树的考古学学科上的领路人,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苏秉椅先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考古学上创立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说,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考古学基础理论,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开拓者。苏先生在考古学领域开展的探索古文化、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重建中国史前史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上,起…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邹衡先生,是我国夏商周三代考古著名的专家,我曾经久闻先生的大名,但是第一次见到先生是在1976年。这年春季三月份开始,由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和陕西省、宝鸡市文博单位组成的陕西周原考古队,在岐山与扶风两县交界的周原遗址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相继发现了岐山凤雏、扶风召陈两大西周建筑群基址。当时我在扶风召陈大型建筑基址群工地参加发掘工作。当年秋季预防地震期间,邹衡先生到周原考古工地考察。由于当时沟东区(扶风县)的考古队全体人员都住在召陈村外场院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通史·远古时代>一书书稿的完成,为苏秉琦正式提出重建中国史前史创造了条件.他将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作为研究史前史的一把"金钥匙",以实现他重建中国史前史的目的,着重解决中国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出现的历史.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文化传统组合与重组等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同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一重要的学术观点.他还针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高涨而史前史研究低落的现状,解释"文明起源"的确切含义,就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马寅初先生(1882--1982),浙江嵊县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先父先母裘绍(继美)、尹维峻,和马老很早相识,从而我也很早同马老往来,并且于解放前的1946—1948年夏,我和马老一起在杭州有一段共同从事反蒋、反内战斗争的经历。  相似文献   

16.
楼达人 《古今谈》2005,(3):36-37
焕镳是原杭州大学中文系主任王驾吾的字。王驾吾是浙江省文史馆的第二任馆长,著名的中国古代文学专家。  相似文献   

17.
我区着名考古学家,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李逸友先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2002年5月6日不幸逝世,享年71岁。李先生的辞世,使我们痛失了一位尊敬的长者与考古学的前辈,是我们内蒙古考古学界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苏秉琦在1986年全面投入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与1985年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的召开、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文在国内公开发表、晋文化研究会和仰韶文化学术讨论会的召开等四项学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苏秉琦在1985年形成的"古文化古城古国"概念,阐明的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发展交往的形式与作用,以及陶寺文化形成的机制与意义,为他后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查海和牛河梁两处遗址出发,系统地梳理了苏秉琦先生关于玉器方面的相关论述,指出苏先生由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的内涵中所提升出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最初的王权象征物等,已成为他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系统学术思想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20.
吴厚民是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人,生于1896年。自幼读私塾,通读“四书”、“五经”和中国史,是个诚实、刚直、亲和、重义,喜穿布鞋、着长衫、留山羊胡,不喜烟酒的文化人。吴厚民和老伴魏英,青梅竹马的婚姻,只生一个儿子,取名吴芝永。芝永上完初中后因日本鬼子侵犯家乡就停学了。吴厚民老伴在家门口,拣了一女婴,用米汤灌大,后来成为童养媳。1942年儿子17岁时已是一米七的个头,长得英俊帅气,对父母很孝顺。这一年童养媳14岁,已是半大姑娘,上小学,也因战乱而停学,她在家中帮婆婆喂猪、养鸡、放鸭,是忙家务的好帮手。一家人心地善良,相依为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