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的一批有铭铜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根据考古材料对主要铜器铭文进行了释读,进而讨论西周早期曾国的政治中心及曾与鄂的问题,认为西周早期曾国的政治中心应在今漂水下游南岸的庙台子遗址;西周早期曾与鄂两国一度同时并存于汉东地区,曾国主要地望应在漂水下游以东区域,而鄂国则应在其西约25公里的溠水流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玉器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对西周燕国玉器的使用制度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燕国在西周早期,以组玉佩和葬玉为代表的与礼制相符的用玉制度已见端倪,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匍鸭铜盉与頫聘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年11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管会在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西周墓葬(M50),出土了一件鸭形铜盉。此盉造型精美,在器盖内有铭文43字,内容反映了古代的頫聘礼及西周早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等问题。经考证,这件鸭盉是西周穆王时期的遗物。本期刊发了有关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4.
陈雪香 《华夏考古》2007,(1):102-113
本文考察了山东地区商文化的聚落形态演变过程及其历史背景。商文化聚落形态在山东地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早商时期仅济南大辛庄一处遗址;中商时期遗址数量增加并在泰沂山脉两侧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聚落群;晚商早期遗址数量保持稳定但等级较高的遗址处于衰落状态;晚商晚期不但遗址总数而且等级较高的遗址数量都明显增加,还出现了像苏埠屯这样的高规格墓地。这一聚落形态的演变反映了商文化在山东地区东扩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相似文献   

5.
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物》1972,(8)
山东省博物馆于1965—1966年,派出专人调查了山东省益都县苏埠屯(村)属于奴隶社会时期的一处墓地,并发掘了四座奴隶殉葬墓。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一号墓的材料。一、地理概况墓地在山东省益都县城东北20公里,南距胶济铁路约4公里,东距(氵弥)河1.5公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联相关古籍与出土文物,对《静方鼎》进行了考证、断代,认为其年代为西周穆王时期,其铭文书写者为小臣静,并对《静方鼎》所载“省南国”相关联的几个方国的地望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陶器(尊)为切入点,通过探讨相关陶器的年代等问题,补充论证了前掌大墓地是西周早期殷遗墓地的观点;并通过对文字史料的分析,认为“任”姓“薛”氏与“史”氏存在密切关系,“薛”氏很可能是“史”氏的分族。西周早期的“薛侯”可能是生活在殷墟的“史”族(或其一支),随着商灭而被复封于“薛”,因此前掌大墓地不宜被称为“史”国封国墓地。  相似文献   

8.
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建设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墓地。该墓地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活龙村,共发现33座中小型竖穴土圹墓。随葬器物以鬲罐组合为主。陶鬲为西周早期常见的联档鬲。墓葬中有毁兵而无腰坑和殉狗现象表明这可能是一处典型的周人墓地。这批资料为研究西周早期关中北部的周人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叶家山西周墓地共发现墓葬65座和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等遗物700余件套,其中部分铜器上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等铭文。据器物形制和铜器铭文,该墓地是西周早期曾侯的家族墓地。这对研究汉东西周早期曾鄂、曾楚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锐 《文博》2013,(2):35-43
本文通过考察东阳西周墓地墓葬基本特征,对其进行了墓葬等级划分和文化因素分析,探讨了东阳墓地的西周早期至晚期的等级结构和人群构成问题,指出其早期的统治者可能是从泾河下游的带有北方民族特征的商末遗存中分封至此的,具有尚武、好战的特征,其与土著殷人共同组成东阳人群。其从早期至晚期的文化特征的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窥视到西周社会的某些特征:诸如地缘性社会、西周文化的强大氛围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洛阳北窑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进行科技分析。结果表明,北窑墓地出土西周铜器的锡料用量与殷墟二期铜器相当,其锡料来源充足,暗示西周早期,周贵族能够控制和使用稳定的锡料矿源;铅同位素比值基本上都属于普通铅的范畴,其与部分殷墟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重叠在一起,表明北窑墓地铜器与部分殷墟铜器的制作使用了相同矿料,说明商代晚期殷人开发利用的部分矿料到了西周早期开始大规模开采使用。研究还表明,西周时期金属矿料流通是普遍的、常态化的社会行为,是当时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物流实体。  相似文献   

12.
该墓地是继陇县边家庄、店子村之后,在汧河沿岸发掘的又一处春秋秦人墓地。由于孙家南头墓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墓葬内涵特征,将有助于早期秦人东迁路径、城邑地望及早期秦文化区域特征的研究。同时,由于该墓地A类墓葬随葬器物中铜、陶共存的现象在以往发现的关中秦墓中较为少见,因此为东周秦墓分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整理甲骨文和金文所见"虢族""虢国"资料的基础上,对"虢"字溯源并就早期的涵义进行了解读,同时还考察了殷商甲骨文中的"虢族(方)"及其地望;重点对西周金文所记载的"虢国(君)"史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付琳 《华夏考古》2014,(1):72-84
本文通过对墓葬间层位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墓葬中所出陶器和铜器的类型学研究,将前掌大墓地分为三期,并进一步论证墓地的主体年代为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15.
秦亭新考     
秦亭是秦先祖非子的封邑,是秦的早期都邑之一,史学界对其具体地望存在着分歧。考证它的具体地望所在,对先秦史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踏查之后认为,秦亭的具体地望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南约3公里的瓦泉村沙楞子一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过往认识辨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前掌大墓地年代的重新检视以及墓地性质的再分析,指出前掌大墓地并非学界一般认为的薛国遗存,而应是"史"国墓地,其很可能是商末弃商投周的殷遗"史"族在西周早期的封国。  相似文献   

17.
内乡县衙博物馆收藏的录子艅铜甗对研究西周录国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录子艅铜甗的造型、纹饰及铭文看,该甗时代为西周早期偏晚阶段。从该甗的出土地点,结合古代文献资料分析,西周早期录国为“南土”诸侯国之一,其地望应在内乡县大桥乡一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分析郭家庙曾国墓地的布局、年代、大墓特征及墓地周边同时期遗址情况,认为郭家庙曾国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以曾侯墓为核心的曾国公墓地,郭家庙一带是两周之际曾国都城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9.
辽宁阜新梯子庙二、三号辽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秋,在辽宁省阜新县八家子乡果树村梯子庙屯北部乌兰木图山开发区,发掘了两座辽墓.出土了一批随葬品,其中有金银器、瓷器和铁器,以及合金、鎏金制品.初步考证该墓地应为萧氏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16,(10)
正近年,湖北随州地区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西周南土文化格局的认识。叶家山墓地先后发掘的140座西周墓葬、7座马坑,出土的2100多件文物[1],则初步廓清了西周早期曾国的文化概貌。学界正在形成一个曾国文化研究热潮,研究成果不断被推出[2]。叶家山墓地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多座大中型墓葬中屡有曾侯所铸铜器出土,从而使这一重要的西周曾国墓地得以确认。依据目前所见的考古资料,学界初步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