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    村上春树是当代日本作家中的一位奇才。自登上文坛以来,其作品风靡日本,声名远播。其中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的销售量竞达到700余万册,就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也难以媲美。可以说村上春树给沉寂多年的日本文坛带来了生机和震撼,甚至有人认为由此引发了“村上春村现象”。村上作品的爱好者有数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并包括了相当多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吕日 《世界》2004,(6):63-63
它是最能代表日本民族精神的著名大学。赤门,银杏树道是其校园的独特风景,它不仅孕育出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更多的还是活跃在日本政坛和经济界的风云人物,冰心女士是在此执教的第一位女教师……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歇尔·耶思普玛基把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这是继1968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位获得此项世界大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1935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喜多郡大徽村。爱媛县在日本四大岛之一的四国岛上,与日本最大岛本州岛隔徽户内海相望。大徽为被森林峡谷包裹的村庄。大江健三郎在这里渡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才离开这里。大做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对森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森林成为他许多作品的…  相似文献   

4.
付靖淇 《神州》2011,(10):5-5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近代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回避现实的文学风格和继承日本的“传统美”而享誉文坛。悲苦的成长环境激发了他对于生命的冷静思考和深刻体悟,他一生都在用静默的笔触感受生活中悲苦之美,最终以“火中生莲”的渴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生命轮回”的执着追求使得川端康成生命的本身超越了生死本身的意义,达到了对生命本真的追求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晚年的代表作《山音》仍然表现出“处女性”崇拜这一主题。信吾精神饥渴和委顿,内心充溢着怅惘、空虚、失落、孤独和死亡的哀怨与恐惧,他希望获得解脱,希望得到精神的救赎。他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寻找一种救赎的精神力量。信吾潜意识中所期待的能使之获得救赎的力量是通过女性来体现的,他探寻的目标也具体化为女性,尤其是女性美。以信吾为代表的男性形象在这种“处女”的爱中汲取无限的生命力量。川端康成作品中对“处女性”的崇拜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憧憬。对“处女性”的崇拜源于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也是作者对自己孤儿根性的一种解脱和拯救。  相似文献   

6.
马波 《黑龙江史志》2013,(15):124+126
京都是川端康成的心灵故乡,也是其文学创作的摇篮。川端康成以京都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古都》,以其成熟的创作手法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荣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古都》中,川端康成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引领读者去寻访京都的名胜古迹,欣赏京都的四季美景,去体味京都之美,日本之美。小说好似京都的一首抒情诗,又似京都的一幅风景画,诗情画意处处体现了川端康成难以割舍的京都情结。  相似文献   

7.
许宗元 《旅游科学》2003,17(4):38-41
以小说而获诺贝尔学奖的川端康成,其游记成就亦斐然。本从学、美学、哲学三方面论说川端康成游记,探讨其独特卓异的旅游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由于自传性较强,经常作为研究的资料被引用,而作品本身的某些蕴含却很少成为研究的对象,即如早期流露在这些作品中的对死亡的抗拒意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超越死亡的意识可以说贯穿了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生涯,如果忽略了川端康成早期作品中的对死亡的抗拒意识,便会从整体上影响对川端康成及其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新感觉派”在二十年代中期登上日本文坛。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中河与一等人,以其全新的创作理论与实践,成为这一派的中坚。他们生活在“更新的词汇、诗和节奏的感觉中”,以描写人主观上内在和外在的感觉为其文学特征。“新感觉派”文学是当时危机深重,风起云涌的日本社会现实的产物;是一部分意识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崩溃的知识分子,所发出的迷惘不安的哀吟。一九二七年,这个仅存二、三年的文学流派,在无  相似文献   

10.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已成为二十世纪世界名著的中篇小说,字数虽尚不足十万,写作时间却长达十二年之久,跨越了日本战前与战后两个时代。因此,考明这部小说完成的具体过程,及其版本的沿革情况,对于加深理解这部作品,是不无必要的。“《雪国》的地点是越后的汤泽温泉”①,“那里是面对内日本的北国,即现在的新泻县,寒风从西伯利亚越过日本海刮来”②,上述两段话,均出自作家川端康成之口,这便为我们了解作品故事发生的地点,提供了可资凭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黎娜 《日本学论坛》2006,7(3):52-55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进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在见仁见智的阐释中唯独缺少的是未把这篇散文放在川端在日本战败后的系列作品中,特剐是没有从与日本古美术作品的关系来理解,而这恰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最重要的作品——《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都表现了涉及艺术的主题,强烈地体现了作家关于艺术同生活、现代与古典的关系的理念。这类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故事本身的感染力,更在于其中包含的艺术理想对社会文化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生活本身有很多产生意义的来源,艺术无疑是使生活产生最重要意义的高贵而艰难的来源,因为艺术不是虚幻的审美,而是富于深刻的意义、重大的价值、伟大的作用的人类活动。它的发生与成长需要生活为它提供不可或缺的土壤。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生活捉’乓模仿的对象和追求的理想。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相似文献   

13.
新感觉派运动从文坛消失之后,无论是日本文坛还是川端康成个人都迎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低谷时期,川端在1932年发表的《抒情歌》中构筑了一个唯美的、纯粹的、童话般的死后的世界。这在一个既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也找不到文学的意义的时代,可以说意义深远。这是川端的东方之歌,是川端在那个年代的超越死亡之歌。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近作《被偷换的孩子》,是一部因自杀的友人而完成、揭示日本现行社会精神危机的作品。忧心忡忡的大江健三郎通过changeling这个形象警示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内心里美好的东西正在被戈布林们盗走,有形无形的暴力正威胁着现今的世界和平与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15.
川端康成《雪国》表层故事的禅佛意识和虚无主义情调具有明显的消极颓废色彩,只有当表层故事之后潜故事投射到表层,大大改变了表层故事的形态,所谓虚无和死亡之美的审美形态才臻于完整。在驹子潜在视角与形式叙述者、岛村的视角对抗中,潜故事逐渐浮现;此时由于驹子潜在视角是价值独立的,故《雪国》叙事结构又有复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睡美人》为川端康成晚期作品。它的荒诞内容使读者感到困惑。探讨《睡美人》的深层内涵又是把握川康成整个创作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联系《睡美人》之前的整个川端创作,了解他在其他作品中以不同形式反复演奏的主题,理清其发展脉络,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这篇重要作品的坐标。川端从创作伊始就存在的“恋母情结”、“处女崇拜”,在20世纪50年代对“入魔”、“入佛”的阐释,贯穿一生的“生死轮回”思想都在这篇不长的作品中作了川端式的诗意抒发。作品散发现代主义的颓废情调,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它又体现了川端以东方文化传统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全篇充满禅理,为此它又是一篇不容忽视的川端的典型作品。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Four surveys by Christopher Saxton and three by Robert Saxton neither listed nor described by Ifor Evans and Heather Lawrence in their book Christopher Saxton, Elizabethan Map-maker, published in 1979, are here presented. Reference is made to another six surveys by Christopher that were not listed by Evans and Lawrence but have been described elsewhere. In view of the rate of discovery, it is concluded that further surveys may yet come to light. Changes in the location of some Saxton materials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Evans and Lawrence's book are noted in the Appendix.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is in part an intervention in the ongoing debate inaugurated by Peter Harrison in 2002 when he called into question the validity of what had come by then to be called ‘the voluntarism and science thesis.’ Though it subsequently drew support from such historians of science as J.E. McGuire, Margaret Osler, Betty Jo Teeter Dobbs and, more recently, John Henry (in rebuttal of Harrison), the origins of the thesis are usually traced back to articles published in 1934–1936 and 1961 respectively by the philosopher Michael Foster and the historian of ideas Francis Oakley. While classifying Foster’s work as pertaining to the ecology of ideas rather than their history, the article argues for the complementarity of the two approaches and seeks, not only to vindicate the voluntarism and science thesis itself but also to locate it within the broader constellation of ideas embracing legal and political as well as natural philosophy that the political philosopher Michael Oakeshott characterized as pertaining to a fundamental tradition of European thinking dominated by the master conceptions of Will and Artif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