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志重视人物记述,自古皆然,这是由地方志书的性质所决定的。第二轮志书万不可忽视对人物的记载。既写事又写人,既写已故人物,又写健在人物,既写大人物又写小人物,这样的历史才是完整的历史,这样的志书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入志人物不畏其多,入志人物不唯"故";入志人物不唯"官",志书是官书,官修官编,但绝不是职官之书;入志人物不唯"正",以记正面人物为主,同时也收录了少量较有"身份"和影响的反面人物;搜集入志人物资料方法不唯"一";撰写入志人物不唯"凑"。  相似文献   

2.
也谈写活人物陈明淳方志界有“方志半人物”之说,意即地方志书中要写众多的人物,提供大量的人物资料,这是志书本身功能的需要。志书中的人物及其事迹主要集中在人物传记和因事系人中记叙。怎样记人?有人提出“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和特色”。起始,笔者曾按此实践过,后来...  相似文献   

3.
探寻地方志人物传的写作技法,是提高志书人物篇编写质量的重要途径。志书人物传撰写方法主要有八种:以事写人法、侧面写人法、对比映衬法、逆境表现法、外貌表现法、语言表现法、心理表现法、行动表现法。  相似文献   

4.
志书是一方地情的资料性的科学著述。而一方地情中人是活动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所以反映历史最主要的是反映人的活动 ,人的精神风貌。“一部志书半部人”。这话通俗地说明了人物活动的记述在方志中的作用。换言之 ,一部志书中人物活动记好了 ,志书就有了骨架 ,有了历史的份量 ,有了可读性。而人物记述没有特点 ,没有生动鲜活的文字 ,志书就立不起来。成也人物 ,败也人物。《农六师垦区·五家渠市志》(以下简称《农六师志》)为记述屯垦戍边的兵团人作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屯垦人篇”是《农六师志》最有历史厚…  相似文献   

5.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万物的中心。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重视写人更是地方志的一个优良传统。方志记人始于汉代,到宋代,人物志已成为方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地位更加突出。人物在志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人就没有社会,就没有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因此志书应该记好在社会活动中占有主体地位的人。人物入志的标准及范围志书重视记述人物活动不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更能发挥表彰先进,促进、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仅可以形成“入志光荣”,争取入志的好风气,还能够激励世人…  相似文献   

6.
第二轮志书人物篇缺乏人文精神,所以要精编人物志,以提高志书的价值,并且适当调整人物篇的体裁结构和比例。在收录人物时应考虑代表性和时代性,不能简单地以政治标准或官职大小为标准,记述时要避免履历表式的形式,选取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做到文约事丰。  相似文献   

7.
由于首轮志书人文色彩的不足和第二轮修志中贯彻以人为本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第二轮志书中的人物篇理应比首轮志书中的人物篇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文章提出了第二轮志书人物篇编纂更具实际操作性的原则、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篇目。即篇章类目。方志篇目是志书的蓝图,搜集资料的向导,编写志书的提纲,是志书质量的前提,最后又是志书的目录。篇目,是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也是对地方志体例的实际运用.具体分工编写的依据。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攀枝花市志》第二轮编修任务,笔者认为在拟定《攀枝花市志》篇目时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要:本文通过对目前的一些人物篇志稿的考察,认为第二轮志书人物篇编纂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详略不当,资料欠缺,情感过浓,籍贯混乱,记述不合志体,文字粗糙,记述雷同等等。希望第二轮志书编者能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0.
人物志三议     
人物志是地方志书中的精髓,是为志书画龙点睛。把立传人物立准写活,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部志书也就有了生命。 为人物立传有四忌 立传入志的人物,都是出类拔萃的一方精英,有的享誉海内外,有的名留桑梓。立传人物的共同特点是各有生动的事迹,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当然也有少数阻碍历史前进的反面人物,但在人物志中毕竟是少数。所以,事迹的真实是立传的首要标准。只有真实,才能显示出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志书中人物传对发挥扩大志书功能有重要作用。本届志书人物传写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模式单一,忽略人物刻画的现实意义,人物缺少血肉,抽象语言偏多。人物写作应处理好秉笔直书与为现实服务、历史材料与文艺手法、真实性与可读性、详与略的关系。揭示人物个性。展现人的时代风貌。编写者的世界观、理论素养、语言文字功底,及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创新。对写好地方志的人物传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人物传记是志人达史的,整体布局十分重要。志书人物传所记载的,是一地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即籍属本地或主要活动在本地,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代表人物,甚至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个人意志的人物。“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因此说,写志书人物传记,应把握上面说的总原则,正确掌握入传范围而又没有遗漏。作为一部通会古今的县志,它的人物传记,应是一个纵贯本地历  相似文献   

13.
志书记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书是以文字语言为表达方式,通过其特有的体裁形式,将本区域的资料加以归纳、汇集,著述成一本工具书。自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以来,关于如何编修志书方面的论述较多,而志书记述技巧的把握方面的论述鲜见,如何提高志书记述技巧,突出志书特色,提高志书质量,通过修志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评议的是第六篇盐业、第二十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总体来说,这两篇遵循横排纵写和述而不论的原则,做到行文简洁、朴实,能用平实的语体文进行记述,寓观点于资料之中,必要时还运用表格作对比说明。因篇幅限制,这里就不展开举例了,下面是我们审读两篇志稿时关注的几个志书编纂问题的一孔之见。错谬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篇目即志书的提纲,要编修好志书,首先要编好篇目。而要编好篇目,在设置篇目时则要根据人员结构、地方历史、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可利用资料、前志详略等具体情况,以目统志,突出时代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6,(6)
人物篇应当不应当收录当代人物,特别是在世当代人物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我们在编纂人物传过程中,也收集了一些在世当代人物资料。如何处理?按传统的志书是“生不立传”,大量的反映现实生活人物资料便遭到不应有的遗弃,并且这种只记已故的,不记在世的作法,又与“详今略古”的志书撰写原则相矛盾。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临猗县志》特地在全书的上编设当代人物这样一  相似文献   

17.
作者针对第二轮修志提出三个"新",即理念新,内容新,编纂方法新。作者希望第二轮志书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志书的学术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实事求是记述原则,进行批判地继承,总结地创新。收集资料的过程要注重社会调查,将文献和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并将调查所得写成专题报告。成志稿前一定要写资料长编,志书从第二稿起要请人评议。编纂志稿还要讲究文采,恰当使用图表,适当增加注释的分量,注意人物的历史评价和收录范围。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著《史记》一百三十篇,绝大部分是写历史人物的。其中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当代的汉武帝,这三千年历史中较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百余个历史人物。历来学者多认为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称赞不已。司马迁是怎样把历史人物写好的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从历史文学的角度试作探讨。一突出历史人物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其不同的特点。人们日常分各种人物,习惯上是看特点。把握历史人物的特点,乃是写历史人物的基本要点。司马迁写历史人物,不是以主观框框去乱套,任意装扮历史人物,也不是为其开生老病死的清单,或填写其一生的履历表;而是按实际的人物特点去描写。他写张良就是明显的例子。司马迁一再记述和强调刘邦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  相似文献   

19.
写活社会精魂,增强志书教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化是地方志传统的重要功能。首轮新编地方志书在体现教化功能方面有所欠缺。第二轮志书应增强教化功能,建议增加社会篇幅,充实教化分量;抓住重点特点,写好社会风尚;突破体裁惯例,增加人物入志分量;注重人文精神,写活经济部类;挖掘、统筹涉及人的资料,写活志书的社会精魂;使志书成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地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爱家乡教育的生动教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动力。钱穆先生认为,司马迁《史记》之纪传体所以成功,乃因“历史上一切动力发生在人,人是历史的中心。历史的主脑。”(《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9页)我国正史和地方志一向重人物.旧志就有“一部志书半人物”之说——虽然有点夸张,但说明对人物的记述是十分重视的。旧志之所以如此重视人物,是因为入志人物有“矜其乡贤,垂范后人”的作用。新编志书继承了修志传统,所编志书都设有人物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