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知道沈从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西方伯乐”的马悦然先生,在沈从文先生逝世后三天,以《中国人,你可认得沈从文?》为题,发表了一篇表达自己扼腕之痛的悼念文章。马悦然先生是瑞典皇家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为了使沈从文得到他应有的世界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前些年他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甚至努力将沈从文作品译成瑞典文。译著在1988年8 月出版,可是沈先生却在5月去世了。上一年文学奖颁布时马悦然曾说:“等着看明年,我对明年最有希望。”然而沈先生等不到下一个十月就走了,中国失去了产生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机会。 到现在,沈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  相似文献   

2.
我与沈从文先生素昧平生,但有一段珍贵的回忆。那是1957年我在青岛海军部队当兵的时候,为沈先生转送过一封被误投到我们部队的信,有缘近距离见到沈先生一面,而在20多年后又受到他和沈夫人张兆和先生的关爱。1957年夏天,青岛市文登路6号一座小楼(后来知道是中央文化部休养所),住进了许多位文艺界名人。而相隔一条小道的西邻,门牌也是文登路6号,是我们司令部的战士营房。司令部机关在隔一条马路的南海路23号,我在机关保密室做文印打字员,住在机关,到战士营房吃大灶。每当开饭时,就隔墙看到住在相邻这座三层小楼里的名人们饭后到庭院散步。我一…  相似文献   

3.
我是因我的连襟挚友王[予予](xǜ,音序)结识沈先生的。那时王[予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工作,是沈先生完成4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得力助手。我不只一次和王[予予]一道去看沈先生。一次王[予予]带去了一幅长辕车图片,沈先生展开一看,立即说是假的,并指出假在何处。多次接触,我佩服沈先生渊博的学识。  相似文献   

4.
边城     
正看到这个标题,相信大家一定会不由自主想起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我想说,和沈先生笔下的湘西小城茶峒相比,我生活的这座小城,自有其韵味。虽然两座小城相隔万里,一个在大山深处,一个在塞外江南,但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都有着古老而朴实的民风,都怀抱着沧桑的历史和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识人缘于文     
我与李耀祖先生从未见过面,在李先生的诗集《七彩黑林河》出版发行座谈会上,第一次与先生晤面。李先生的诗文近百首,有不少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坎坷命运和生活历程。就像他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所  相似文献   

6.
林健 《福建文史》2001,(2):35-35
沈先生是一位慈祥、仁爱、诚实、勤劳的长者。沈先生的褚体书法得褚遂良之神髓,是千余年来发扬光大褚遂良书法艺术的第一人,他的颜体书法当今天下亦无出其右者。沈先生的为人品德与艺术成就,仰之弥高,是我终身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初读沈汉先生的《西方国家形态史》、《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以及《法国专制主义时期国家机构的变革》等著述已是几年前的事 ,当时即对其中有关法国绝对君主制时期督办官 (intendants,沈译为监督官 )制度的论述产生一系列疑问 1。三种著述几乎同时发表 ,影响不可谓不广 ,本以为会有一些好古敏求之士会就督办官制度问题提出一些不同意见 ,但不知何故 ,时至今日竟无人问津。因此 ,本文不揣浅陋 ,拟就沈先生有关督办官制度的某些论点作一分析评述 ,不妥之处 ,尚请沈先生及广大读者赐教。一、关于督办官制度演变史中的一些问…  相似文献   

8.
田永昌 《世纪》2023,(5):23-25
<正>20世纪60年代中,上海公开出版发行了诗歌集《红太阳照亮安源山》。全书绸布面烫金精装,版权页上注明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上海“文化革命”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发行,1968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这是“文革”中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第一本诗集。当年,我参与了这本书的组稿和编辑工作,也是诗集作者之一。诗集出版后,拿到了一本样书,至今置于书柜中,每每看到,不由忆起当年围绕这本书编辑出版的点滴。  相似文献   

9.
有句俗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看汉剧就属于典型的看热闹。两次看汉剧,都是受汉剧院王荔邀请,理由都是一个,沈虹光老师来了,请市政府领导陪同。我并不分管文化,但汉剧大师陈伯华先生住在我对门,涉及汉剧发展的一些事,找我比较方便。近十多年陈伯华先生一直住在医院,先生有信一般通过女儿陈晓华转交给我。  相似文献   

10.
说沈红茶     
我初次听见沈红茶这个名字时,心吸就有点亲缘-在听见沈红茶这个名字之前,我对沈红茶一无所知。这个名字有味道,色泽丰美且带旧气,但也不是刘伴侬,也不是周瘦鹃,没有鸳鸯蝴蝶。后来,我看到厂沈红茶的绘画,有花卉和山水。还看到了他的书法。看沈红茶的绘画,我不由得想起丰子恺的文章,或者说想起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文人的生活。那里有种醉香,淡淡,但不稀薄,回味之际还很山高水长。或者说厚。厚而不粘不滞,就有了境界,  相似文献   

11.
鲁迅──人民心中的丰碑舒晨难以忘却的日子鲁迅先生逝世,已经整整60个年头了!回忆我看到先生病逝的噩耗,还是在就读的中学阅览室的报纸上。因为从小学起,就在爱国、进步的语文老师刘子怡先生引导下读过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等杰出作品,看到先生对旧中国苦...  相似文献   

12.
在笔者的案头上,摆着两部精美厚重的《酾江诗草》(上下册),这是原梧州市卫生学校党支部书记苏宠惠先生送给我的。苏先生为什么送这部苏宗经著的诗集给笔者呢?说起来有一段因缘。2005年笔者赴玉林参加一个由文化时空研究会召开的研讨会,会后,参加会议的苏先生悉知笔者在广西图书馆工作,又都是玉林老乡,便主动找我联系,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日,读到傅光明先生写的《沈从文和萧乾:从师生到陌路》一文,心中愀然不已。两贤40年的挚谊,以生分为终,何等令人惋惜。不过掩卷有思,又添出一些不安,因为文中所述,有些异于我之所知,有些甚至悖于常理,当然更远离沈从文先生的为人风貌。我有缘晤识沈先生,早在40年代就曾得领教益;而于萧乾先生却惜乎无缘直接交往。不过,我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一头公野牦牛。”贡扎肯定地说道。在玛依岗日——藏北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我第一次看到野牦牛,内心激动、紧张。我对野牦牛知之甚少,据说激怒的公野牦牛力大无比,能够顶翻一辆越野车。  相似文献   

15.
《沈佺期诗集校注》注释商兑王友胜沈期诗历来无注,一九九一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连波、查洪德合著之《沈期诗集校注》(下称《校注》)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注释颇有注者会心独到之处,其筚路蓝缕之功尤当肯定。然而《校注》因属草创,又囿于注者之闻见,故而舛讹疏漏时...  相似文献   

16.
原中国俗文学会副会长路工先生因病于1996年10月25日在北京辞世,享年76岁。我和他交谊甚笃,他一生勤奋笔耕,著述颇多,出版过5本诗集,编著出版过10余本民间文学专著,他还喜好古典文学研究、摄影、文物收藏。几年前的一天,我去看望他,他拿出深藏三十多年的毛泽东批阅过的《红楼梦》抄录本给我翻读,我一页页仔细阅读,字里行间注入了毛泽东对红学研究的思想精华。我曾关切地询问这手抄本从何处抄来?毛泽东亲笔批阅那本《红楼梦》现在何处?路工对我说,他是1957年在康生家中偶尔翻阅到的,他说,毛泽东是用蓝笔批注在全书的前八十回…  相似文献   

17.
每一想起沈从文先生,伴随往事浮上心头的,是他那令人终生难忘的话:“人既必死,就当于生存时知所以生。” 写作课 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沈先生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景色以及他传奇般的生活历程,使我心驰神往,思慕不已,而有缘相识,则是我在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那时他在  相似文献   

18.
余云 《江淮文史》2009,(5):60-65
我第一次看到宋美龄的山水画作,是在台北友人寄来信件的邮票上,方寸之间,显示了山川之秀,给我印象很深。我第一次感到,宋美龄还会画画,蛮有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文泸先生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要有机会看到的,看过数篇,受益匪浅。2003年年底和2004年年初报刊多次登载了王文泸散文随笔《站在高原能看多远》出版发行的消息和评论,再次引起我对王文泸美文的向往。抽空去了几次新华书店均脱销。去年2月不经意间买到一本再版本,但因工作太忙,一直未读,直到9月才有一次去青南出差的机会,我特意将书装入工作包。  相似文献   

20.
粉碎“四人帮”后的一天,一家即将创刊的学杂志主编听说我与沈先生有过交往,于是就托我请沈先生为杂志题写刊名。不巧,老人病重住院,正在特别护理中,但仍托夫人转告我,待病愈之后,一定不辜负我的重托,把字写好。哪知道,此后不久我就接到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随即,如烟的往事,一幕幕的,像冲破闸门的洪水,展现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