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自力 《史学月刊》2003,(8):124-125
历史伟人毛泽东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其伟大功绩举世公认。但在他晚年 ,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毛泽东的成功与失误 ,正确与错误 ,固然有一定的历史机遇和历史性客观原因 ,但也与他的独特的治国理念与法制观有很大的联系。认真分析总结毛泽东法制思想的得失 ,无疑对研究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未来 ,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毛泽东晚年的法律思想作一探讨。一 实用主义的“工具论”法律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对法制建设还是比较重视的。在红色政权的建设中 ,他主持制定过…  相似文献   

2.
权力平等是毛泽东一生中追求的最高价值,尤其在晚年时期,他陷入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平等世界。而在平等中,他最关注的就是干群关系,为此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文就从他对干群矛盾的认识、实现平等的途径以及其局限性来作一阐述。研究毛泽东晚年的干群平等观,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为了改造中国现实社会,一生都在进行着伟大实践,其中有四次实践,即1919年构想“新村”并成立了“新民学会”;1958年倡导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发表《五七指示》;晚年则发动了普及大寨县运动。但由于忽视了客观条件,四次实践都遭到严重挫折,其经验教训是深刻的。毛泽东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4.
龙剑宇 《百年潮》2013,(1):36-42
在经历83年漫漫人生旅途后,毛泽东离人们而去,他没有把自己"还"给故乡韶山,但在1990年,他晚年用过的大部分物品又回到韶山故里。让人感慨的物品毛泽东晚年家居物品即1949年进入北京之后到1976年9月去世这27年间的家居物品,包括中南海的丰泽园、游泳池及其中的一切大小物件。它们最为完整、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相对稳定的家居生活和衣食住行的特点。日常起居所用物品,从居室到卧具、坐具、洗漱用品;衣物,包括衣服、鞋帽、床上用品;餐饮用具即杯、盘、碗、碟、勺、筷、烟具等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毛泽东伟大的一生中,湖北一直是他最关注、最喜爱的地方之一,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岁月,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他先后40余次来到湖北,来到武汉,在古老的荆楚大地上,写下了他政治生涯中一篇篇辉煌的乐章,也留下了领袖与人民之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科学法制发展思想充分体现在毛泽东法制思想形成、发展以及构建新中国法制过程中,甚至在毛泽东晚年的曲折斗争中,他仍然坚持科学法制发展思想。毛泽东科学法制发展思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贵在科学发展,难在科学发展,成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成就毛泽东伟大的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晚年怕死怕到了极点。他对医生,就像乖小孩对父母一样听话;而毛泽东越到晚年越是固执,即使身体不适,也不愿意看医生,说他就是"不信邪"  相似文献   

8.
陈辉 《百年潮》2006,(11):65-68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可以说是最受毛泽东重视的文学作品之一.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从青少年时代就对这部小说情有独钟,直到晚年还常读不厌.  相似文献   

9.
研究毛泽东与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关系,首先应关注毛泽东在建国后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环境,从他所处的环境出发,研究其探索建设道路的思想脉络。概括讲毛泽东在建国以后主要抓了三件大事,即:抓建设,使中国赢得大国地位,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观察出现了偏差,对国内政治状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对党内意见分歧的定性处理上出现了错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一生好学不倦,对政治经济和文史哲领域都发生过兴趣。但接触最早最多,又让他入迷的是文学,即使在井冈山和长征等戎马倥偬的岁月和垂暮的晚年,对文学一直情有独钟。从一本1984年版《毛泽东手书古诗词》的手抄墨迹,可见其对唐诗尤为酷爱。  相似文献   

11.
陈晋 《文史博览》2014,(6):18-19
据毛泽东晚年的图书管理员徐中远记录,毛泽东曾三次比较集中地索要笑话类书籍.第一次是1966年1月。他当时在武汉,让人从自己的藏书中找出北宋李防编的《笑林广记》、  相似文献   

12.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晚年一篇辉煌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也包含了他的政治和谐发展观。毛泽东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政治和谐发展观: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团结和睦;协调党派间的关系,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革命和反革命问题,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高度重视党内是非问题,保证党自身的团结;深化中国和外国关系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马超 《沧桑》2008,(1):123-124
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其晚年的重要外交思想,是在深刻剖析六十年代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以统一战线思想、中间地带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的,在我国的外交史以及外交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湖南文史》2011,(4):65-66
毛泽东晚年,想用提拔工人农民进入国家领导核心的办法,体现他的反修理想。山西农民陈永贵,当了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陕西纺织女工吴桂贤,经周恩来提名当选了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科干事王洪文,本来是张春桥引荐给毛泽东的,毛泽东却当面对张春桥说:王洪文做过工人,当过兵,  相似文献   

15.
小卫 《文史月刊》2006,(4):18-20
享有中共党内一支笔盛名的胡乔木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对阐述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做出了突出贡献。“文革”后,胡乔木又负责中国共产党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其中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做了客观的评价。那么,在胡乔木眼里,毛泽东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笔者根据《胡乔木传》编写整理出一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毛泽东在 2 0世纪 60年代发起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对于中国历史的向“左”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毛泽东开展社教运动 ,是以比较谨慎的态度开始的 ,但在毛泽东提出在全党宣讲两个十条后 ,阶级斗争被放到了第一位。而后刘少奇视察大江南北又提出了反右倾 ,使社教运动再升温。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毛泽东、刘少奇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使社教运动曲折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开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在探索的道路上,毛泽东最初主张的是圣贤救世,但在实践中,毛泽东逐步舍弃了圣贤救世的观念,转向了人民大众,认识到人民大众的联合是改变世界的真正动力。毛泽东的这一认识转变也促成了毛泽东舍弃非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开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在探索的道路上,毛泽东最初主张的是圣贤救世,但在实践中,毛泽东逐步舍弃了圣贤救世的观念,转向了人民大众,认识到人民大众的联合是改变世界的真正动力。毛泽东的这一认识转变也促成了毛泽东舍弃非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窦应泰 《文史博览》2005,(12):46-49
毛泽东的晚年,身体状况始终很好,直到1971年冬天以后。才逐渐染患了一些老年性疾病。到1972年春天,肺心症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经医疗小组的大力抢救后,不久即转危为安。不过,随着他下肢水肿的逐渐消退,浑身又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消瘦。值得庆幸的是,冬天的那场大病并没有让这位伟人的神智受到任何影响,尽管病后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可是他的头脑思维依然清晰如常。只是体力越来越不如病前,从前喜欢散步的毛泽东,病后最多只能在室内行走,而且每一次行走必须要有护士们搀扶,散步的时间无论长短,都会发生剧烈的气喘。  相似文献   

20.
张伟然  李锋 《中华遗产》2014,(11):66-75
湘江,因毛泽东的诗词以及他晚年横渡湘江的壮举而大著于世。但这条自南而北流经湖南全境的河流,对湖南而言,却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它与其汇入的洞庭湖,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带来了独树一帜的湖湘文化,并影响了湖南人既保守又开放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