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意愿 《南方文物》2011,(4):109-115
以莫维斯线为焦点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已有九十年的历程。本文从中国旧石器早期工业特点的探索、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讨论和区域性特点成因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思考,对手斧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石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石片。尝试回顾学术界对于石叶的定义,认为将石叶定义简化为长宽比2∶1的特殊石片是一种有区分度、便利于实际操作的客观分类标准,但这一名称不应包括技术和方法内涵。在研究石制品组合时,对于石叶的生产方法、技术特征要予以更细致的关注,判断其是否为有意为之或是偶然产生,其具体操作链为何。同时介绍了不同石叶的生产方法、技术特征,强调了在操作链理念指导下,模拟打制实验和拼合研究在石器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文元 《丝绸之路》2010,(13):15-18
<正>"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陆路通道的总称,它以丝绸贸易为媒介,进而成为联系亚洲、欧洲乃至非洲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分东、中、西三段,其中东段均经甘肃,直线距离为17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4.
刘朔 《文物世界》2014,(3):55-57
<正>一、宗教祭祀与高官墓葬——晋阳遗存在史料记载中,晋阳古城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97年。而早在公元前248年,秦设置太原郡时,治所便已在晋阳;西晋时扩展筑晋阳城;公元386年,北魏占领晋阳作为并州郡治所;后作为东魏霸府,继而成为北齐别都,并增设龙山县。隋末李渊父子起兵晋阳,建立唐朝,晋阳与当时的长安、洛阳并称为"盛唐三京"。北宋初年的公元979年,晋阳城因遭受战火而被焚淹,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和20世纪初,史前研究的先驱对石器时代的划分大体是根据河流阶地和洞穴遗址地层中出土的石制品式样。旧石器时代早年被定义为由含石核砍斫器或大型两面器的组合所构成,旧石器时代中期以石片工业和勒瓦娄哇技术为特点,而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以石叶组合来判断。几何形细石器和磨制石器技术分别代表冰后期的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  相似文献   

6.
张涛 《黑龙江史志》2012,(19):44-45
女真族历史不长,流动性使其文化积累少,无完整体系、悠久的源流和严格的师承关系,不象汉族有着沉重的、传统的包袱,故其无严密的文化栅栏,对异族文化博采兼纳.女真与突原、高句丽、契丹等有过较长时间的实际往来,又与渤海、西夏、宋、蒙古等相互往来,多元文化使女真文化得到了丰富的滋养.  相似文献   

7.
试论唐代吐蕃与西北各族的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略西北地区和统治被征服地区民族的过程中,吐蕃与西北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过密切的交往。西北各族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曾经影响到吐蕃文化,佛教传入吐蕃也有西北各族的贡献;同样,吐蕃文化也长久地影响到了西北各族,主要表现在文字、服饰、艺术等方面。吐蕃与西北各族的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各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丰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改变自然与人文面貌的中外植物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植物文化交流改变了各国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风土民习,改变了周围的一切,使远隔千山万水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拉近了、融合了。从这一视角看,植物文化交流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改变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晓青 《文博》2010,(3):17-22
甘肃与新疆、内蒙、宁夏和陕西北部等地区接壤,沿着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向西前进,历来是沟通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通道。在距今4000年左右直至汉代,甘肃地区一直呈现出与不同文化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现象,使甘肃本土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为汉代以后东西方之间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日交流过程中,辽宁地区因特殊的地缘、历史、政治等因素,与日本的交往也较为特殊和密切。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上古至隋唐时期的辽宁地区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历史,希望通过对文化交流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进一步解读,推动辽宁与日本在文化、社会、经贸上的交流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在中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如果把中日文化交流分成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大时代,那么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出现了三次高潮,每次高潮时期双方的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探讨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特点,分析它对中日两国文化思想的进步产生的影响以及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卡约文化是青海境内的一支土著青铜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同时代的其他文化有着广泛交流和联系,影响并吸收了其他青铜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陶器特点.卡约文化陶器风格主要承袭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陶器风格,延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原地区形成的以盛食器为主的礼制系统.由于卡约文化地处北方草原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及西南文化圈的交汇区,所以卡约文化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0多年来,方志代代编纂从未间断,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独有的文化现象。志书记载中华民族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所记内容的具有广泛性、独有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其特殊性就在于他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特殊的生存方式.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及其空间分布关系的发掘与研究,探讨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所占有的食物和生活资源的种类及获得的方法和途径,其活动区域的大小及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以及与其它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①.而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古人类的适应生存方式大不相同,因此东、西方于更新世时代在文化和人类适应生存方式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别,对这种东西方旧石器文化之间、区域文化传统的成因和传统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是由北京大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东亚地区在全球化大潮之下,如何理性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效应对外来挑战,把握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促进东亚国家的文化交往与文化繁荣。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国际关系与东亚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东亚文化建设、“东亚意识”与华人社会文化倾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金子暄 《丝绸之路》2013,(8):101-102
中日建交之后,影视的传播与交流对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已成为许多人了解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作为影视作品的主要载体,电视适时为各国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30年来,日本的娱乐产业和大众偶像在电视屏幕前,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了解日本人性格的方方面面、日本社会的点点滴滴的同时,也渐渐受到日本人在价值观、审美观方面的影响。通过影视文化,日本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宣传机器。而深受其影响的中国不能迷失自我,要清楚地在对话中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8.
渤海国从建国伊始,便积极从事对外、特别是与唐廷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其政治体制的成熟和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渤海国热心于对外文化交流的动因,最初是出于藩国本身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并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唐廷和日本文化的不同摄取方式.渤海国对盛唐文化全盘吸收,使用的是拷贝式的摄取方式;而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则是同一文化圈内各子文化系统之间的借鉴式交流.文章还就渤海国在政治实体消亡后,灿烂辉煌的渤海文化几乎顷刻淹灭的文化发展史之迷,作了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19.
贡乾坤 《东南文化》2024,(1):102-113
通过对青铜时代早期中原地区的新砦、二里头文化与同期环太湖东南沿海地区的马桥文化陶器的比较分析,可知二者间早在新砦文化时就已存在较为密切的交流。两地间的交流基本上以马桥文化吸收来自中原地区的先进因素为主。马桥文化早期大致相当于新砦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阶段,马桥文化早期与中期之交大体处于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内。从考古学的角度,印证了历代相关文献对大禹或与大禹有关传说事迹在江浙一带的记载,说明在夏代早期阶段,夏族人群已经影响到环太湖东南沿海一带,并与当地先民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黄维 《四川文物》2020,(4):101-109
云南滇池地区与境外古文化曾有接触,但这种接触的具体路径还不明晰。目前大致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北方草原经"半月形边地文化传播带"南下,其二是经印度、缅甸至云南的南方丝绸之路。对于这两种路线,历来有较多争议,很早就有学者认为,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由北方丝绸之路来承担,但要将这条路线连接起来,还缺乏较为系统的证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考查了从云南至甘肃、陕西、新疆和欧亚草原地带、中亚、西亚等地的金属器物。文物证据表明,青铜时代的滇文化通过北方欧亚草原地带,与中亚、西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交往,一些金属器不仅表现出相似的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而且有的器物造型几乎相同。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滇文化的诸多金属器,就其制作技术、艺术风格来说,是通过北方草原经"半月形边地文化传播带"与中亚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