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益阳市赫山区枇杷树山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98座,其中92座墓葬根据随葬器物断定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群距楚秦时期益阳县治所在兔子山遗址约1.5公里,是一处以埋葬平民为主的墓地,应是当时生活在县城附近中下层居民的归宿之地。枇杷树山墓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楚秦时期益阳历史及楚、秦、汉文化的过渡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2011年6~7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北丹江口市八腊庙墓群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23座,其中东周墓18座、唐墓2座、明清墓3座。东周墓主要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器物有以鬲、盂、罐为主的日常生活用品组合,墓葬时代约在春秋中、晚期,以鼎、敦、壶为主的仿青铜礼器组合,墓葬时代为战国中晚期。本次发掘为探讨丹江口库区楚文化以及该地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3.
刘春迎  葛奇峰  王三营 《华夏考古》2013,(1):3-13,148,153
为配合三峡库区建设,2003年3至5月,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受重庆市三峡文物管理办公室委托,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新乡镇寨子村的嘴嘴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8座,其中土坑竖穴墓6座,砖石墓2座。发掘的墓葬从战国延续到东汉,保存相对较好,形制基本完整,并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文物,为研究当地的墓葬演变规律和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7日~26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战国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墓葬15座,出土器物13件,对研究北京地区战国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以及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德文  秦让平  汪欣  邓刚  杨亚宁 《考古》2012,(5):29-40,98,106,109
2010年4月发掘的白鹭洲战国墓M566为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墓主为女性。墓葬中出土一椁三重棺,以及铜器、仿铜陶礼器、漆木器及玉器等随葬品。墓主身份应不低于大夫级,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此墓葬的发掘丰富了战国时期皖西地区楚墓的研究资料,对研究安徽地区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3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三幢住宅楼工程区内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葬52座,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为郑州地区战国中、晚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安徽淮南毛集胡台孜M1是一座战国晚期的中大型楚墓,位于楚国晚期都城寿春城西北约12公里,在淮河以北,是目前寿县周围首次在淮河北岸发现的楚国贵族墓葬。墓葬形制、棺椁结构清楚,墓道两侧放置矛和盾牌的习俗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8.
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在三峡库区重庆忠县崖脚墓地D区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中、晚期楚文化墓葬。这是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发现的分布位置最偏西的楚墓。这批墓葬规模较大,文化因素较单纯,为研究战国中、晚期楚的疆域、楚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1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在郑州市南阳路家世界购物广场工程区发掘一批战国墓葬,出土大量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其年代为战国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
跑马岗战国墓群位于常德市鼎城区白鹤山乡,处沅水流域和澧水流域交汇处的低岗上。1999年冬首次集中清理了38座战国楚墓,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其次为铜器和漆木器,是一批极有研究价值的楚化资料。  相似文献   

11.
河北正定县吴兴墓地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祥  蔡强  于俊玉  柏艺萌  尚晓波  万雄飞 《考古》2012,(6):3-13,98,102
吴兴墓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安镇吴兴村,距正定县城15公里。京广铁路在墓地东南2.5公里处南北向穿过,滹沱河在墓地南12公里处自西向东流,地势平坦(图一)。2006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朝阳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1999~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丰都县汇南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墓葬13座,从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看,墓葬时代为汉代至六朝时期。  相似文献   

13.
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丰都县汇南墓群会仙堡、祠堂堡、水井湾、吊脚崖4个发掘点共发掘墓葬33座,墓葬形制分为土坑墓、土坑—砖室复合结构墓和砖室墓三类.出土器物丰富,主要有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以及少量银器和玉石器,另外还出土了大量铜钱.墓葬时代大体可分为西汉、新莽、东汉和六朝4个时期.各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有所不同,其中土坑墓的年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土坑—砖室复合结构墓的年代为东汉早期,砖室墓的年代从东汉至六朝.  相似文献   

14.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许昌市文物工作队于2006年4月至11月对长葛山孔遗址进行发掘,发现战国时期的井、灰坑等,汉代的残房基、井和墓等,唐代的沟、窑和墓葬,宋代的路、沟、灰坑、墓等遗迹。  相似文献   

15.
蔡波涛  陈代玉 《东南文化》2023,(3):90-99+2+201-202
2019年3—7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寿县古城西南部的南朱家大圩墓群进行发掘,共计清理战国至汉代时期墓葬61座。部分战国早期墓葬出土成组的原始瓷、印纹硬陶器等较为典型的越文化因素器物,为研究蔡与越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下蔡城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而战国晚期小型墓葬的发现也充实了寿春城遗址墓地布局的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16.
邯郸城区唐代墓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至1999年间,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为配合城市建设,对邯郸城内4个地点所发现的23座唐代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这批墓葬均为小型唐墓,且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形制多样的墓室结构、众多的随葬品,对于研究唐代墓葬分期、丧葬制度及邯郸历史、城区变化,仍不失为一批难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重庆市丰都县汇南墓群加油站梁子和钟姑娘梁子发掘墓葬23座,其中西汉至新莽时期土坑墓9座、瓦棺葬墓1座、东汉时期土坑─砖室复合结构墓2座、东汉至六朝时期砖室墓6座。墓葬分布密集,有打破关系的墓葬共8座。出土器物以陶、瓷器为主,其次为铜、铁器,还出土了丰富的钱币。JM2出土的铜摇钱树干上有一尊佛像,为研究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0年8月,许昌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本建设在许昌市仓库路发掘战国、汉代墓葬58座,出土陶、铜、铁器199件,为研究许昌地区战国、汉代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州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三峡库区梁上墓群进行考古发掘.该墓群主要是西汉到南朝时期的石室墓和土坑墓,出土各类文物60件.其中M1、M2、M3、M5、M8可能同属一个家族.为研究长江流域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李惠利中学明代墓群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上海市李惠利中学发掘一处明代墓地,墓葬排列形式独特,随葬文物134件,器物材质多样,造型灵动写实,工艺水平精湛,是研究上海地区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