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向华 《南京史志》2010,(10):16-16
今天,儿子一放学就对我说:"今天差点你就被老师请去了。"我说:"为什么呢?"儿子说:"因为上操时我和同学嬉闹,老师过来批评,我就反驳说,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只批评我呢。老师很生气,上完操把我叫到办公室继续骂。我一看势头不对,赶忙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  相似文献   

2.
谯慧 《收藏家》2012,(12):69-72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期"滇密"阿咤力教崇拜的主要圣像。阿嵯耶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圣",意为"圣"观音。又因多产于大理国时期,也称"大理观音"、或者"云南观音"、甚至称"建国观世音"。这类观音成为滇密中比较有特色的观音。南诏、大理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印度、缅甸的交通要道,佛教随之传入境内,内地传入汉传佛教、西藏传入藏传佛教、东南亚传入上座部佛教,形成了各派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官员要想颠倒黑白地拿"国际惯例"来忽悠,还得增加一点技术含量7月9日,厦门副市长臧杰斌先生在厦门市"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经验交流会"上,报告他的"德国考察成果"时说——“德国那个普通老百姓啊,要上这个互联网。非常非常难!……很多人攻击说我们大陆啊,我们政府啊,对新闻封锁,对意识形态管得太严,其实不是这样,西方人对这个意识形态,对这种新新媒体,它的管理远远超过我们。  相似文献   

4.
阿乐山上有个响水泉,它是怎样来的呢? 传说在很多年以前,天大旱,阿乐山上,天大早,阿乐山一L所有的塘子都千得底朝夫,牛马全渴死了,人们只好用竹筒从十里路外提水吃。山上有一个大奴隶主,名字叫阿里黑,阿乐山上的山林、土地、牛羊和所有的阿细人,都属他家所有。看到天早,阿里黑就派奴隶阿里泼和阿里膜夫妇领着所有的奴隶,在山上打  相似文献   

5.
范承祚 《纵横》2014,(5):61-64
笔者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派往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驻阿使馆人员之一,几十年间,一直是中阿关系的亲历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今天,笔者拟对中阿关系的发展历史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6.
中州路遇(上)高扬母亲的病日渐垂危了,她自己知道将不久于人世。一天,我站在病榻前,俯下身去,聆听着母亲那极其微弱而又断断续续的话语:"报恩哪……找到他们……给他们……磕头……"母亲说的"他们"是半个世纪前,在一片古老的土地上,邂逅而遇的中州父老。19...  相似文献   

7.
幽静央宗寺     
央宗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中坝藏族乡牙脑村的夏隆坚巴沟。央宗又叫班摩曲宗,藏语的意思是山沟中险峻的圣地。乐都的央宗与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兴海县的知嘎尔贝宗、平安县的夏哇日宗齐名,为"安多四宗"之一,藏语称"普拉央宗静房",是历史上藏传佛教僧人静修而出名的地方。乐都央宗确实是静修的绝妙圣地。  相似文献   

8.
杨晓宇  逄洁冰 《神州》2012,(17):142-143
词缀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汉语中流传至今的典型词缀主要有"老"、"阿"、"子"、"儿"、"头"、"第"等,我们虽然对这些词缀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它们何时形成的,如何发展的,及其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并不熟悉。本文从语言史的角度探讨了"老"字的演变和发展,使我们对词缀"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一节公开课     
正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要当着全校老师的面给我们上节公开课,可正是到了把我们拉出来"溜一溜"的时候了……那是周一的上午,数学老师一大早就走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老师还没有说完,同学们便早已交头接耳,有的说是不是要春游了,有的说是不是要发奖品……不过,老师说的可令我们大吃一惊,"好消息是我们要在全校老师包括校长前上一堂  相似文献   

10.
换沙锅一天,阿格登巴听说有个老财要路过他放牧的地方,就撮了一大堆沙子,把干柴架在沙子上,生起大火,烧了一沙锅水。阿格登巴刚把锅里的水烧开,老财骑着大骡子走来了。阿格登巴连忙把柴火远远丢开,只剩下一堆爆热的沙子。那沙锅放在爆热的沙子上,开水仍旧沸腾翻滚。老财走到跟前一看,觉得奇怪,问阿格登巴道:“阿格登巴,怎么沙锅下面没火,水会沸腾呢?”阿格登巴慢条斯理地答道:“老爷,这有什么奇  相似文献   

11.
尧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五帝之一,开人类文明之先河。尧王的出生地在哪里,据笔者考证,尧王故里在绛县证据充分。史志记载,多处印证1《、纲鉴》载“: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阿《:辞海》以“大的丘陵”释之。三阿即三座高大的丘陵。绛县尧寓村南面的三座大丘陵,称东  相似文献   

12.
一、"大国一致"规则 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也是大国利益的角逐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则是大国间相互较量、相互制衡的工具。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的使用问题上,中国是相当谨慎的,但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却是原则性极强,可以说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的"否决权"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最早认识南昌这个城市,源自高中语文课本里那篇一辞一句都唯美得不像话的《滕王格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直到今天,念起这几句话来,都会在心里生出些奇特念想来,恐怕,南昌之美,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14.
高邮是汉代古县。 "一首邮之歌,从古唱到今"。古代高邮的行政级别曾屡有变化,或县或郡,或军或府,或路或州,但其基本的地域名称很少发生变化。但是,这样的看法近来受到了质疑。认为高邮两汉至晋为平阿(或三阿),其始作俑者便是《高邮州志》。查高邮档案局现存最早的方志雍正《高邮州志》,其卷之一历代沿革称:  相似文献   

15.
喀拉峻草原     
肖梅 《丝绸之路》2014,(21):16-17
今天是我们出发的第三天,车在特克斯县平坦的公路上行驶,我们的热情不减,依然兴奋得像个孩子。朋友既是司机又兼向导,每天的行程由他告诉我们。而今天我们要去喀拉峻草原,也叫五色花草原。我从资料上得知:喀拉峻草原距县城约30公里,海拔2000~3600米。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喀拉峻"系哈萨克语,意为"黑色莽原"。  相似文献   

16.
刘林 《贵阳文史》2012,(4):40-40
"夜郎自大"与"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这两个成语,许多人知道了贵州。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贵州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这两个词上。那事实究竟如何,是名副其实还是躺着中枪呢?  相似文献   

17.
唐瑗  刘奕 《贵阳文史》2011,(2):46-47,50
回首往事,历史总让人产生"遗踪何在,一池萍碎"的感叹和无奈。曾经在贵阳城中繁华一时的唐家花园早已淹没在今天熙攘的街道巷陌之中,只有有心的人还记得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有着十四代传人的上层人家;只有唐家后人们还记得那些残缺不全、如梦一般的家族旧事……  相似文献   

18.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09,(19):42-43
这是一个有关英雄民族的传奇,更是柯尔克孜人寻找祖先身影和声音的传奇。“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故事,不唱完它怎么能行呢……大地经过多少变迁,河谷干涸变成荒原,荒滩变成湖泊,湖泊又变成桑田……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雄狮玛纳斯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柯尔克孜人热爱草原、热爱他们的英雄史诗《玛纳斯》。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2014,(8):72-77
"流放",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一个永不消逝的标签,也包含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它讲述了欧洲殖民者的侵略和扩张、长途跋涉的航海旅行、严酷的生存环境……故事里的流放者不仅有犯人,也包括为了生活或财富而自我流放的自由人。他们背井离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时至今天,澳洲境内与流放犯人有关的遗址达3000多处,几乎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各个角落。2010年,11处最具代表性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5处位于塔斯马尼亚州。现在,这些遗址既是供人参观的"博物馆",也是过去那段暗黑时光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冯小燕 《丝绸之路》2009,(21):37-39
最早知道扬州很美,是从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名句里……诗词中的扬州清丽雅秀、风情无限。历史上的扬州曾是江南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最奢靡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