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斐  沙润  周年兴 《人文地理》2002,17(1):93-96
苏南水乡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景观。该建筑景观的独特性体现在:顺应水势的空间布局;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建筑环境;简远清秀的建筑风格。然而,近年来,苏南许多水乡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水乡村镇不断扩张,在实际建设中又缺乏长远的、综合的规划,从而造成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景观面临困境。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趋同现象也导致了村镇传统建筑景观多元化的丧失。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分析了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特征形成的文化背景,初步探讨了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继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原则(保护与人们生活的改善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对传统建筑景观分等定级的原则;积极保护与有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进而提出文化发展观,倡导创造有苏南水乡特色的绿色田园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2.
赵可塑  韩冬 《风景名胜》2021,(2):0285-0287
乡村景观是与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它具有生产、社会、生态、文化、审美功能和谐统一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深入,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乡村景观的功能逐渐丧失,对乡村整体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给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表现在迅速消失的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态等形式 , 在此基础上分析桂北地区传统村落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规律背后的罪魁祸首 , 同时在国外的研究样本的基础上 , 探察对乡村自然环境形成过程主要的影响因素 , 对桂北地区乡村建设的逻辑进行调整。最后,探讨桂北乡村实体环境的价值转型与保护措施,并对桂北传统乡村实体环境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史角度看乾隆年间天山北麓的农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新疆屯田史、农业开发史和自然环境变迁的基础上,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集中探讨了乾隆年间天山北麓农业开发活动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本文主体内容的第一部分概括天山北麓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和大规模农业开发以前天山北麓的游牧文化景观,这是理解乾隆年间人与环境互动的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引用丰富的历史记载,细致而微地呈现了乾隆年间迁移而来的农耕民族如何看待这片土地、农业耕种如何从无到有、由内地带来的农业耕作制度和技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等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最后,复原了乾隆六十年(1795)天山北麓的地理景观,总结指出乾隆年间天山北麓地理景观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出现的农业聚落和绿洲农业景观),迁移而来的屯兵、户民和天山北麓的自然环境共同造就了乾隆末年天山北麓的地理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渭金 《华夏考古》2002,38(1):28-32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 ,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将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史前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 ,研究史前文化除应注重考古遗迹、遗物外 ,对当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古自然环境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 ,除采集了动植物遗存并作了科学鉴定外 ,同时还做了地层植物孢粉采样鉴定 ,从而为科学地复原河姆渡先民生活时期的古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本文在已有的文化内涵及自然环境研究基础上 ,试图对河姆渡先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  相似文献   

5.
漳河是海河水系重要的支流。历史时期,在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漳河平原段具有易淤、易决与易徙等特征。本文以明清(1368-1911年)为研究时段,对漳河的变迁过程进行了尽可能具体、详细的复原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漳河变迁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修琦  牟神州 《人文地理》2005,20(4):110-113
在人类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承认自然环境限制作用,强调在此前提下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去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现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东 《风景名胜》2021,(5):0007-0007
在城市化建设日益加速的背景下,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相应地,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所提出的要求也在持续性地提高,从而有效地推进了绿化施工项目及其养护方面的技术,并使其日趋完善与优化。在现实施工时,理应关注到绿化施工现实状况以及项目的特征,及时地优化设计的方案内容,尽可能全面、多个视角地展开绿化施工项目的养护,切实地提升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实效性,无论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凸显出景观园林所理应具备的绿化效果。基于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展开相关的课题探究。  相似文献   

8.
沙田是珠江三角洲流域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是当地先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典型文化景观,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研究发现,沙田文化景观在看似统一的地理区域中,形成发展为具有可识别性的、差异化的动态结构。其文化价值可经由环境基底、聚落肌理、居祠结构、建筑特征、农业资源5个主要景观要素承载。沙田文化景观从宏观到微观,在空间结构、空间模式、空间要素方面价值突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社会与文化的关联性,并构成连续的空间与时间连接。空间结构层面的价值与区域环境相关联、空间模式层面的价值与内部系统相衔接、空间要素的价值与具体景观要素相对应,三者综合反映了沙田景观的多维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自然环境与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历史文化城镇的形象构成有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考虑自然环境特点的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应遵循尊重和顺应自然的亲和原则,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性原则,以及将城镇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统一考虑的整体性原则。同时要高度关注自然环境在城镇理念形象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在城镇视觉形象设计中,要注重城乡景观协调的整体效果,反映其田园山水城镇特色;注重三维景观效果;注重视觉体验的心理特点分析,组织景观层次系列;注重对城镇建筑色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旧志中的城市地图,是古籍记载地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在复原古代城市历史面貌中,古城图是准确复原城市区位的重要文献,是系统认识城市整体自然环境的可靠史证,是研究城市形制、境域变迁的重要依据,是考订城市布局及道路变迁的基础资料。因此,旧志中的古城图在研究城市历史变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海老城厢城市景观演变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分析了主导这一过程的驱动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人为侵占与河浜自然属性的交互作用下,"因浜成路"一直是上海老城厢独具特色的城市扩展方式;19世纪下半叶,传统的环境基础加上西方公共卫生观念的介入,使原来民间层面上的"因浜成路"发展为官方主导下的"填浜筑路",主干河浜消亡的速度骤然加快。这虽然局部改善了老城厢的市容与卫生状况,却对整体的水网生态和后来的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恰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间的耦合关系和互动尺度做出了注解,因而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Lane Cove River drains an established urbanised catchment and is impacted by urban runoff, point sources of pollution from sewer overflows and leachate from a refuse tip. The Sydney Water Board conducted a three yea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rogramme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pollution. The findings are presented and the impact of urbanisation evaluated by comparing water quality in urban and non-urban catchments. Water quality in a near-pristine control creek was consistently better than the urban catchment in all weather conditions. During wet weather, water quality in urban creeks deteriorated significantly, although the control creek generally remained in a near-pristine condition. Poor water quality in urbanised reaches of the catchment has degraded the aquatic ecosystem, encouraged and sustained weed infestation of the riparian environment and restricted recreational use of the river.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首发之地——上海作为研究对象,以开埠后租界城市空间扩展的微观过程为视角,系统探讨其河浜资源利用与相关环境变迁的内在机制与驱动力,并对深层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从城市建立的初期开始,租界工部局就仅出于实用目的对自然河浜的排水功能加以利用,以私人化的地产分布、地产开发需求以及马路的拓建规划为基本导向,对河浜进行无序填没和管道化改造,而忽略了方格状感潮河网的环境脆弱性以及河浜除排水以外的其他生态功能。这种受城市空间扩展自然驱动的河浜利用方式,导致了严重的河浜形态破碎与功能紊乱,成为近代以来上海地区黑臭河道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制度根源主要在于:租界直接承袭了19世纪英国城市环境改造理念,并受到自治市制度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Data from a number of countries show much higher mortality rates in urban than in rural area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urban-rural mortality differential in the death registration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890 and 1900. Before proceeding with the analysis, the data are evaluated and we determine that the data used for the 1900 analysis are more complete than data used in other analyses for the same date. An attempt is made to correct for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1890 data. When the urban and rural mortality levels are examined for individual states at both dates, urban mortality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rural mortality. However, there is variability across states in urban mortality levels, rural mortality levels, and the urban-rural mortality differences. In general, the urban-rural mortality difference is larger in 1890 than in 1900. When the urban-rural mortality differences are examined in terms of the causes of death which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ial, we conclude that higher urban mortality rates are generally attributable to a few diseases—tuberculosis, diarrheal diseases and several other communicable diseases—the transmission of which depend heavily on close human contact or contam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道路是城市生态空间的一部分,兼具自然和人文空间的生态功能。近代上海开埠后,新型道路的修筑引发了城市公共空间生态环境的转变。本文通过选取近代上海道路交通发展的一个阶段,力图展现在上海近现代城市道路的出现与发展过程中,与城市道路相关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因这种变化导致的近代市民城市文明的形成,进而达到揭示城市道路与城市社会生态之间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Julfar was a major port town of the Persian Gulf during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 AD. A possession of the Hormuzi empire, it was a lucrative source of taxes and pearls, and a port of trade for northern Oman, tapping into maritime trading networks connecting the Middle East with Africa, India,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The site is found north of modern Ras Al-Khaimah, UAE. Julfar Al-Nudud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to be a late suburb of an urban core, Julfar Al-Mataf, and is located on a creek opposite the latter. However, excavations in 2010 indicated that Al-Nudud was part of the original urban core, which had grown up on either side of the creek. Moreover, re-examination of previous work in Al-Mataf, where a large mosque and fortification were excavated (by British and French teams), shows that the two areas followed different trajectories. Significant occupation in Al-Nudud and southern Al-Mataf (revealed by previous Japanese excavations) ended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while use of the mosque and fort in central Al-Mataf continued in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lbeit discontinuously. A revised concordance of the phases derived from the work of various archaeological teams is therefo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European decadence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its manifestations in French literary production in the period between 1860 and 1900. It argues that decadence was not a historical reality, but a cultural myth, that gave expression to a new, specifically urban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first thematized in Baudelaire's poetry and prose work. It further claims that this concept continues to have important contemporary relevance in the form of debates about the “second modernity” and the new “cosmopolitanism.”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城市空间三要素入手,以城市道路为基础,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用地记载为参考坐标,以10年为一时间断面,复原近代上海法租界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开埠以后上海法租界地区的城市空间扩展,呈现跳跃式拓展的空间特征。在法租界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道路的修筑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因,其中,作为城市区域中轴线的道路充分发挥了牵引作用。在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是其关键所在,而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为城市空间扩展最根本的驱动力。另外,研究证明,近代上海城市空间扩展与租界扩展并不吻合,而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GIS技术构建网格体系,处理三份近代实测海图汇编资料,重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徐六泾口-吴淞口)1861-1953年期间的冲淤强度及其分布,基本理清了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现代观测制度确立前研究区内河槽冲淤状况及变化过程,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南支处于强烈冲刷阶段,至20世纪中期冲淤大体平衡而略有淤积;其中≤3m和≥10m水域的冲淤变化状况最为明显。今南支航道体系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自然冲淤基础上进行人工整治的产物。在重建冲淤状况的基础上,对崇明县城南侧扁担沙——南丰沙的变迁过程进行重建,以此为例探讨了典型河槽断面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1900-1949年间,在沱江流域糖品流动过程中,既有期货及现货交易形式的并存,又有"蔗糖评价制度"及"食糖专卖政策"的制度安排。从销售区域及比例来看,该流域糖品主要供给区域外市场,且以川省市场为主。就糖品流动所带来的影响及政府对糖品流动干预所产生的后果而言,这一时期的蔗糖经济呈现出发展与危机并存的"悖论型"增长模式:发展的一面是糖品不仅与其他商品形成对流,优化了区域贸易格局,而且在其流动过程中也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进步;危机的一面是销售格局的不利影响持续扩大以及抗战时期政府对糖品交易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蔗农与糖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蔗乡社会处于失序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