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我国,这是历史颇为悠久的不良的社会风气。领袖欣赏曹操,就有文人摇笔为曹操翻案,媒体也闻风而动,声势铺天盖地。然而,现在的京剧舞台上或人们一提到曹操,似乎还是"白脸一奸臣",奈何!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周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早于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古蜀王国的先民可能由周边山地迁入,后来在成都平原建立了国家。三星堆二号器物坑出土了一批与山崇拜有关的遗物,反映了古蜀王国山崇拜的存在。鱼凫"田于湔山,忽得仙道",杜宇"升西山隐焉",都意味着其亡灵返回其起源地或早期居住地,从而揭示了古蜀人立祠祭山就是祭祀祖先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14,(11):94-94
正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岁稍长,可以被称作"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八岁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岁,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作"束发"。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东亚历史思维与史论传统中国史学传统源远流长,与欧洲史学双峰并峙,东西辉映,其中最能彰显东亚文化与东亚思维特质者,莫过于悠久之史论传统。从公元前841年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记录,绵延数千年而从未断裂。中国史家述"事"以求"理",沿波以讨源,诚如章学诚所说:"述事而理以照焉,言理而事以范焉"。~(2)中国历史叙述力求"理"、"事"圆融,在"价值"脉络中深思并提炼史实中潜藏之意义或史实所彰显之意义。饶宗颐先生曰:"史家之尚论史事,贵能据德以衡史,绝不可循史以迁德。"~(3)数千年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4,(2)
<正>一做中国学问,文献学是其基础。"文献学"一词源于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的"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又在《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当代文献学大家张舜徽先生在谈到中国文献学时,总结历史,阐明近义,对中国文献学做了很好的表述,他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  相似文献   

6.
正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岁稍长,可以称做"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八岁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岁,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做"束发"。  相似文献   

7.
本源站     
古代年龄段的别称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岁稍长,可以称作"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8.
吴飞 《炎黄春秋》2015,(3):90-93
从设诽谤之木到百家争鸣据古书《古今注》记载,尧曾经"设诽谤之木"。这种木制品是用一根横木交叉在柱头上,"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既可以在上面书写对政府的意见,又可作为路标。远古传说,尧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曾设置了木鼓。谁有建议或不满,可以击鼓示意。到舜的时候,这种以诽谤之木采纳意见的方式,形成了政治制度。舜设有专司通信的官。司马迁的《史记》说,舜曾设置22名"纳言"的官,"明通四方耳目"。这些官员"夙夜出入",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  相似文献   

9.
上博九《成王为城濮之行》简2"王归,客于子文",李守奎、白显凤先生以"王归客于子文"作一句读,甚是,但"归"当读为"馈","客"当读为"赂","王馈赂于子文",谓楚成王赠送物品给子文;《邦人不称》简2b"■天之女","■"当读为"激发"之"发","女"当读为"怒","■天之女",谓激发了上天的愤怒;《邦人不称》简2b"要王于随寺","寺"当读为"畤","随畤"当为曾侯在都城随附近设立的祭祀上帝的地方;《邦人不称》简7b"兀千君,■可它","兀"当读为"扤","千"当读为"仁","■"当读为"焉","它"当为"也"字之误;"扤仁君,焉可也",谓动摇了楚惠王这个仁君的地位,怎么可以呢?  相似文献   

10.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视"河""山"为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之间的"间隔地带"的观念。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以"河""山"来间隔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的观念。梳理这一观念,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不到黄泉不相见"的"黄泉",到泰山脚下的"奈河"和汉墓中的"冥河",一直到"送瘟船"祭祀活动中的"地河",可见一脉相承的痕迹。它主要代表的是由空间和时间组成的"地下他界",其中"奈河"是重要一环,其与现世界存在着一种"连续性",与活人世界保持着一种"间隔性",是古人冥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上古幽冥观和佛教地狱观的"扬弃"。  相似文献   

11.
曾一耀 《神州》2013,(3):19-19
"中庸"在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谈到所说的"致中和",我们首先要探讨"诚"及其与"中庸"的关系。"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1]这句话中提到了一个"诚"与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道公务员面试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才能造成最美的和谐’。请你从领导班子建设的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谐",何谓"和",孔夫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阅读《资治通鉴》,我发现司马光也在倡导"最美"莫过于"不同",他在《资治通鉴》里记录了卫候与子思的一段对话: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  相似文献   

13.
<正>"新型传播媒介"对历史的塑造,近些年已得到中外史家的高度重视。所谓"新型媒介",不仅指印刷书刊,还包括影响信息传播的各项新型事物的出现与技术的进步。这些媒介的出现,不仅以古代世界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着"历史",还使近代世界的信息更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申报》发刊50年之际曾编辑出版了《最近之五十年》一书,其中一篇文章即有如斯之言:"小小一新闻纸,五十年间,思想界、物质界之进化,于是乎见焉,人心风俗之厚薄,与夫社会生活程度之高下,于是乎征焉。"(李嵩生:《本报之沿革》,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刊》第三编,申报馆1923年版,第29页)张季鸾在《大公报》发行一万号之际所写下的纪念辞,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近代中国改革之先驱  相似文献   

14.
臣谏簋铭文中的一些字,旧没有得到很好的释读,如"处于軝"后面一字,旧或误释作"从",或误释作""。本文根据不其簋、不其簋盖、引簋铭文等相关金文资料指出它应释作"■"而读为"同",意思是聚合,并讨论了甲骨文中与之用法相同的一些"同"字。"引又"下一字,或释作"■(忘)",或认为是"闻"字之省,或释作"长",本文赞同最后一种意见。"灷",旧或读为"■(媵)",或读为"告",或读为"朕",本文认为它可读作"遵"或"顺"、"训"。"灷皇辟侯"下一字,或释作"令",或释作"余",本文赞同前一种意见。"侯令"下一字,或释作"■",或释作"!",本文赞同前一种意见,指出它仍是虚词。"■"下一字,或认为是"服"字稍残,或释作"■",或隶作"■",本文赞同最后一种意见,又根据铭文文义,指出它应该是一个虚词,并且讨论了金文中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5.
包山楚简第151~152号简中的"间之"乃"以之(田)为间",乃就先秦古书中所谓"间田"或"闲田"而言。"间田"或"闲田"本指未分封的田地,这些田不是用来让周天子私自使用的,而是以备进一步分封使用的。当时楚国正是通过"间田"的实行,使得一部分土地回笼于授受系统,从而保证了国家授田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的战争不同于战国及以后的战争,"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作为刑罚的一种,春秋时期的战争多不以多杀伤、多斩首为目的,多以维护礼乐制度为本,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礼"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演进,后来的战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贵族的时代终结了,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左传》等史籍中一窥春秋战争的端倪。  相似文献   

17.
李延军 《文史天地》2014,(12):40-43
正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其中有《吴问》残简九枚,记载了吴王阖闾与孙子之间一段简短而深刻的对话,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阖闾问孙子:"六将军分守晋国之地,孰先亡?孰固成?"(《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下同)孙子说,"范氏、中行是(氏)先亡","智是(氏)为次",然后是"韩、巍(魏)为次",最终"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要知道,当时正是六大卿族驰骋晋国、  相似文献   

18.
清代桐城派散文家主张"言有物"、"言有序",其集大成者姚鼐在致友人秦小岘的信中说:"鼐尝谓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词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惜抱轩文集》卷六)在《述庵文钞序》中又说:"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  相似文献   

19.
陈迹 《岭南文史》2014,(1):52-53
正1961年7月生,广州人,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5月受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治印虽雕虫小技,然方寸之间,大道存焉。对于这"大道",不佞一直固执地认为可味而不可说——说得虚了,容易被指斥为"是何等语";若往实处说,"大道"又很容易被说成为"法"、为"艺",为"小技"了。篆刻这种中国特有的"造型"艺术,与玄妙的中国传统哲学本来就有很  相似文献   

20.
青海"花儿"是流传于青海地区各民族中的一种口头传唱的民歌,是一种质朴生动的民间文学形式,它的主要功用是表达男女间互相爱慕的思想感情,兼有讽刺和劝化的作用。正因为"花儿"的这种功用,所以"花儿"也被视为"野曲",禁止在家里或某些严肃的场合演唱,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如民间庙会、"花儿"演唱会,或者在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