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Qiliu hospice in the Qing Dynasty were a sort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established for housing vagrants. According to the distinct functions they served, Qiliu hospice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Those appeared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during the periods of Jiaqing and Daoguang were just a countermeasure to prevent the extortion of petty officials, which had very limited relief targets and measures. But in the modern times,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great impact from the West, not only the sphere of Qiliu hospice’s relief targets expanded but also relief measures they adopted became more active, which show that Qiliu hospice have already started their course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Translated by Zhou Weiwei from Shixue Yuekan 史学月刊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2008, (2): 48–59  相似文献   

2.
清代十八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清宫和内阁档案入手,探讨清代"十八省"的形成过程,并揭示了清初的"分省"实际是"地层累积"式建构的产物,其发端就是乾隆晚期官方编撰的一系列志书、政书;"省"与"十八省"并非清代的正式政区,而只是一种应用宽泛的通称,因此清代的官方文件中存着多个"十八省"体系外的省,并且省下有省。另外,本文还揭示了"统部"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3.
“北五省”与“南五省”两词在清代史料中偶有记载,关注者寥寥,少有专门研究。“北五省”当源自“北皿”,“南五省”则来自“南皿”,北皿、南皿所辖省份分别于康熙年间、乾隆六年的最终定型,为“北五省”“南五省”两词在官修史料之出现提供制度依托。两词因科举而生,亦因之而废。随着晚清废科举,南北分闱不复存在,“北五省”与“南五省”亦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4.
论文从迁入地因素、迁移主体两个主要因素,比较分析了广东和江苏不同的海外移民趋势的成因。从迁出地因素看,人口压力并不一定导致人口迁移。传统农业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近代城市和近代工业的兴起,是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的客观条件。从迁移主体因素看,广东和江苏分属岭南文化和江南文化系统。岭南文化传统中存在反叛精神与冒险意识,广东华侨具有迁移经验、知识、气质等,都是迁移者所必备的迁移禀赋。而文教一直比较发达的江苏,更有"敏于习文"、"士乐名教"等文化特质,注重安土重迁。迁移者的地方民性以及迁移者形成的路径依赖也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浙同乡会事件是1927年秋至1928年秋发生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虽然完全是根据捕风捉影的材料造成的,但从一开始就被定性为反革命秘密小组织,使很多人  相似文献   

6.
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开始实行江南省左、右布政使的分治,以左布政使驻江宁,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到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内分治的左、右布政使按照驻扎地江宁、苏州之名而称为江宁、苏州布政使。由于当时江南省所属之安徽和江苏尚未分立,所以江宁布政使还兼管安徽地区事务。  相似文献   

7.
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地区,辖地辽阔,但驻地在江苏江宁府,而江苏巡抚驻地在苏州府,两地相距才二百多公里。江苏督抚同省而驻,既有历史的渊源,更有现实的考量。两者权力相仿,地位相同,又各有专责,共担治理江苏地方的重任,因此,地方治理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双方是否各本虚公,坦诚合作。总体说来,有清一代,江苏督抚关系在共事中大体能够和衷共济,还呈现出几对堪称模范的督抚;当然,其间也夹杂着双方的权力争斗,甚至出现了督抚互参的重案。  相似文献   

8.
潘敏 《民国档案》2004,(3):90-96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苏浙皖地区的军粮征购方式大体上有三种,即以武力为后盾的日商收购、伪政权机关代为征购以及“米统会”的垄断收购,在不同的时期以一种方式为主,其它方式为辅,比如沦陷初期主要是日商收购,日伪政权机构较有效率的中期则是其代为征购,日商只起辅助作用,伪政权垮台前一年主要是“米统会”垄断收购,但伪基层行政人员仍起重要作用,只是不经手米粮款项和现货交易。  相似文献   

9.
清代江苏建省问题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江苏何时建省,也就是江南省在什么时候分省,是江苏、安徽两省地方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受到学术界长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康熙六年前后相关史料的考辨,认为江苏建省是始于顺治十八年的左右布政使分设,以康熙六年为新设布政使命名而告完成。在建省过程中,清廷和地方督抚大员起着各自的作用。与江苏建省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全面、深入地解读相关史料,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清朝陪都盛京藏有一幅《七省沿海图》,彩绘纸本,长卷式。本文认为,其价值集中体现在地图学、历史地理、军事等方面,绘制年代为清代乾隆时期,直接作者为军机大臣董诰。另对底本渊源、范本、收藏地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