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锦屏、大像、禹迹三山,均为阆中县之名山。宋·何汝贤著《禹迹山院记》云:“吾乡江山名天下,载在图经者,若锦屏、大像,而禹迹居其首焉。”大像山又名仙穴山,在阆中县城东郊嘉陵江对岸,远视与塔山合为一体,因其山腰凿有高大佛像一尊,故名“大像山”。清人李元著《蜀水经》云:“汉水又北经仙穴山,山在(阆中)城东嘉陵江上,唐高士安隐居之所,有大佛像,有九层塔,亦名大像山,亦名塔子山。”清咸丰年间撰修的《阆中县志·山川志》云:大像山在塔山之右,自  相似文献   

2.
禹迹山大佛位于南部县东北与阆中市接壤的碑院乡。距县城约20公里。大佛为一释迦立像。依山而立,净高17.4米。系宋代所造。  相似文献   

3.
赵静 《文博》2004,(5):56-59
《禹迹图》在中国地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在传世的石刻地图中的绘制年代最早,更在于它有相当高的数学精度,是现存最早的画方地图。《禹迹图》客观的反映了宋代的地图制作水平,是中外古地图中难得的珍品,历来西方学者对它赞誉有加。目前对此图的研究又出现另一种认识,葛瑞母·汉卡克在其《上帝的指纹》一书中提到"一幅雕刻在石碑上,绘于1137年的中国地图呈现精确  相似文献   

4.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地图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古代科技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及突出的历史地位.“禹迹图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的成就”,“无论是谁把这幅地图拿来和同时代的欧洲宗教寰宇图比较一下.都会由于中国地理当时大大超过西方制图学而感到惊讶”.现今所见的《禹迹图》是宋代上石的两方石刻图:一幅保存在陕西西安碑林,题名《禹跡图》,为刘豫阜昌七年(1136)四月刻石(简称“阜刻图”):而另一幅现存江苏镇江博物馆,题名《禹迹国》,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正月十五日刻石(简称“绍刻图”).这两方石刻地图自五十年代以来即引起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主要的文章见有:《介绍三幅古地图》《镇江宋代“禹迹图”石刻》.以及《再论“禹迹图”的作者》等几篇,对其两种石刻图的概貌.成图年代及图的作者等都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西安碑林和镇江博物馆内,分别保存着一通宋代《禹迹图》石刻。这两通石刻的《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它的最珍贵之处,在于图上满布了方格,是已发现的最早带有数学基础的全国性地图。国际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它是中国“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对这两通《禹迹图》石刻,曹婉如同志和刘建国同志已分别作过介绍和研究,兹不赘述。本文欲就《禹迹图》的作者谈一点不同意  相似文献   

6.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据了解,《禹迹图》我国至今尚存两块:一块立于渭水之滨的西安碑林,是齐阜昌七年(1136年)刻石,已作过介绍;另一块藏于长江岸边的镇江博物馆内,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立石,由于图首文字中明确表示是"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依长安本刊",这就将《禹迹图》的成图年代至少推前了三十六年。因此,镇江《禹迹图》  相似文献   

7.
关于《禹迹图》的作者问题,近年发表过几篇文章。《论沈括在地图学方面的贡献》一文,首次提出宋代刻石的《禹迹图》是沈括编制的。稍后发表的《镇江宋代〈禹迹图〉石刻》同意作者是沈括;而《〈禹迹图〉的作者不是沈括》不同意这  相似文献   

8.
齐刻《禹迹图》论略何德宪(辽宁省第三测绘院)齐阜昌七年(1136年)四月刻石的《禹迹图》,现藏于陕西省西安碑林,在我国石刻地图中是年代最早、也是现存最先使用“计里画方”法绘制的古地图,在我国的地图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素为中外学者所称重。然而,对于《禹...  相似文献   

9.
老爷山探幽     
山西省屯留县的三俊山凶山,又名老爷山,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到老爷山旅游不仅能怡养身心,探密中国古文化精粹,增加历史文化学养,而且还可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碧螺春是苏州的地产茶.产自苏州吴中区的洞庭东、西山。两座山分峙于太湖之中,山,因为有水而更秀;水,因为有山而愈灵,在这样一块如诗如画的土地上,万物充满灵秀,碧螺春便是这秀色精灵。每年立春后。山风渐渐变软、变暖。  相似文献   

11.
科技碑刻在宋代碑刻中成就突出,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其中天文图碑不仅是中国之最,而且是世界之最。地理图碑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制图学上的成就,平江图碑可谓古代城市市政规划的典型,禹迹图碑的“计里画方”法在古代制图史上是很先进的方法。水则碑、安养院碑则记载了宋代水利、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树古亭古钟廊,忧国忧民忧故乡。品茶品景品人生,留情留心留趣山。”这是驻足于广西贺州市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留趣山钟廊”的真实心境。在贺州市中心灵峰广场西南一隅,有一座小山,其名曰留趣山。山虽不高,却很有灵气,山势如潜龙抬头,山形更似卧龙翘首。从灵峰山顶向西远望,只见苍翠古树婆娑掩映中的白墙碧瓦内,隐约可见一古亭,亭因山势而宛若悬于半空。  相似文献   

13.
距林芝县城6公里左右有座闻名全藏的山,它就是苯日山。苯日山的山腰上有座苯教寺庙,叫色迦更钦寺,这寺相传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是苯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这个寺每年藏历四月三十日都要过一个传统的节日——拜鹰节。 据说色迦更钦寺建于公元757年前后,那时前来朝拜的僧俗人等络绎不绝,但到了1330年左右,它已失去了往日那香火兴盛的场面,不仅信教群众来的少了,就连以前庙里的喇嘛僧人也因多种原因离寺而去。整个寺庙荒凉萧瑟,毫无生气。  相似文献   

14.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代王夫人摩笄自杀的摩笄山之所在,历来有今河北涿鹿东北燕然山西南端和蔚县东南马头山两说,我们通过考察当地的自然地理形势,分析当时历史事件的原委,并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对摩笄山的地望问题作了探讨,我们认为,置摩笄山于今河北蔚县东南马头山处更符合情理.  相似文献   

15.
谈庭园用水     
"水"是庭园重要的构成因素;特别是在中国庭园中,"水"更有其独特的表现风格。"水"和"山"一样,在中国古代造园学形成的初期就开始为造园家所重视。中国造园艺术中有所谓"水法"、"山法"之  相似文献   

16.
大禹治水的地域、《禹贡》江沱及成都古城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禹治水,是中国远古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但因年代久远,文献不足,后世学者往往以偏概全;更由于许多神话传说夹杂其间,使人扑朔迷离,难辨其真。笔者力求从历史角度探究这一大事,并以此文就教于方家。禹迹茫茫始江汉大禹治水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2世纪左右。那是一个灾害频繁的宇宙期。据《尚书·尧典》、《史记·夏本纪》等古书记载:帝尧受到洪水困挠,曾向四方诸侯之长咨询,请推荐治水能人,大家推荐鲧,鲧治水九年无成。帝舜继位,又与四岳商议,大家推荐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梁启超认为“《竹书纪年》于尧十九年记,命共工…  相似文献   

17.
<正>目次前言一龙山时代政治格局二中原中心政治格局的兴衰三三代历史山川与周王朝的建国蓝图四禹迹:想象的文明空间结论前言所谓文明,叶斐定义为"在文化的层面上,古代国家所共享的社会秩序和共同价值"[1]。社会记忆是社会秩序与共同价值的重要来源,它涉及不同社会群体如何形成文化认同。在口  相似文献   

18.
《南齐书·陈显达传》载明帝诏: 用戢远图。权缓北略,冀戎夷知义,怀我好音。而凶丑剽狡,专事侵掠。驱扇异类,蚁聚西偏,乘彼自来之资,抚其天亡之会,军无再驾,民不重劳,传檄以定三秦,一麾而臣禹迹,在此举矣。(页491)  相似文献   

19.
良渚文化玉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型式研究良渚文化玉琮,早在1936年施昕更先生发掘良渚遗址之前即有出土,但多流于海外。对其真正的认识,是从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之后开始的。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材料除草鞋山之外,已有江苏吴县张陵山、常州寺墩、上海福泉山以及浙江余杭反山、瑶山等数处。这些有确切地层依据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清代著名文人李渔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在钟灵毓秀的武夷山,儒道释三教聚于一山,和谐共处。作为中国文化的博物馆,武夷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山水,更有才情。天地有如最高超的艺术家,将云霞般的才情化为奇峰、秀水、烟岚, 将武夷这块土地装点得雄奇俊秀,灿然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