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极其丰富,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对文物安全和游客健康构成威胁,国内外博物馆均开展了馆内空气微生物的研究。为研究荆州博物馆文物展陈环境空气中真菌数量及种群分布,调查潜在的有害微生物,采用自然沉降法对3个展柜及其所在的展厅进行空气真菌采样。对分离到的真菌菌株进行形态和分子鉴定,并分析群落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展厅中真菌数量范围为17~74 CFU/m~3,展柜中真菌数量在12~21 CFU/m~3之间,青铜器和木漆器的展柜中真菌数量显著低于展厅(P0.05);纺织品展柜和展厅中真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共发现19属真菌,展柜空气中分离出8属真菌,展厅空气中分离出17属真菌。枝孢属(Cladosporium)和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分别占真菌总数的24.76%、22.86%,为优势真菌。枝孢属普遍存在于展厅和展柜中,小球腔菌属主要存在于展厅中,卵形孢霉(Oospor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为展柜特有菌。总体而言,荆州博物馆展陈环境中展厅真菌数量和种类多于展柜,木漆器展厅真菌数量最高,种类最丰富。博物馆展厅和展柜在6月和7月温度、相对湿度有利于真菌类微生物滋长,枝孢属和小球腔菌属作为展陈环境中优势菌属,在适宜的环境下,容易大规模生长,对文物或人体具有一定危害,可采取空气消毒措施。该研究结果对了解馆内空气污染现状,保护游客健康和文物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沙铜官窑谭家坡遗迹馆内大肆爆发的微生物病害,为确定造成考古遗迹污染的优势真菌类型,项目组开展了病害真菌的现状调查和快速检测鉴定工作。利用无菌手术刀收集考古遗迹表面典型病害微生物的菌体样品,通过提取样品基因组总DNA、真菌ITS区PCR扩增、构建克隆文库、序列测定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等技术完成了病害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类群组成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遗迹馆内考古遗迹表面爆发的主要病害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白腐菌(Phlebia brevispora)、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它们分别隶属于丛赤壳科(Nectriaceae)、伏革菌科(Corticiaceae)、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均为营腐生真菌,与土壤中木质材料的降解密切相关。考古现场大量的根系残留为病害菌的大肆繁殖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源,而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促进病害菌快速生长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建议人工清除病害菌和根系残留,并对遗迹馆进行适当的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3.
木雕文物的褐腐菌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一尊唐代木雕佛像严重朽蚀的原因进行调查,用扫描电镜观察,对样品的综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等进行分析测定,并对菌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木材纤维中有菌丝,真菌孢子,经一定温湿度培养后,腐朽木材上的孢子有发展,说明该真菌在原介质上存活,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将会继续起菌害作用。分析数据说明,综纤维素含量大大降低,木质素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大大升高,这是综纤维素及其相伴生的戊聚糖受真菌破坏分解的结果。此等菌害的表现应该是属褐腐菌对木材破坏的结果。由于褐腐菌对木材短时间内就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因此,对木质物的保护要特别重视褐腐菌的侵害。  相似文献   

4.
陈玉龙 《神州》2013,(5):41-41
目的:了解巴马香猪肝硬化过程中肠道茵群的变化。方法:取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巴马香猪的粪便,进行活菌计数。结果: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而真菌等有害菌增加。结论:肝硬化与肠道茵群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敦煌莫高窟洞窟内外空气中微生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空气中微生物会引起文物的损坏,因此开展针对文物保护的空气微生物研究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Anderson FA-I型空气采样器在莫高窟封闭洞窟(常年不开放)中和洞窟外(检票口)采样,研究了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果表明,洞窟内的细菌数量远远高于洞窟外,而洞窟内外的真菌数量相差不大。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但夏季洞窟外环境中真菌数量最高,冬季洞窟内环境细菌数量较多。洞窟外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与环境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地表温度以及风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窟外环境空气中的真菌数量与游客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空气中的细菌主要分布在采样器的第一、三、四级中,而真菌分布以第二、三、四级为主。研究还表明,敦煌莫高窟空气中的主要真菌为枝孢属,无孢菌,青霉属,链格孢属和曲霉属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清代吴林撰有《吴蕈谱》1卷,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和天野元之助《中国古农书考》均予著录。《吴蕈谱》是我国古代继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真菌学著作。其篇幅较前二者长.不仅对大型真菌的描述更为细致,且附入不少相关掌故,为三谱之中成书最晚而水平最高者。  相似文献   

7.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回顾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展示雪域高原50年来的足迹和神采,抒发各族人民对西藏的无限热爱,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西藏杂志社、民族画报社共同主办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书画摄影展》。书画摄影展分为“情系西藏”、“祝福西藏”、“魅力西藏”三个系列,主要展出了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原十八军将士以及曾在西藏工作过的领导同志的书画作品,全国各民族知名书画家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专门创作的书画新作。展览吸引了许多“老西藏”和北京观众,也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和中央第四…  相似文献   

8.
国家支援西藏发展四十年周颖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西藏很大的支援,使西藏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40多年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西藏实际的正确方针和政策,给予西藏财政补贴、定额补助、各项建设投资和各种专项补助款,累计达300多...  相似文献   

9.
西藏民族大学考古学专业探究以传承和发扬西藏文化为特色的考古学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西藏考古、西藏古建筑、西藏岩画等知识,从理论上构建具有西藏考古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依托实习实践基地,在教学团队指导下,以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方式传承和发扬西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央扶持和全国支援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中央关于帮助西藏建设的思想指导下,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关心西藏,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推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工作持续而深入地开展。全国支援西藏以经济援藏、干部援藏和教育援藏为主干,从多方面发展到全方位。中央扶持和全国支援,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财政资金和干部人才基础,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的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和新时期由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西藏人文地理》2010,(3):16-17
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布展顺利完成,它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美丽的新西藏。世博会西藏馆精心选择了青藏铁路、反映新西藏的影视短片和拉萨民居作为西藏馆展示的三大亮点。展示内容虚实结合、重点突出.充分体现现代艺术创意和未来发展理念.旨在让参观者在轻松、快乐中体验“天上西藏”。《新西藏》和《美丽拉萨》两部电视短片主要反映的是西藏和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展示西藏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宋月红 《百年潮》2007,(3):16-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总理一直十分关注西藏,并参与决策和指导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与西藏各民族人民结下深厚感情,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西藏民族团结和社会全面进步立下不朽功勋。其中,他在西藏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多次表达要赴藏视察的愿望。尽管这一心愿终生未了,但却表明西藏各民族人民在周恩来心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周恩来对党的西藏工作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措勤三日     
电力援藏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对西藏电力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对西藏电力的投资力度显著加大在国家对西藏电力投入的同时,全国电力系统也在发展规划、建设资金、技术改造、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人才支援等方面给予西藏大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杨恕  曹伟 《清史研究》2012,(1):32-39
清朝重新统一西藏后,通过册封、定制、设官、驻军等措施,并扶持达赖、班禅成为西藏的政教领袖,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噶厦制度,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管理和统治,维护了清朝在西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西藏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反分裂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清朝的西藏政策,认为清朝的治藏政策重政治、军事,而轻经济、文化,导致西藏与祖国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明显滞后,为近代西藏分裂主义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西藏》杂志创刊30周年、中国西藏网创办20周年。在此,谨向中国西藏杂志社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运用图片和短视频的形式,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新成就、新变化、新形象,促进西藏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繁荣,由中国西藏杂志社一中国西藏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协办的"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短视频、图片大展,向全国摄影专业人士和视频制作团队及爱好者征集作品。作品内容以展示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发展成就、壮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  相似文献   

17.
研究西藏文化,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西藏。在国内,对西藏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西藏是指西藏自治区,它是一个地域概念,不是一个民族的名称。然而,现在国内外仍有不少人把西藏当作一个民族名称,称“西藏族”,包括我国沿海地区和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拉丁美洲的华人。很多人只知其为西藏或西藏族,不知何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在北京召开 6月25日到27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召开这个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7年来西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初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了在新世纪初促进西藏从加快发展到推动跨越式发展、从保持稳定到实现长治久安的各项工作是在新世纪初推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  相似文献   

19.
援藏工作是中央政府支援帮助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与途径。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帮助和扶持西藏发展,并动员和组织内地发达地区支援西藏建设。20世纪80年代,中央把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点。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对西藏经济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全国性的援藏工程开始。  相似文献   

20.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主要包括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西藏分裂势力的相关活动、联合国如何插手西藏事务、美国关于西藏政策的变化以及印度、苏联的态度等内容。认真梳理《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可以看出冷战思维及西藏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是美国关注西藏局势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这一时期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报道内容的选择凸显了美国政府的政治取向,充满了冷战色彩,报道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西藏政策的历史性交化和美国对印度政策的具体行动目的,严重混淆了国际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