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前,西藏人权状况极为恶劣,广大藏民处在农奴制的血腥统治下,连基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建国后,西藏人权状况得到根本改观:生活明显改善,政治权利受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等。建国后西藏人权状况发生历史性变化,内蕴着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人权,本义是"人该有之"和"人皆有之"的权利,即人人应有的权利。解放后,我国人权事业从人权禁区到人权入宪,走过了60多年艰难曲折的崎岖道路。回顾这一历程,反思其经验教训,对今后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一部“人权保障条例” 由董云虎、刘武平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世界人权约法总览》,收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关于人权的各种法规、条例,其中设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地区的人权约法》一节,共收入《山东省人权保障条例》、《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冀鲁豫边区人民权利暂行条例》、《晋西北保障人权条例》、  相似文献   

4.
1941年,抗战进行到紧要关头,《时代批评》(半月刊)同人以笔为武器,在香港一隅发起了一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人权运动.各界人士在人权运动中积极探讨关于人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激烈控诉国民政府摧残人权的“滔天罪行”,以期恢复全民拥护抗战、参加抗战的爱国权.此次人权运动,兼重理论与行动,在性质上是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的一环,在政治倾向上属于中间偏左,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大、范围广、时代感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关之间的焦点问题。美国的所谓“人权外交”,实质是“霸权外交”。中美国际人权较量已不仅仅是人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美国霸权主义和中国反霸权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6.
近代国际法时期,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主要通过国家行使外交保护 和人道主义的方式来实行。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保障人权 (包括少数民族人权)的执行机制,该公约的执行机制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国家间指 控制度、个人申诉制度以及人权事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周超 《神州》2012,(26):169-169
何汉理教授曾指出:"‘天安门危机’把人权问题带到中美关系的中心,并把它变成冲突问题。"1自此以后,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多次交锋。此间美国的态度也有一定的缓和。2010年10月份,达赖喇嘛窜访美国时也并未得到总统奥巴马的接见。清华大学教授孙哲认为:涉疆、藏问题—噪音不止,难成气候。2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对华态度似乎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只是,在10年7月,奥巴马便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会见达赖,人权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对抗的焦点,中美关系再次遭遇冲击。本文认为,中美双方人权观的差异以及中国自身人权问题的存在使得人权问题总是中美关系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8.
侯仰超  彦丙忠  訾远程 《神州》2012,(27):224-224
近年来,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这是由于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导致国际人权法不断得到了更新和发展。在这种影响之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人权法也得到长足进步。本文通过从人权的定义入手,主要阐述了中国人权法受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祥 《史学集刊》2021,(1):123-133
二战爆发后,美国社会组织在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依靠国际组织保障人权的规范构想。美国政府则并未重视人权议题,人权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只处于边缘地位。社会组织在此后掀起大规模的游说活动,要求提高人权议题的地位,这使得美国政府考虑融合社会组织的人权规范构想与主权规范原则。旧金山会议上,美国说服其他大国接受其人权立场,极力否决拉美国家的人权提案,体现出美国借人权话语行使霸权的实质意图。最终出台的《联合国宪章》多处涉及人权,奠定了此后联合国人权规范的基础。但是,社会组织与美国政府围绕人权的争论凸显了宪章人权条款的复杂特征,这使得美国在此后联合国人权规范的发展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年度国别人权报告》与人权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是由美国国务院和人道事务局编写,以美国国会名义发表的官方正式文件,极具权威性,为世人注目。然而目前国内对这一课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对《年度国别人权报告》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进行历史的考察,以揭示美国人权外交的内幕和实质。  相似文献   

11.
陈占梅 《攀登》2005,24(5):129-130
人权保护是一项国际性的伟大事业,我国历来重视对人权的保护.但是,我国宪法对人权的保护虽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有些权利却仍然需要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实行民主宪政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先进分子梦寐以求的目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新月》月刊为阵地,向国民党一党独裁发起挑战,要求以民治代替党治,实施法治以保障人权,在思想界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的“人权运动”。人权派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13.
冯丹 《神州》2013,(26):190
在人权的解释学分类中,有一类被划分为"作为制度的人权"。这种所谓制度性人权的概念的诞生,将人权用最一般化最完整的方式进行了表述。诉权,又被冠之以"第一制度性人权"的头衔。本文试以人权的角度,阐述诉权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以重申其在人权保障乃至现代法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学普遍认为美国人权政策是沿西方轨道发展的。然而新的资料表明,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前苏联人权实践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有助于了解21世纪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宪法改革与人权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安 《史学月刊》2001,5(5):100-104
美国人权政策是建立在古典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它过分强调人民的消极权利,而忽视了人民的积极权利。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这种人权政策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又掀起了宪法改革运动的高潮,以解决宪法中存在的人权概念不清楚和政治自由太多、人民的经济利益太少的问题。在修宪运动中,美国的最高法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使运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种族偏见的根深蒂固,因此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有待进一步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人权与主权关系的多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焕成  许剑 《攀登》2001,20(4):90-92
人权与主权存在着重大区别:主体不同,内容不同,产生的时间不同,属性不同,涉及的因素不同,领域不同;同时,二又有密切的联系:人权对主权形成挑战,人权的落实受到主权的制约。在人权与主权关系问题上本反对“高于说”:既反对人权高于主权论,也反对主权高于人权论,主张应充分重视人权与主权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战争是对别的国家领土主权、平民生存权、战俘生命权等的践踏,是西方大国推行双重人权标准和强权政治的突出体现;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是反对践踏人权和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正义之举。从人权角度挖掘抗美援朝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清醒认识某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旗号实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公然践踏人权的丑恶行经,驳斥其“人权高于主权”的荒谬论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会“涉藏立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活动提出并通过了一系列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涉藏议案"。其主要内容包括:要求美国政府将对华政策与"西藏问题"挂钩;以"西藏人权"为借口干涉西藏事务;为"藏独"势力提供援助,等等。作为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组成部分,这些"涉藏议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不仅使美国对中国所谓侵犯"西藏人权"问题的干涉长期存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西藏分裂势力在国外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9.
刘志强 《炎黄春秋》2011,(10):86-91
考察中国人权史,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罗隆基作为1929年~1931年那场"人权论战"的主将,通过撰写大量的有关人权的文章,系统构建了其人权理论体系,并以此揭露国民党一党专制与独裁的本质。他的人权理论与观点不仅是他一生全部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政  相似文献   

20.
高夫认为,法官要自己穿衣服违反了《欧洲人权宪章》中的平等对待条约。在法庭他甚至拒绝坐下,因为那样木板会挡住自己的私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