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札达县扎布让村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王宫城堡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2.
郭玲 《世界遗产》2013,(6):116-118
我站在重山万壑之中,仰望着屹立了千年的古格都城。它依山叠起、拔地300多米(实际高度已接近海拔5000米)。似蜂房密布的洞穴镶嵌在残墙断垣之中,如坚强的卫士,守护着山顶的王宫。我意识到,我走进了一幕宏大的历史风景。这气势犹如脚下的象泉河水,奔腾呼啸,从遥远的彼岸冲泻而来。  相似文献   

3.
曾经,在不少煽情意味很重的言辞里,说古格王朝是在一夜之间灭亡的,烟消云散,不知所终,只留下千古不解之谜。这样的说辞当然充满浮夸和感怀,因为古格的灭亡,不仅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有准确的史料记载和充分的证据证实。偏袒古格一点的说,罪魁祸首正是其“同胞”拉达克王国,其根本原因是古格王室与喇嘛领袖的王弟代表的宗教势力为争夺权力而对立,其覆灭的导火索,则是由于不明智的国王吸收了西方天主教士的介入。  相似文献   

4.
德治 《旅游纵览》2008,(11):26-27
<正>作品《古格遗迹》拍摄于古格王朝遗址,画面的主体就是位于最前端的石刻经文,那些纹理清晰的线条任由风雨肆意打磨依旧模样不该,几百年来始终庇佑着一方土地的安宁,更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凭吊历史的真迹。作者使用典型的最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兴起西藏阿里热,作家、画家、摄影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旅游……纷纷云集到这雪域高原最偏僻的地方.,这强大的吸引力源自何处?  相似文献   

6.
美洲灿烂的古代文明及其众多遗址,经过约160年的研究与发掘,已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目。其雄伟肃穆的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可与埃及最著名的金字塔媲美;其有120层观众席位的宏伟体育场,使希腊、罗马的同类古建筑黯然失色;其独特的象形文字与高度发达的精确历法,令人为之惊叹;其具有浓厚原始色彩图腾崇拜与血腥的祭祀方式,也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这神秘而灿烂的美洲古代文明,不仅令人心向神往,而且会禁不住去追溯思考:在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这片新大陆之前,  相似文献   

7.
风云变幻七百年 古格故城始建于公元10世纪初,17世纪上半叶沦为废墟,作为西藏西部地方小王国的都城,曾经经历了长达700年的历史风云。 9世纪中叶以后,西藏历史进入了各自为政的分裂割据时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遗产》2007,(2):111-111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年代上启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下至商末周初(公元前800年),上下延续2000年。  相似文献   

9.
古格王国遗址壁画独特的题材为研究其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但酥碱、起甲、脱落等病害严重威胁壁画完整性。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微损取样分析,对古格遗址现存壁画的颜料成分及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并针对壁画病害开展了修复材料现场筛选试验,同时对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壁画层面结构为支撑体、地仗层、颜料层,除白殿壁画外,其他殿(洞)壁画表面均有一层桐油类涂层。壁画蓝色和绿色颜料分别为石青、石绿,金色颜料为金粉或金箔,金层下衬有朱砂层,黑色颜料未检测出,橙色、红色颜料为朱砂,暗红色为土红。壁画绘制过程为:用黑色炭笔绘制起稿线,对人物之间面积较大的空档区域着色,为人物填色,以平涂为主,辅以晕染,皮肤部位最后着色,金色部位则是先以朱砂打底,然后敷以金粉或金箔,用细色线、墨线勾定外部轮廓,金色部位用红色线勾定,绘制花纹,并在壁画表面涂一层桐油类的透明涂料。采用有机硅-丙烯酸乳液和丙烯酸乳液单独使用或以不同配比混合使用修复起甲病害,采用有机硅-丙烯酸乳液和丙烯酸乳液混合液修复地仗层酥碱病害,采用点状灌浆为主、锚固补强的方法加固空鼓病害,使用手术刀等去除历史加固部位,并补做新地仗,采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遗产》2007,(1):3-3,5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年代上启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下至商末周初(公元前800年)上下延续2000年。  相似文献   

11.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年代上启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下至商末周初(公元前800年),上下延续2000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年代上启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下至商末周初(公元前800年),上下延续2000年。  相似文献   

13.
擦擦(tsha tsha)一词源于印度中、北部方言是藏语对梵文的音译,专指模制泥质、陶质佛造像、佛塔及梵文或藏文经咒,是随佛教从印度传至西藏及中原的一种特殊的供佛、礼佛方式。其大小多在手掌拳头之间,制作时先做好佛像或佛塔的模具(目前发现的早期擦擦模具质地有陶质、木质、铁质、铜制,还有极少牛角质和纸浆质)制造好模具后,基本上就地取上略作过滤去其石子杂草和水成泥摔打致密泥中往往和有活佛高僧的骨灰、头发等舍利子  相似文献   

14.
爬竿.又称“翻杵之戏”,是流行西藏民间的传统活动。吐蕃时期已开展普遍。桑耶寺杂技壁画中就描绘了十几种爬竿方法。从基本内容看.首先竖一长竿于地上.用绳子四面打桩固定.然后就可在竿上做爬上爬下的各种技巧.如在竿顶做倒立.在竿上翻筋斗等.人们各显其能.造型优美。阿里古格王国遗址壁画上也描绘了蕃民爬竿内容:“滑竿中间直立一主竿.两侧各斜撑一竿,顶端绑扎在一起.画中一人刚攀登至顶.另一人  相似文献   

15.
霍巍 《中国西藏》2002,(1):8-11
古格王国遗址所在的西藏阿里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最西端,其西、南两面与印度交界,西北端与克什米尔相毗邻.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接壤.几乎三面环山,处于亚洲大陆干燥的高原地带.平均海拔高度达到4000米。在这片土地上.早于古格王国文明存在的是更为古老的象雄文明。  相似文献   

16.
古格之忆     
佛教深入古格的社会生活,还体现在遗址内随处可见小佛像、散乱的经卷,以及大量刻有佛像或六字箴言的玛尼石。在几座窑洞的壁龛中,我们也发一现了相对完整的佛像。礼佛信佛,是古格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     
《西藏人文地理》2014,(6):20-21
《西藏人文地理》杂志动态讯将介绍西藏自治区各地发生的消息及图片。 5历时3年多的古格王朝遗址修缮保护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史料记载,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近年来札达县降雨量增多,以土石结构为主的古格王朝遗址受损较大,遗址屋顶曾一度漏水,导致部分精美的壁画遭到侵蚀,遗址内部分窑洞甚至出现坍圮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东起中国古都西安、西至地中海之滨,横贯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丝绸之路的出现,对这一地带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特别是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的喧闹虽已过去,时代的车轮却没有停下。厚重神秘的历史、丰富奇特的遗产、多彩而又凄恻哀婉的文化传播被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秋,国家文物局组织大批专家学者奔赴西藏阿里,对曾有700年灿烂文明史的古格王朝遗址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接着中央电视台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连续报道,一时在海内外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那么,这座“荒原城堡”为何会有如此魅力?多年来一直困扰在人们心中的“古格王朝灭亡之谜”,这次能否顺利解开?  相似文献   

20.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术界尚无关于西藏地区佛教石窟寺遗存发现的报告,这一地区一直成为从南亚印度、西域到我国内陆地区佛教石窟寺分布链条上的一个缺环。1992年,随着东嘎·皮央石窟的调查发现,尤其是其中东嘎第1、第2号石窟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保存精美的壁画,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日本学者曾以“高原敦煌”的美誉盛赞西藏石窟艺术的高度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