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遗存,俗称“总统府”,清朝时是两江总督署所在地。清朝第一任两江总督,是汉军镶黄旗人郎廷佐。清朝立国伊始,明朝残余蛰伏流窜、伺机而动,南方百姓颠沛流离,政局不稳。虽从顺治四年(1647年)起,就先后任命了马国柱、马鸣佩等人为江南、江西、河南等省的总督,但总督的设置和管辖的区域,时有变化,分合无常,少时全国仅设二三人,多时达十六七人。直到康熙四年(1665年)才基本确定,全  相似文献   

2.
清朝先后出过141个状元。其中常州一地即有状元4人。吕宫是顺治四年(1647)清朝科举开考“招贤纳才”的第一个状元。  相似文献   

3.
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很大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它始于顺治朝,完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冗滥于咸丰、同治两朝,终于宣统朝。它与科举、荫袭、保举同为清朝选拔官吏的四个重大途径,存在了两百多年,对于清代的社会政治,尤其是晚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捐纳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并间接导致清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4.
清代的国史馆及其修史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国史馆 ,是纂修清朝历史的常设机构 ,从康熙二十九年 (16 90 )正式设立 ,到宣统三年 (1911)被北洋政府接管 ,2 0 0多年间 ,国史馆先后纂修大量的各朝纪、志、传、表及大清一统志、皇清奏议等史籍。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修史制度、编纂程序和对修史人员的管理方法 ,这些制度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史学研究和准备开展的纂修大型清史工作 ,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用武力和强权否定了清王朝以跪拜礼为象征的朝贡制度,此后又通过步步进逼的交涉,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历史性的让步。1873年6月29日,清朝同治皇帝基本按照近代国际通行的外交礼仪,接受了各国使臣面递国书。清朝方面对此事的记载略而不详,因为这毕竟意味着“天朝”礼制的崩坏;西方各国却对此大加渲染,因为这代表着中国人心理上的“天朝”壁垒被突破。从更深层说,这又是中国走出深闭固拒,进入“万国”之列并互相交往的一个标志。是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刘墉,山东诸城人,字崇如,号石庵。初号木庵,又有勖斋、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诸号。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卒于嘉庆九年(1804年),是清朝初年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清朝的法律制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清朝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在明朝的基础之上,又突出其民族统治的特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本从清朝统治立法和司法的角度,论述了清朝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秉衡,字鉴堂,是清朝光绪时期驰名中外的高级官员之一。《清史稿》、《奉天通志》、《辞海》(1979年版)都认定李秉衡是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我认为这是值得考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 1720年10月,清军驱逐准噶尔部出西藏后,在平逆将军延信的主持下,着手进行西藏政权的体制改革。清朝决定排除蒙古诸部长期对西藏的影响,转而启用西藏地方上层人物执政,通过他们推行中央对西藏的施政方针。1721年2月,清朝把平准(噶尔)战争中立有战功的藏族官员康济鼐、阿尔布巴封为贝子,拉藏汗统治时期曾任孜本的隆布鼐封为辅国公,授命他们三人为噶伦,共同掌管西藏事务。到了1723年,清朝又把康济鼐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10.
书院产生于唐朝,消失于清朝光绪年间,历时千余年,经历了萌芽(唐)、巩固(宋元)、繁荣(明清)、衰微(清末)四个阶段。本文着眼于史料,以朝代为段,分论书院在历史时空中的兴衰,总结其时代特色,探索书院生存状态的缘由,叙论其发展趋势,力图构建中国古代书院完整的历史框架。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清朝的银币上常可见到“库平七钱二分”等字样。这“库平”二字是何含意,又是怎么来的呢?实际这是清朝的一种衡量重量的制度。“平”泛指衡法,是“称物平施知轻重”,“秤平”、“天平”的“平”之意。库平是国库收支税赋等所采用的银两衡量标准.清康熙年间制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和度支部拟订划一度量衡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一)清代的康、雍、乾、嘉几朝,国运达到顶峰,皇帝也很长寿。因为长寿,所以特别尊老、敬老。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康熙皇帝玄烨六十寿诞。他想起一个主意,要在畅春园举办一场"千叟宴",邀请一千个老人前来喝长寿酒。根据史载,参加这场大宴的老人,达到1900多人(其中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岁以上者1823人,65岁以上者1846人)。真是  相似文献   

13.
吴振清 《文献》2004,(4):261-270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是近代爱国诗人、外交家、政治改革家、史学家.清光绪三年(1877)三月随清朝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东渡日本,任使馆参赞.光绪五年初春,启蒙思想家王韬来日本,两人结识并且成为挚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利用清代遗留下来的满蒙文档案文献中的有关汉(尼堪)、中国(清朝)、皇帝(汗)等概念的记载、表述,考察包括清朝的统治民族满族和蒙、藏以及中亚、俄国等地区和国家等"非汉"群体,在清朝初年对于新生的清朝政权的认识,进而探讨此类"表述"背后所体现出的满蒙藏各族以及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对清朝国家属性的认知。本文的"非汉"文献的解读结果表明,"他者"的视角和观点,与学者们根据汉文官方文献所得出的中国观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15.
清印光任、张汝霖撰。成书于清朝隆十六年(1751年),有光绪六年(1880年)江宁藩署重刊本、《林下雅音集》本。印光任,字黻昌,江南宝山人,先后任高州、石城知县,澳门同知、太平府知府等。张汝霖,字芝墅,江南宣城人,先后任香山、春阳知县,澳门同知等。  相似文献   

16.
侬人住的村寨,都有一间房子,专供老年人聚会、(口款)白。这间房子,叫老人厅。为哪样村村寨寨都有老人厅?老祖宗讲法很多,我就拣一个众人爱听的讲讲吧。据说,清朝初年,老君山下住的全是侬人。侬人有个统营,叫  相似文献   

17.
所谓山丹贸易,就是指诸多民族辗转相接经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萨哈林岛(桦太,即库页岛——译者注)、北海道、本州,几乎环日本海一周而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的出发点是中国清朝的朝贡贸易.清朝时期(1644~1912年)管辖黑龙江流域的三姓副都统衙门每年都要派官员乘船装载被称作“乌林”的赏赐品沿江而下,到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德楞等“满洲行署”,把蟒袍之类的清朝官服或锦料以及青玉等下赐给居住于当地的乌里奇人或尼夫赫人,同时,又从这  相似文献   

18.
李石曾,名煜瀛,以字行。河北高阳望族,清光绪七年(1881)出生于北京南城绳匠胡同(一名丞相胡同)。其曾祖李殿图,清朝福建巡抚兼署浙闽总督;祖父李濬通,清朝太学生;父李鸿藻,历任清朝工部、兵部、户部、礼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  相似文献   

19.
日本江户时期三名渔夫于乾隆六十年(1795,宽政七年)六月自松前藩突符村乘船出海遭遇暴风漂流到吉林珲春海岸,后又遇珲春沿海卡伦官兵,次年(1796)八月移送到北京。嘉庆二年(1797)二月,经乍浦地方官员安排商船遣送回日本长崎港,于次年(1798)六月返回故乡松前藩突符村。该事件反映了清朝东北边疆地方民情及治理情况,同时展现了清朝漂流民遣返制度虽然针对朝贡国制定,但仍适用于日本漂流民,及清朝中日民间交往不断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政府《出版法》的滥施及其负面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历朝以来对出版物,都采取事前放任、事后干涉主义,直到清末,还没有所谓新闻检查、特许、保证金等制度,即使在“文字狱”盛行时代,也不过实行事后追惩,并没有采用事前干涉制度。对出版事业的事前干涉,开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报律。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废除清朝报律,但事前检查、事后干涉的新闻管制制度却从此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