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的腹地,传统“中原”的南缘,有一处随(湖北随州)枣(湖北枣阳)走廊。  相似文献   

2.
湖北广水巷子口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巷子口遗址是随枣走廊东南部一处重要的东周时期遗址。西周初年,周王朝在汉水的江北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形成许多小方国,汉阳诸姬文化在这里才得以兴起和发展。巷子口遗址出土的鬲、盆、豆等与随州擂鼓墩1号墓、2号墓和庙台子遗址、叶家湾遗址、梅鹤子塆遗址以及枣阳周台遗址所出土的同类器特点相同,陶鬲与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周台遗址和广水黑洞湾春秋早期的陶鬲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而与汉水以西的襄樊真武山和其他楚文化遗址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巷子口遗址应是曾国的一处村落遗址。巷子口遗址的发掘,揭示出随枣走廊东周时期曾国的文化面貌,对研究曾国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枣走廊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襄樊市博物馆随枣走廊位于襄樊市东部枣田、随州一带,西北起自滚河人唐白河处,东南至安陆东南端的水河谷.其西与南阳盆地相连,东邻鄂东低山丘陵,是一个重要的古文化区.1989年至1990年间,本市组织力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文物...  相似文献   

4.
曾都刍议     
近年来,在湖北省境内的京山、随州、枣阳、襄阳以及河南省的新野等地相继出土了一批又一批的曾国青铜器。尤其是随枣走廊出土的曾国铜器为最多,从两周之际至战国中期,其时代都比较连贯。特别是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以后,更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因而,许多专家学者对于随枣走廊这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随州地区在周代方国众多,随枣走廊是中原文明与南方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文献及铭文记载有唐、厉、鄂、曾等国,其中曾国资料最为丰富。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确认了战国时期曾国的存在。此后针对随国与曾国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曾、随之谜"的讨论。2002年在枣阳郭家庙发现有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墓地。2010年,随州叶家山发现了大批西周早期曾国墓地。2013年,随州文峰塔又发现春秋至战国时期曾国墓地。  相似文献   

6.
湖北枣阳市九连墩楚墓青铜器的材料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湖北省随州、枣阳一带古称随枣走廊,是联系我国中原、西北与南方的交通要道,地下文物十分丰富,曾因云梦睡虎地秦简、随州曾侯乙墓编钟等重大考古发现而闻名于世。九连墩古墓群位于湖北枣阳市东赵湖村,距市区约21公里,由9座南北走向的带封土的大中型墓葬组成,绵延约3000  相似文献   

7.
襄随地区包括汉水中部平原、河谷,南阳盆地南部和随枣走廊,这一带存在相当丰富的两周化遗址,大量的陶鬲在发掘中出土。本作将陶鬲分为六型九段,并探讨其基本特点、演变和化传统。在此基础上,作认为楚化渊源于中原周化。  相似文献   

8.
孤峰山遗址地处桐柏县西部,属汉水流域,是一处商周至汉代的遗址,其周代遗存以灰陶为主,文化面貌与随枣走廊和鄂东北地区较为接近,和襄樊地区同期遗存相比则有一定差异.古台寺遗址地处桐柏县东部,属淮河流域,是一处东周遗址,距月河养国墓地不远,可能与春秋时期的养国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0年四月以来,据我情报组先后报告,日军在襄花公路、随枣公路、京钟公路沿线调动频繁,并向汉水东岸运送大量渡河器材,有狙我襄樊进窥宜沙之企图。五月初日军开始全面进犯,展开了随枣会战(日军叫“襄东进击战”)。第五战区命九十四军立即渡过汉水在敌后游击,迟滞敌之进犯,以策应我随枣地区之主力作战,尔后向新野、唐河地区集结待命。时一二一师属九十四军指挥,师长牟廷芳。一二一师奉命于五月四日夜在我守备区马良附近渡河,在京山钟祥公路两侧掩护军主力顺利通过,师令补充营(张续)担任掩护部队,当晚全军顺利通过公路后…  相似文献   

10.
《江汉考古》2021,(4):25-31,70
周家塝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龙泉村四组。201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取了一批西周晚期早段遗存,对完善随枣走廊西周时期文化谱系,以及研究这一时期随枣走廊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编著的考古发掘报告《随州金鸡岭》,已于2011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310页,56万字,正文部分共分七章,附录一篇,附表四个,彩色图版20幅,黑白图版62幅。金鸡岭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金鸡岭村,是随枣走廊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其文化层堆积之厚、遗迹现象之复杂、遗物类型与数量之丰富在近年来湖北发现的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发掘及调查材料入手,以遗址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与楚文化相关的遗存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着眼于与文献记载中的早期楚丹阳地望相关的沮漳河及江汉平原区、汉水中上游山地区、峡江地区及近来学界讨论较热烈的襄宜平原及随枣走廊区。通过对这四个区域西周至东周时期的遗址的分布特点的比较,运用"中心位置理论"观点加以分析,并结合文献考证,从而推断出不同时期的楚文化中心区。  相似文献   

13.
曾谜解     
甲骨卜辞、古代文献与考古发掘中的曾与曾国常被混同对待,以致很难区别。曾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殷墟卜辞,其地位于今河南新密、新郑之间的溱水河流域,与西周随枣走廊的姬姓曾国及山东沂水流域的姒姓鄫国无涉。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的姬姓曾国位于湖北境内汉水以东的随枣走廊,其受封在西周早期,与后来的随同为一国。曾、随国号的变化与西周中晚期姒姓缯联合申国召来犬戎攻灭西周有关。作为禹夏后裔的姒姓曾,在古代文献中被写作缯、鄫,春秋以前地望在河南南阳方城,即古缯关一带,春秋以后迁往山东沂水流域苍山县古鄫城。文章认为应对古史记载不同年代、地域的曾、缯、鄫加以区别对待,才能廓清学术史上的曾与曾国谜团。  相似文献   

14.
《江汉考古》2021,(3):109-115
石首走马岭遗址的发掘为史前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植物利用研究提供了契机。通过浮选,该遗址发现了水稻、粟以及其他野生植物的炭化遗骸,农作物AMS14C的测年数据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至末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提供了新的数据。史前植物遗存研究显示,两湖平原地区主要为稻作农业,但是在平原边缘地区发现粟类遗存的环状分布带。两湖平原地区的史前粟类作物很可能来源于鄂西北豫西南地区,并通过秦巴山道、汉水谷地和随枣走廊传入两湖平原。  相似文献   

15.
曾国为缯—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为缯—随说张昌平七十年代以来,曾国铜器在湖北随枣走廊一带屡有出土,但关于曾国铜器的国族属性即所谓“曾国之谜”却引起人们的种种推测.考古材料本来作为印证古文献的一种主要的手段,但问题在于,曾国铜器所出土的地域范围基本就是文献记载中的随国所在,另外,...  相似文献   

16.
汉水地处我国中部,是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本文认为商文化主要经汉水传入四川,汉水也是楚文化西渐和蜀文化北渐的重要通道之一.汉水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佘家老湾遗址是随枣走廊涢水流域一处较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遗址可分为东、西两区,具有双聚落结构特征,文化内涵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和后石家河文化。2006年为配合当地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西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灰坑3个,瓮棺葬1座,灰土层堆积1个。本次发掘为我们认识随枣走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聚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庙台子遗址是随枣走廊一处以商周遗存为主的重要遗址,2011年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发现后,为探寻与墓地相关的聚落遗存,2015~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共1095平方米。考古发掘显示,该聚落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使用至东周时期,两周时期是其主要使用阶段。西周早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主要有环壕、烧土堆积、大型柱洞和墙基、房屋活动面等建筑遗迹;大量生活陶器,铜块、陶范、陶鼓风管等制铜遗物,骨器和骨料等,表明了该遗址等级较高,可能为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遗址。  相似文献   

19.
云梦“楚王城”遗址简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梦县城关外围有古城遗迹一处(图一),县志称楚王城,传说为春秋时,吴师入郢,楚昭王自郢都逃出,入云中时所筑.楚王城遗址面临涢水,东靠曲阳湖,南抵汉水,其上是随、枣走廊.是一处政治、军事要地.据云梦秦简《大事记》"廿八年,今过安陆"的记载,秦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曾南巡经过安陆(今云梦县境)视察过.云梦这座古城遗址由大小城组成,现存小城南北长约2华里、东西约1.4华里;大  相似文献   

20.
襄阳竹条汉代墓葬、窑址发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北生 《江汉考古》2000,(1):3-16,21
襄阳县竹条镇位于襄樊市区西北约10公里处,西南距汉水约0.5公里,北距襄渝铁路约5公里,汉十公路从这里通过。竹条墓群正位于竹条镇街区,墓地长约1.5公里,宽约1公里。其东约8公里有邓城遗址,再向东有余岗墓地(图一)。这一带处于汉水谷地,地势平缓,为汉水冲积平地。东面桐柏山及随枣丘陵迤逦而来,西面武当山、荆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