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城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古建筑及其附属的头门彩绘艺术。这些彩绘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出独特的风格和技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导致头门彩绘受到损害。为了保护这一无价的文化遗产,本研究探索了彩绘的起源、特点、技法及其演变。同时,分析了头门彩绘的现状、损坏原因以及影响其保护的因素。在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文章概述了现有的技术,对比了不同的修复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修复案例;针对任城区头门彩绘的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建议,旨在为未来的头门彩绘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杭州文庙彩绘现场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飞  万俐  王勉  范陶峰  刘慧云 《文博》2009,(6):285-291
杭州文庙彩绘被清漆层覆盖,1988年涂覆的清漆已有发黄、鼓泡等老化现象。本文通过老化试验说明清漆已经进入了全面老化期,并且描述清漆老化对彩绘安全的危害。对彩绘颜料和清漆进行了取样分析,经过EDS检测,证明颜料主要成分是无机矿物。经过红外分析,证明清漆主要成分是多羟基丙烯酸聚合物。在文物保护现场,通过研究清漆老化程度和光照度之间的关系,证明光照是清漆老化的重要原因。在实验室研究出去除清漆而不伤及彩绘的溶胀剂,在现场通过测试色差和光泽度数值的变化,证明溶胀剂去除清漆的有效性。彩绘封护剂采用有机氟橡胶,通过接触角和耐湿热试验,证明有机氟橡胶具有较好的憎水性和耐湿热老化能力。同时在现场,通过彩绘保护前后的色差和光泽度变化,说明经过机氟橡胶保护处理过的彩绘,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王景勇  周双林  杨琴 《文物春秋》2010,(5):57-60,65
满城汉墓出土的彩绘陶器精美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但在出土后出现了彩绘脱落的现象。经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彩绘陶的红色彩绘层进行分析,包括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确定了红色彩绘的颜料为朱砂,胶结物为大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曲阜孔庙古建筑彩绘的特点,探讨了古建筑彩绘保护和修复方案,并针对古建筑彩绘常见的残损形式,提出了彩绘保护和修复方法,希望能够为今后古建筑彩绘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针对秦俑二号坑出土的一件彩绘跪射俑进行了保护修复,是在考古出土现场保存状况、文物病害及病害机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场保护与实验室保护修复。现场保护重在稳定文物状态和应急处理;实验室保护则依据文物保护程序进行保护修复,在进行文物表面清理工作后,使用AC33(丙烯酸乳液)及PEG200(聚乙二醇)加固彩绘层,使用环氧树脂对陶俑进行了粘接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彩绘陶俑的保护修复工作可为以后大型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津观音寺泥塑制作年代久远,加之在后期的维修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不当的修补材料(比如水泥、石膏等),少量泥塑断裂、残缺、破损比较严重,补塑部位不断收缩和膨胀,泥塑膨胀、变形、脱落十分严重,个别泥塑需要重新补塑。鉴于大漆不溶于水,只溶于酒精、丙酮、二甲苯和汽油等有机溶剂,且漆膜干固后,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具有独特的耐久性、突出的耐磨性、优良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极好的电绝缘性。因此,2007年对成都观音寺内的明代泥塑进行保护修复中使用了大漆。大漆砖粉腻子的具体配比为:细砖灰50g,大漆50g,清水10g。另外在贴金箔时,使用了大漆作为粘结剂。在此次的保护修复中,按照传统工艺使用大漆进行处理,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周麟麟  兰德省  容波 《文博》2009,(6):325-331
本文从山东省青州市香山汉墓出土的彩绘汉俑保护修复为出发点,结合近年来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的新进展,以彩绘陶马(K1X3区2:638,K1②区5:415)为例,探讨彩绘陶俑保护修复的科学操作流程,并对保护修复各环节在具体实施中提出基本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成都新津观音寺彩绘泥塑的保护修复,在继承中国彩绘泥塑传统修复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使彩绘泥塑的修复更具科学性,同时保留彩绘泥塑的艺术美感。修复后的文物既能体现彩绘泥塑的一般本质特征,又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9.
一件彩绘俑头的保护及秦俑彩绘紫色黄色颜料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在秦俑彩绘保护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对一件彩绘捅头进行了保护,并分析了秦涌彩绘的紫色、黄色颜料成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彩绘俑头的保护1993年5月,在秦俑一号坑T20G10M局部清理工作中,出土了一个彩绘俑头.该俑头暂编T20 G10、003号,彩绘保留较多.贻为灰陶,陶质较好.头绾圆丘形发髻,立于头顶右侧,其根部用发带扎结,发带头露出,搭在髻前头发上.头发用细刻纹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颜料、有机底层、金属涂层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陶胎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批城阳城址彩绘陶器为高硅低铝陶器,为典型北方灰陶类型,吸水率较大,结构比较疏松,烧成温度范围在930℃~1025℃。陶器表面红色颜料主要为朱砂和赤铁矿,黄色颜料为针铁矿; 8号墓部分彩绘陶器彩绘层底含锡; 18号墓彩绘陶器黑褐色有机底层为生漆,为漆衣彩绘陶。这些信息为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保护修复实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漆器修复过程中的回软程度,自行研制了一种能够表征面积微小、形态不规则的脆弱漆膜强度的夹具。该夹具与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合使用,可对漆膜回软前后的强度进行定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陕西兴平墓葬出土的一明代漆棺残片,经聚乙二醇水溶液回软处理后,膜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回软修复效果良好,该工作对亚浸水类型漆器文物的回软修复、保护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玲  王娜  梁军艳  李海啸 《文博》2009,(6):269-275
本文以在古代壁画中广泛使用的大漆和桐油粘合剂为分析研究对象,以赤铁矿和孔雀石为颜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研究了赤铁矿和孔雀石两种颜料对大漆和桐油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桐油比大漆的耐老化性能好,赤铁矿和孔雀石加快了桐油老化速度,而且赤铁矿的催化老化效果更突出。赤铁矿加快了大漆的老化,但孔雀石对大漆老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书画艺术,载体一般均为缎本、绫本、绢本和纸本,由于年代久远,绢、纸老化,以及人为和自然因素,疲破成为客观趋势,然而在书画艺术的继承和保护中,形成了中国书画修复装裱的特殊工艺技术。本工作通过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在中国古旧绢本书画修复中,对画芯的清洗、揭芯、补洞、托芯、全色接笔等五大工序和工艺技术操作的认识体会,通过两幅画和书法作品的修复前后的对比,说明五大工艺和工艺技术操作是成功的。通过总结使感性经验提升为科学理论,可更有效地指导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地了解古琴的制作工艺,为该类文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玉泉古琴漆膜、丝弦残片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仪(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等多种分析方法,针对古琴的微观形貌、层次结构、组成成分及髹漆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古琴的琴身部分由木胎层、漆灰层、底漆层和色漆层构成,底漆层的运用为漆灰层和漆膜颜料层起到了很好的桥梁连接作用。在玉泉琴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垸灰髹漆工艺,以增加古琴的机械性能与防水性,同时增加其演奏效果,其漆灰层的主要物质为骨灰。FTIR结果表明琴弦为动物性纤维;此外,提取离子技术、AMDIS加Excel漆器表征系统(ESCAPE)漆膜有机质鉴定结果表明漆膜层主要由漆液、干性油和淀粉组成,且漆液来源于三大漆树种类(Rhus verniciflua、Rhus succedanea和Melanorrhoea sp.)中的Rhus verniciflua-Urushiol(漆酚)。现代表征仪器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取了古琴所蕴含的隐匿信息,研究结果从侧面揭示了古琴的保存状态、物质组成、层次结构和髹漆工艺等特点,为出土漆器保护修复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5.
探索漆木器制备工艺尤其是髹漆工艺,以获取能用于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信息,针对两件待上展金漆木雕的保存现状,进行了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微观形貌分析以及X射线探伤等无损分析。根据分析检测结果,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真实性等文物修复基本原则,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对这两件漆木器进行清理、消杀处理,对木胎残缺处进行补配和随色,对漆皮起翘、脱落严重的部位进行漆皮回贴和漆层补全,处理后状态稳定,具有一定的耐久度,达到了展览和长期安全存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油画保护性修复是基于对绘画材料属性研究与修复保护的一种科学阐释。为了对中国古代油画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以清代一件"美国货船油画"为研究对象,围绕项目检测和修复方案制定展开深入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数码显微镜、紫外荧光等仪器并结合化学试剂测试对清代外销油画结构与画面表层污渍及棕色斑点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棕色斑点中铁含量较高,应为铁锈。在保护修复中,应针对画面中锈斑进行清洗修复。  相似文献   

17.
壁画保护研究,多集中在正面的保护以及揭取方法和材料的选用。对壁画揭取选用材料性能的系统研究甚少。而对已揭取壁画的破坏与保护的研究更少。已揭取壁画的破坏包含壁画原有的破坏和揭取所用材料蜕变引发的破坏。已揭取壁画具有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和破坏类型的多样性,其破坏类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对此类壁画的保护修复应建立在全面调查、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上。其研究内容涉及多学科以及多类型材料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其调查内容,也须从壁画制作工艺、材料、环境、破坏类型、原有保护材料以及材料相互作用等方面界定。本工作对西汉早期柿园墓四神云气图壁画的历史状况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无疑对后续的研究、对认识壁画的破坏形式和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有助于实施对古代壁画的科学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18.
Oriental lacquer has been used as a surface coating for wood, porcelain and metal, and three different types are known: Japanese (or Chinese) lacquer (urushiol-based), Vietnamese lacquer (laccol-based) and Burmese lacquer (thitsiol-based).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types in ancient coatings is very important in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studies. A two-stage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the analysis of lacquer films. This is shown here using an ancient lacquer film sample from medieval material excavated at Tobarikyu (Japan), The sample was ident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linseed oil and authentic lacquer films, as an urushiol-based Rhus vernicifera (Japanese) lacquer which includes an added oil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9.
髹漆贴金木雕属岭南地区代表性的传统木雕工艺,此类文物藏品也因此而独具特色。由于一件清代髹漆贴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存在糟朽、开裂、漆皮起翘、脱落等病害,需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为此,在采集漆层、木胎等样品进行X射线荧光能谱、拉曼、红外光谱、切片观察等分析检测的基础上,依据分析检测结果和木雕保存现状制定实施了表面清理、菌虫防治、裂缝和残缺部位修复补全、脱落漆皮回软回贴、髹漆贴金仿卉处理等技术措施。保护处理后的木雕文物器形完整,色泽协调,形态和性质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上述分析检测手段和保护修复技术对同类文物的保护工作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门神画是我国传统年节习俗,最早的门神形象有鸡、虎,并作为图腾崇拜,之后发展到神荼郁垒、秦琼、敬德、钟馗驱鬼之传说。民间门神的演变与皇家对民风的倡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