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地方志与新疆乡土志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地方志占很大比重,现存8000余种地方志,记载着我国各地方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状况,可以说是我国独特的地方史百科全书。中国编纂地方志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晋乘》、《楚梼杌》及《鲁春秋》等一类地方史著作,而《尚书·禹贡》篇更是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作品,可与《山海经》并称我国地方志的鼻祖。“地方志”又称“方志”,宋代以降始名。隋唐时多称“图志”。由于不断改进体例、取材渐博、所涉日富,先为史地分载,继为史地合记,分门别类,遂成为政治、经济、史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向来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 ,其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中国地方志素有“地方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地方资治通鉴”等美称 ,约占现存全部古籍十分之一的我国古代各种地方志书 ,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典籍遗产。总体看来 ,历代旧方志体系严谨、纲目清晰、内容全面、资料详实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十分重要的文献信息情报源。通过现代方法对之予以整理研究、开发利用 ,其回溯性情报信息功能亦可以倍数之当量重新释放 ,为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史料 ,为传统文化演绎为现代精神催化助长。徐州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是历…  相似文献   

3.
<正>清代是中国古代地方志纂修的鼎盛时期,“现存清代方志有5701种,约占现存全国地方志总数8200余种的70%。”[1]这些方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经名儒精心纂修的。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一节说:“方志虽大半成于俗吏之手,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的成立和全军军事志第一次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把全国地方志工作的情况简要向大会做一介绍。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迄今保留下来的IF方志,大约有九千多种,约占我国现存全部古籍的十分之一,这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早在50年代就曾着手编写新的地方志,后因发生“文化大革命”而被迫中断。8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重新开展了全国性的修志…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志编修历史悠久.志书内容丰富.编写体例独特。古人云:“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地方志也被称为“地方百科全书”.“是故志之重于郡也与国史并”。明代是我国志书编撰较为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方志.也呈现出独特的编撰特点.以下以明代弘治年间的莆田《兴化府志》为例,对这一时期莆田地方志编修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瑰宝,同时,它已经走向世界,被世界许多图书馆所收藏,被各国学者所利用,称得上是世界文献中的独特的著作.据统计,我国历代编修的地方志现存的达8500多种,近11万卷,占了我国整个古籍的十分之一,为正史《二十四史》3200余卷的30倍.这是我们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重大财富.浙江素有“方志之乡”的美名.浙江方志是浙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编纂地方志有什么功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二条指出:“编纂地方志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对全面了解和反映我国地情国情,对推进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对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有重要意义。”流行的说法则是“资治、存史、教化”。作为以特定体例形式记载地情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地方志具有“存史”或说“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地方志书的主要功用应是利用资料“资治”和“教化”。然而,所谓方志的“六字”功能,是就其客观作用与功效而言的。从主观角度看,地方志对…  相似文献   

8.
自胡乔木同志倡导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编写地方志以来,一个新兴的独立学科——方志学恰似一个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脱颖而出。 发展中的方志和发展中的理论 编修地方志,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现存8264种地方志竟占到古籍的1/10,以其卷帙浩繁,既博且专,雍容大雅,包罗万象,被誉为“地方百科全书”。国外学者对此惊叹不已,称之为“中国的第二个长城”。 地方志这一壮观的“奇葩”,引起古今学者们极大的兴趣,纷纷著书立说,试图探讨其渊源,阐明其归属,百家争鸣,各持己见。 关于地方志的起源,或曰源于“周官”,或…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即地方记,它是我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记载一方之事为内容的著作,被称为“郡国之书”(《隋书·经籍志》),即所谓“郡县之书”。唐刘知几在史学分类里把它列为“杂述”,称之为“郡书”(《史通》)。地方志萌芽于先秦,产生于两汉之地记。以府县志为主体的地方志定型于两宋,兴盛于明清,发展至近代、当代。狭义的地方志,乃一方之史。宋人郑兴裔有云:“郡国有志,犹国之有史。”虽然至今仍属于史学范畴,其体例在发展中已成为涉及多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以历史资料分析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记载某一地域的山川、风土、人物、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内容。因此,当代中国的地方志是一种地方性的综合著作。  相似文献   

10.
“方志系统年鉴工作”是20世纪末产生的新词组,它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地方志工作和年鉴工作已经结合在一起的实际状况。中国地方志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保存至今的历代志书总量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而年鉴从欧洲传入中国才百来年历史,尚处于成长阶段。资深的方志老人,在他  相似文献   

11.
成都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的诞生地,被誉为“方志之源”。蜀人好治史,历代不乏精品之作。据统计,我市现存各类旧志185种,被列为中国古代著名方志的有8部;新方志编修以来,全市已经出版志书716部。就如何推进读志用志,变浩瀚的“故纸堆”为“活资料”.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进行了有效探索。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在《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过两个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一个是《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一个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条例》与这两个“规定”最大的不同是将“地方志编纂工作”改为“地方志工作”,将“地方志编纂机构”改为“地方志工作机构”。联系到《条例》的具体内容,我们说。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于地方志工作的规定。当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编纂地方志。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志编修历史悠久。唐、宋、明、清及民国时期政府都曾颁发过诏书或条例,倡导修志,至今保存下来的宋、元以来的旧志书多达8000余种、10多万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这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被誉为中国的“地方百科全书”。新编地方志详明地记述一个地区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陈晓华 《史学月刊》2003,(11):94-100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而且在书中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作者东晋时著名史家常璩高远深邃的史识。常璩不仅在书中高扬“大一统”思想,而且还身体力行,为促使国家统一,作出了实际贡献;又在门第森严之际,倡扬“以民为本”,呼吁“选贤任能”。这些无疑超越了时代的拘囿。《华阳国志》正是融汇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民生民本”、“选贤任能”的传统,而发出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编修地方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代不迭。在浩繁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地方志是璀璨盛开的一朵奇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今留存的解放前的地方志书近万种,达10余万卷,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强,可见其数量之多。它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数量宏富的古籍遗存中,有一类书是地方志。地方志是记载地方自然、社会、人文等各方面情况的资料书,历史上主体形态的方志一直由地方官组织编纂,供资治、教仕、存史之用。 我国编修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自春秋战国以来,战争杀伐、王朝更替、异族入主、文化洗劫都没有使其中断;反而一代接着一代相延不衰,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宝库。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现存民国以前的地方志约  相似文献   

17.
“条例”是国家机关制定或批准的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之一,在我国,“条例”有两种类型,一是只规定某一类事项的法律;二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参见《辞海》第2368页)。《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是国务院对地方志工作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它将地方志工作上升到“国法”的高度,并以“国法”的形式,对地方志、地方志工作进行了界定,对各级政府及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规范。因此,《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古人讲,“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将之称为“一方之全史”。我国历来有“隔代修史、当代修志”的传统。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修纂的浩如烟海的地方志书,为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早在1957年,国务院就已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家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到2006年,我国已基本完成了首轮新编地方志工作。为了保障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还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施行两周年之际,重新回顾和展望我省地方志工作,对促进全省地方志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方志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步统计,全国保存的各种地方志有8500种、计11万卷,占中国现存古代文献典籍的1/10强。地方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研究地情,寻找资源,发展经济,了解风土人情,发扬文化传统的资料书,由此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方志文化。方志文化是最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魏健一 《沧桑》2012,(2):7-9
地方志是记载某个时间段、某个区域在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具有综合性、广泛性等特征。明代海南地方志是海南现存最早的地方志,现存地方志包括《正德琼台志》《万历琼州府志》《万历儋州志》,虽数量较少,但从中也可看出当时地方志的纂修特征,这些特征对海南地方志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