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后记     
本刊的前身是《史学工作通讯》,现在,我们把它改版为《安徽史学通讯》,公开发行.我们所以这样做,是想使这个刊物从内容到它的名称更能显示出为安徽地方史研究服务的特色;也就是想在安徽地方史研究的领域中,更多地、有系统地提供安徽史料和介绍安徽历史研究情况,以便较好地为更多的史学工作者服务,为全国历史研究的总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六年年会暨第三次会员代表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铜陵市举行。与会代表八十九人,提供论文七十五篇。会议认为,近几年来,安徽史学工作者队伍扩大,研究成果甚多;安徽地方史研究也日益发展。安徽历史上有许多研究课题,特别是近现代上的太平军、捻军、淮军以及  相似文献   

3.
治史四要素     
治史四要素戴逸《安徽史学》办得很好。我记得“文化大革命”以前,《安徽史学》就有了,起初刊名为《安徽史学通讯》。当时全国省一级的史学刊物还是极少的,所以安徽办历史刊物是有传统的。我那个时候经常看《安徽史学》,因为那个时候刊物比较少,除了《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何建华 《历史地理研究》2023,(1):78-92+161-162
安徽省域跨江逾淮,省内文化彼此疏离,在近代地方主义浪潮中如何形成统一的地方观念,是近代安徽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以建省、纂修省志、淮军崛起、重修省志、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事件为动力和契机,在对人、地两个要素的区域整合基础上,安徽的省籍意识和地方认同得以形成并强化。看似单调的线性建构史,蔓生着行政层级、社会阶层、地域差异、特殊人群等多元枝节,曲折演进中包含着认同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诸多面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脉络使安徽地方史与国家整体史共享诸多历史经验,勾连甚广,安徽地方认同具有地方、民族和国家等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5.
刘晓卉 《世界历史》2023,(3):108-121+174-175
海洋环境史是20世纪晚期兴起的史学新领域,它关注的是历史上人类与海洋环境的互动和相互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学者对海洋环境的关注。发轫于西方的海洋环境史在发展初期主要关注海洋渔业资源的多寡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视域扩展到历史上人类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海洋环境史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自然科学发展和史学新潮流的影响。海洋环境史研究不但拓展了环境史的研究范畴,挑战了传统环境史研究中陆地本位的历史观,而且证明了历史学者跨越学科界限与自然科学学者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环境史的书写提供了前沿范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西方海洋环境史研究在内容、方法、理论等方面遭遇一定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步有了明显的加强。而民国档案的日益开放,也促进了民国史的研究工作。现在不仅专门的历史研究机构、党史军战史研究部门、大专院校历史研究部门、抗日战争史研究部门、档案部门,而且还有海内外、国内外的专家、学、学生、艺工作以及其他单位,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揭示历史的一个侧面──评《中国社团史》曹文益社团活动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社团史无疑是历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侧面。然而,前几十年,由于受“左”的影响,中国史学界很少涉猎社团史的研究。不久前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王世刚先生主编的《中国社团史》是第一部专...  相似文献   

8.
杨力 《史学集刊》2022,(3):16-27
日本口述史起源于公元8世纪。明治维新之后,受近代西方兰克史学的影响,口述资料逐渐被边缘化,以文书档案为中心的政治史占据了历史编纂的中心位置。二战后,伴随着民众史和社会史的勃兴,口述史开始为日本主流史学界所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记忆转向,日本口述史研究的关注点,也从重构历史事实转变为考察历史叙事本身的建构与口述资料背后的语境、权力关系等,口述史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革新。战争性暴力由于其议题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述资料,成为日本口述史的一个中心议题。日本史学界通过聚焦“慰安妇”和“斑斑女”的口述证言,从受害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性暴力,从性别视角推动和更新了战争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创刊词     
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安徽史学》創刊了。《安徽史学》的前身是《安徽历史学报》和《安徽史学通訊》。这两个刊物自1957年10月创刊以来,对推动本省历史科学的研究,曾起过一定作用。现在为了集中力量进一步办好刊物,使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特将《学报》和《通訊》合併改刊为《安徽史学》。本刊是一个面向全国发行的地方性历史刊物。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它将对本省的历史开展研究和討论,反映本省史学界和国内有关安徽历史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本省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为本省青年史学工作者和对史学有兴趣的同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是人类尤其是普通民众惯常的经历和感受。日常生活史在研究内容上与社会生活史有类似之处,但它主要强调站在日常生活经历与体验的立场上观察历史、叙述历史。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日常生活既是民国历史的影子,也影响了民国历史的走向。与民国日常生活史相关的研究,多发表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近五六年之间。这些研究大致涵盖了日常生活史的各个主要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史研究中日常生活史的失语状态。但就总体来看,自觉地以日常生活的视野进行研究者较少,尤其是缺乏个人经历、心灵体验以及对生活表象背后的意义的挖掘。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年来动物史(人与动物的关系史)研究在欧美学界得到了很大发展,相关的学术成果非常丰硕,研究方法和理论也日益精细复杂。动物研究已经从边缘进入到欧美史学界的主流,学界甚至有所谓"动物转向"的提法。全球史领域的动物转向致力于从全球史视野下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从动物的角度来反思全球史的书写。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书写全球动物通史和历史分期、探寻全球网络联系形成过程中动物的角色以及比较不同时空背景下人与动物关系的异同这三个议题。  相似文献   

12.
大西洋史研究主要关注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美洲与非洲之间的跨大西洋联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非洲史学家以及关注美洲与非洲之间历史联系的美洲史学家对以往大西洋史研究存在的“欧洲中心论”提出质疑,他们倡导“黑色大西洋”的概念。这些研究在强调大西洋世界形成过程对于非洲造成严重暴力与剥削的前提下,尤其关注非洲社会在跨大西洋联系形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相关研究涉及非洲奴隶贸易与大西洋世界的形成、与非洲联系对美洲文明的影响、非洲裔美洲移民文化的起源、大西洋联系对于非洲社会的影响等重要论题。这些研究关注的是跨越殖民地或者民族国家地理范畴的历史动力,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大西洋史研究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并且也极大地拓展了非洲史的研究领域,有助于深入认识非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白寿彝先生很快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中,他在强调历史研究中的爱国主义、重视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史研究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方面的研究等方面,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白寿彝先生积极探索历史教学中的中国通史教学方法,既充实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教学内容,也为他日后的中国通史撰述创造了条件。他对史学史学科理论的阐述,为马克思主义史学语境下的中国史学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白寿彝先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学术成就,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5日,由《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举办的"《史学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史学月刊》、《安徽史学》、《清史研究》、《人文杂志》和《天津社会科学》等编辑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甘泉先生等人,通过来电或以写信的方式对会议表示祝贺。与会的专家学者回顾了白寿彝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创刊、办刊的经历,充分肯定《史学史研究》的办刊成绩和办刊特色,并对《史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商朝是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它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历史地位相当重要。从成汤立国至纣之亡,共历17世31王。在这大约600年时间里,我国奴隶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历史影响极为深远。商史研究是我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先秦史研究的重点之一。深入进行商史研究是为了解决商史中现存的许多疑难问题,以彻底弄清商朝历史的真实面貌;由此上溯,对于探索夏文化可以提供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唐纳德·休斯是美国丹佛大学约翰.埃文斯历史学杰出教授,环境史的开创者之一,从环境史诞生伊始到现在,一直活跃于环境史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成果。休斯对环境史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在于他所作的理论思考。这突出地表现在如下方面:1)对生态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论述;2)对"什么是环境史"及其与其他学科之关联的分析;3)对环境史与其他历史门类之区别和联系的阐述;4)对环境史的丰富意义的揭示。通过对休斯环境史著述中的理论思考的梳理,我们既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他对环境史的一般理论问题的认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领略他从事环境史研究的个性特征。而休斯对环境史的意义的揭示,还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历史学家在研究和叙述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一是环境史专题实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关切及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三是包括社会史、城市史、全球史和经济史等历史研究领域,生态转向的趋势愈发明显和突出;四是区域环境史继续受到重视,整体环境史建构也被提上议程。本期的“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包括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周琼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滕海键教授的四篇环境史专题文章。王利华教授的《“盲人摸象”的隐喻——浅议环境史的整体性》探讨了环境史研究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学科手段和实现“整体史”的学术目标这一令人困扰的问题;梅雪芹教授的《生态生产力标准——环境史研究中历史评价尺度的创新及其意义》从环境史角度讨论了历史评价尺度的转换和创新问题;周琼教授的《区域与整体: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刍议》探讨了环境史研究碎片化与整体性的辩证关系;滕海键教授的《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论述了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和趋势、价值和意义。这四篇文章聚焦于环境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见解,希冀对促进环境史研究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地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是我国科技史研究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系统的地方科技通史.张秉伦、吴孝铣等先生合写的《安徽科学技术史稿》(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填补了地方科技史研究的空白.《史稿》第一次对安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见解颇具深度,结论多有新说.全书40余万字,图片近70幅,从原始社会一直写到1985年.《史稿》具有以下特色:一、我国第一部地方科技通史安徽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安徽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劳动.在和县发现了二、三十万年前的猿人头骨化石、骨器和角器.历史上著名水利专家孙叔敖,组织人力修建了芍陂(今寿县的安丰塘).名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剂,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麻药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全球化呼唤着全球史。但是,就如同不存在“文化全球化”一样,也不存在“全球化”的全球史。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全球史的多样性,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心灵中的全球史。历史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的基本功能是保存和传承自己的历史记忆。全球化和“全球史”并没有中断每一个民族自己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任何一个独立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既包括对本民族历史.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及整个世界历史——全球史的认知和判断。  相似文献   

20.
刘伟  谭春玲 《安徽史学》2012,(1):120-128
近十年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在研究领域扩大的同时,在取向与方法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度史不仅成为研究的内容,也成为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在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制度生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本文在总结近十年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三个层次拓展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的建议,并就近代政治制度史的评价标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