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城市史学在我国的兴起、中国城市史研究传统的奠基以及多种学科发展的促进,中国的城市史研究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史学是专门研究城市历史的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对于城市史的研究不同,城市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加强中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应在五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重视综合的、系统的宏观研究;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古学成果在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性和规律;构建中国的城市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今天到这里来学习,我很高兴。在这里,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想就如何学习史学史的问题讲几句话。首先,想谈谈历史、史学、史学史的关系。历史指客观存在的历史,我们一般所说的历史,多是指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历史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就逐渐有了史学。史学的产生,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要求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了,尽管这种要求是很原始的,很初步的,但这标志着人类对于自己的历史形成的一种自觉的反省。史学史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又一个阶段。这是在经过若干长时间后,在  相似文献   

3.
近世转型时期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史学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到底什么是城市史?到目前为止,人们给城市史下定义时还感到很棘手,但城市史作为一门学科毫无疑问已经确立,即其学科内涵及研究主题已基本确立。 从西方城市史学发展过程看,本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史还是与地方志结合的城市志史学,这种突出实用的综合性研究还没有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本世纪60年代西方城市史学获得了大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确立了以城市化作为城市史学研究的主题,从而与以前的城市史学区分开来。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兰帕德,他认为城市史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在对美国实地调查和收集史料的基础上撰就而成的。将近一个世纪的情况表明 ,美国学者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是认真的、系统的、连贯和深入的。来自中国的学者和华人学者曾在美国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进程中起过关键的作用。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 ,美国学者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 ,已经形成了一些特色。他们的研究表明 ,研究中国史学史要有世界眼光 ;研究中国史学史 ,要放到世界史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作比较的考察 ,要放到世界汉学家研究中国史学史的背景中作比较的考察。关注同行研究 ,加强对话交流 ,是中国学者促进当代中国史学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评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 ,“史学史”的概念和学科体系的创建是 2 0世纪初由梁启超明确提出的。但是 ,中国史家的史学史观念却由来已久 ,而且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 ,史学史观念的内涵也逐步丰富与深刻。本文初步考察了 1 8世纪中国史家章学诚的史学史观念 ,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中国史学史之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卞利 《安徽史学》2003,(6):112-112,12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历程、探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学术史.中国修史传统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流下的史学著作汗牛充栋、浩若烟海,围绕修史过程所形成的丰富的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们很早就希望有一个机会拜访王桧林先生。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不仅在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领域里有很高深的造诣,而且对中国史学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注意中国史学发展的过去、现在,也关心史学的未来,希望中国的史学理论有一个大的发展,希望中国史学适应我们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后面一点,还是鲜为人知。九二年岁末,经过联系,王桧林教授接受了我们的访问,用整整半天,谈到他对史学发展的看法,对史学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中国学术研究的禁区逐渐被打破,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就史学而言,史学界对史学与宗教间进行的“跨学科”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对中国佛教史学和道教史学的研究也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拓展了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内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三十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史学批评是伴随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常现象。历代史家根据当时社会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前人的著史理念、体例、方法进行史学撰述时,往往还会对前代学人的著作进行整体的或局部的评论,提出或褒或贬、或有褒有贬的论述。也有少数史学评论家从史学发展的整体角度对前人的历史著述进行总结性评论,提出一些问题。这种现象一直贯穿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中,但长期以来史学史并没有形成一个学科,缺乏对于史学批评现象进行系统性的总结、研讨,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由于史学史学科的发展,当代中国史学家才能对古代史学批评进行学理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回族史学史研究回族史学本身发展的过程。回族史的姐妹学科首先是回族史学以及中西交通史。研究回族史学必须注意五个问题。回族史学是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经历一个发展过程,要研究回族史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发展,研究回族史学史就要清理已有成果,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重视史学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成长发展时期。在世纪末的今天,有必要回过头来作一回溯。本文以大陆史学成果为主,兼及港台史学成果;以系统教材、专著为主,兼及论文。目的是对近二十年史学史学科建设的成就与不足作一理性分析,以推动史学史研究的更高层次发展。一教材建设的长足发展中国史学史学科是本世纪20年代后逐步成长起来的,但真正的发展时期是近二十年。近二十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进程,大体以1989年为界,可分前十年和后十年两段。80年代的中国史学史研究成就,主要表现为史学通史教材建设的长足发展。中国史学史是一门十…  相似文献   

12.
许兆昌 《史学集刊》2004,(1):110-112
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 ,与这一时期巨大的社会变迁一道 ,共同经过了一个深刻而波澜壮阔的更新与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 ,一个最清晰的轨迹便是由传统而新派 ,而后又由新派向传统回归的过程。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这种“回归”并非要重返旧史学的窠臼 ,而是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新史学的冲刷与洗礼之后 ,再以新的史学姿态与视角 ,来重新感受与吸收传统史学深厚的学术积淀。正是在这种“回归”当中 ,当代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开始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传统。如果说上个世纪初至二十年代中国史学发展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史学批评是关于史学自身的各种商榷、品评、鉴赏和反思,其对象包括历代史家、史学成果、史学思想、史学技艺、史学流派和史学机制等。从先秦时期关于史学的零星评论到东汉班彪集中评论前史,再到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朝刘知幾《史通》、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一条中国史学批评史的学术脉络清晰可见。史学批评的历史虽然古老而漫长,但史学批评史却是一个伴随着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逐渐兴起的年轻的分支学科。对于一门学科研究史的梳理,不仅有助于回望学术发展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研究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尹达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谢保成主编的《中国史学史》三卷本,于2006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中一个具有阶段性标志的重要成果。尹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晚年致力于史学理论的研究,招收研究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中国史学史研究室,主持《中国史学发展史》的编写。这些具体工作,都是卓有远见的学科建设措施。从《中国史学发展史》的整体风貌来看,以社会性质分期考察史学发展进程,是其显著特点。全书上起奴隶社会的史学,下迄20世纪上半叶的…  相似文献   

15.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当代史学史上是一位有重要成就的史学家。这是他的治史业绩和他的学问基本特徵所决定的。他旧史学理论探索的兴奋点、治史的着眼点,也是他的史学工作明显的特点,是冶史为了推动史学的发展,而发展史学又是为使史学工作对社会的前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先生说总结史学遗产是“为推进史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力,使它们为我们的新史学提供营养。”又说;我们要“为开拓、创造中国史学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从先生的治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为发展当代的史学作出了怎样的持久的努力,由此我们也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当前史学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书写,基本遵循以中国为中心的模式,以中国学者的中国史研究为主体,至于与域外学术的关联互动则被作为一个边缘因素、次要方面来处理,归入中外史学交流、西方史学在华传播的范畴。这种做法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史学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国际性视野的缺失和对域外因素的低估。实则,域外学术是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生成演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本论文集,收有作者历年所写的中国史学史论文二十二篇,末附《读史札记》十八则。在《前言》中,作者阐述了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看法,认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任务“首先应该绍述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知识;进而探讨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阐明中国史学思想领域中所反映的阶级斗争,特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最后达到总结中国史学的成就,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史学遗产,借以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朱绍侯先生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致力于把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方法融汇于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纂之中,在成功主编了十院校本《中国古代史》之后,以耄耋之年又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实现了史学思想向本然的回归。以新中国史学发展的宏观视野、从学术史的层面总结朱绍侯先生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把握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朱希祖是我国20世纪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央大学史学系担任系主任多年,为中国史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他继承和发展了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在许多史学领域均具有精深造诣。本文论述了他的史学成就,求真与致用相统一的史学思想以及他的治史特色、治史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即使是在史学史研究几乎无人问津的20世纪50年代,杨翼骧先生仍在默默地坚持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编纂工作。以系统的资料编年为基础进行中国史学史研究,成为杨翼骧先生治中国史学史的重要特点。杨先生条分缕析、归纳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史学史研究有着规范性、严谨性和示范性的意义。杨先生很早就致力于撰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史学史,他对中国史学史从古代到近现代发展的整体看法、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理论的思考等,都对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