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张謇“半生文章、半生事业”中,地方自治是伴随“半生事业”的主线。其政治主张几经变化,但对地方自治的执着却从未改变,志在“以一隅与海内文明国村落相见,此或不辱我中国”。[1]V2:589张謇是南通地方自治的总设计师。他凭借个人声望与影响,以地方自治之名,在家乡进行早期现代化的综合试验。1915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认为地方自治耗资寡效,遂有停办之意。对此,农商总长张謇便组织编写《南通地方自治之成绩》(出版时改称《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绩》),以南通为范例进行全面总结,以证明地方自治的可行性、合理性,从而示范全国。该书由实业、教育、慈善和自治等章节构成,对每个子项的历史缘起、运作系统、预算等细节,都作了详尽说明,第一次全面记录了自1895年筹办大生纱厂以来南通地方自治的历程,充分反映了张謇地方自治理念,无疑对地方自治在南通的继续深化,具有重要的昭示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庄安正 《史学月刊》2000,(3):133-138
张謇毕生致力于南通近代化事业,旨在把家乡建成一个“新新世界之雏形”。他注重实干,不尚空谈,淡泊名利,从不炫耀自己。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謇的业绩及由此赢得的声望,使他无意中在近代化开拓的丰碑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激发起国内外众多学的研究兴趣。这种对张謇个案的研究,从时间上讲,自张謇在世时即已开始,迄今虽经90年之久,势头仍健,必将延续到21。  相似文献   

3.
慈善公益事业是张謇一生中重笔描摹的部分。他以实业为后盾,以南通为基地,身体力行,将传统慈善救济之举拓展为近代慈善公益事业,并将慈善与实业、教育连为一体,视之为地方自治的核心。张謇主导下的一系列慈善公益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铸就了中国慈善史上的一座丰碑。但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和自身财富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张謇的慈善公益之路并没有越走越宽广,反而呈现出戴着镣链跳舞的特征,留下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4.
<正>张謇作为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教育和慈善事业,开辟出多条他人未走之路。张謇兴实业有起落,然办教育、行慈善影响巨大。他将慈善事业看作是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理想之重要补充,“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时,惟赖慈善”。[1]张謇用其毕生精力倾心慈善事业,是慈善事业的忠实践行者。中国历史上行善之事、之人、之论,可追溯者众多,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兼具慈善理念、慈善留存、慈善影响于一身者,张謇当属第一人。本文重点就张謇慈善护佑事业、慈善救助事业、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作实践与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在南通实现地方自治,白手起家,艰难创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把南通建成了“中国第一城”,受到了国内外普遍的赞誉。此外,张謇对于地方文化也情有独钟,特别是在地方志书的编纂和收藏方面颇有建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方志思想,对后人多有影响,本文试对此作简要的论述。一志书是一种有特殊体例的著述,是汇集我国各地区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国…  相似文献   

6.
刘迪 《东南文化》2016,(6):102-106
面对19世纪末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剧遽社会变迁,张謇选择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南通博物苑作为张謇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具体体现。张謇在南通博物苑创办过程中实现了资本的文化化和文化的资本化双重过程:一方面,将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另一方面,又将文化资本转化为其象征资本的一部分,使其获得更大社会权力,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对地方社会进行塑造。张謇对于作为文化资本的南通博物苑的支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藏品内容及知识系统的构建、博物馆教育作用的树立及对参观者的规范。张謇对文化资本的支配表面上是其个人意志的体现,由其政治理念所驱动;而深究,终不免受时代和机构属性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海红 《沧桑》2013,(5):56-59
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以纺织实业为基础,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博物馆建设,开设了十多项全国“第一”,进行了“一城三镇”的城市规划,营造了田园式城市栖居氛围。其业绩、声誉及历史遗迹是南通旅游开发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发展以张謇为中心的南通旅游,实质上就是实业文化的旅游,是开展“四个一”即“一山一水一人一城”为主题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时常有人会问我,你是何时开始研究张謇?为何你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不太一样?对此,我总是笑答,我并不是专业研究张謇的人,只不过,我在张謇家乡南通工作了十几年,慢慢积累起对张謇的认知,并结合南通发展的需要,对张謇精神进行了一定的挖掘。我的一些观点,往往来自于对张謇精神的独特体悟,因而有点"与众不同"。一、试打"张謇牌"1999年下半年,我受江苏省委委派,去南通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在去南通之前,我对张謇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王斌 《文史天地》2024,(1):26-30
<正>张謇(1853—1926)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头顶有诸多光环:清末状元、立宪派领袖、民国“产婆”和民初政府重要成员等。同时,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他兴办一系列实业和事业,创造了十多个耀眼全国的第一,把家乡南通打造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如果把张謇富有传奇的一生“复盘”,不难发现,其身后有这样一群人,在张謇人生的起点、节点和拐点处,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张謇本人及其祖辈世居海门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深入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海门沙上人习俗以及张謇改籍南通的思想动机,试图对张謇籍贯南通的定论进行释疑,说明个人思想言行与籍贯的联系,并以此界定籍贯。  相似文献   

11.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他创办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中国博物馆事业之先河。他还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先行者,对历史纪念性建筑和古遗址的保护。对寺庙古建筑的保护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作出过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徐光寿 《安徽史学》2003,(6):93-96,74
陈独秀与上海社会联系密切。上海是他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窗口。他的革命生涯从上海开始,一生主要时光在上海度过,革命生涯最辉煌的业绩在上海实现。他对上海社会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和十分复杂的感情,总体上说还是一分为二的。近代上海造就了陈独秀的崇高声望,陈独秀也给上海留下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今天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先进、教育发达的中心城市,其作为全国思想文化中心的地位,无疑是从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开始确立的。  相似文献   

13.
南通近代城市是随着张謇所办的近代工业和教育形成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规划设计、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特定地位。张謇先生全面经营南通的近代城市建设理念,对我们当今城市规划建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军将领章高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命增援前往辽东战场,在盖平战役中他不畏强暴.奋勇杀敌,建树了英雄业绩,虽败尤荣,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坚持抵抗态度,但违心服从清廷旨意,对其后丧地负有一定责任.应肯定章高元是一个有作为的抵抗派人物,是功大于过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5.
陈先初 《安徽史学》2007,3(2):89-94
在1949年之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张君劢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党观.他不赞成无条件引入西方模式,先是主张政党专心于国民政治教育,为政党政治创造条件;继而采取政党合作、"举国一致"之立场,旨在避免政党竞争之"流弊",并集中力量共赴国难.同时他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理想政党"之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杨玄感起义是隋朝末年的重大政治事件。隋刘度墓志记载大业九年(613年)六月,杨玄感率众举行起义。刘度应募参与镇压,六月十四日在皇宫东与起义军激战时,陷入重围,身没行阵。刘度墓志与以往发现的卞鉴、张寿、张受、郭宠、王弘墓志相互参证,对研究隋末杨玄感起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e early Chinese Marxist, communist leader and martyr, Yun Daiying was an avid reader and collector of books. His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endeavors started with reading and collecting various books and magazines on current affairs and social sciences from home and abroad. Yun Daiying founded his own private library in 1917 and expanded it into a public library while he was a student of Wuchang 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 Later Yun established a reading club christened the “Mutual Aid Society” under the disparate influences of Kropotkin, Mushanokōji Saneatsu, and the YMCA. Yun's founding of the Beneficent Group Bookstore in 1920 epitomized his ideal of combining reading and the book trade with the disseminat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ety from the bottom up. Yun kept his distance from the other Comintern-influenced Wuhan Marxists, and it was rather upon the 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of the Beneficent Group Bookstore that Yun Daiying co-founded a more radical “Co-Existence Society”, whose members were eventually converted to communism in 1921.  相似文献   

18.
王运良 《东南文化》2022,(1):139-144
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洞开,中西文化在不断碰撞中时时交流融汇,国人逐渐认识到陈列、展览、博物馆的实质内涵与功用所在,并有诸多实践.同时经过中外纵横考察与对比,学者开启了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先河,建构了博物馆学科及专业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博物馆的功能与作用、建设与管理、发展历史等作了见仁见智的研究.这其中除了张謇、蔡元培、陈端志...  相似文献   

19.
This essay reconsiders Karl Polanyi's famous thesis about the “embeddedness” of the economy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wo recent books: For a New West, a collection of previously unavailable essays by Polanyi, and Fred Block and Margaret R. Somers's The Power of Market Fundamentalism: Karl Polanyi's Critique. The guiding thread of this analysis is the claim that a constant in Polanyi's thought was his belief in what he called “the reality of society,” that is, that society exists as a social fact over and above the individuals that constitute it. The essay begins by tracing Polanyi'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drawing primarily on the essays found in For a New West. Polanyi's quest to reconcile individual freedom with social solidarity led him first, in the year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World Wars, to embrace liberal socialism, before his readings in anthropology persuaded him that traditional economies “embed” the economy in social relations and that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beral project of a “disembedded” economy (through the so‐called free market) is a departure from this anthropological norm. The essay then examines and questions Block and Somers's claim that Polanyi maintained that the economy is always “already embedded,” arguing notably that Polanyi believed that the advent of market society entailed an economy that was actually disembedded from social relations, not merely one that was re‐embedded in an alternative set of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