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11月9日,在全国解放的浪潮声中,暂迁香港的“央航”和“中航”两家航空公司在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中航”总经理刘敬宜弃暗投明,率机12架起义北飞,拥抱新中国。对这次起义,周恩来总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盛赞道:“‘两航’起义的义举,意义和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足抵200万大军,而无死伤,对西南之解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1949年秋季,留港国民党中央委员、立法委员和高级将领,在香港发起了一场广泛的脱离蒋政权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而且在国民党反动派内部引起了极大恐慌.当时的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香港起义”.  相似文献   

3.
1911年12月至1912年1月的滦州“起义”,和此前谋划的滦州“兵谏”,均发生在农历辛亥年内(辛亥年的除夕是1912年1月29日),而且事件相互关联,习惯上称之为“辛亥滦州起义”.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武昌起义的有力配合,孙中山给予了“滦州大计,建不世勋”的崇高评价.滦州起义爆发后第43天,清朝宣统皇帝宣告退位.1936年《国民政府令》的评价是:“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相似文献   

4.
谁能想到身为国民党中将军长的覃异之曾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共产党。谁又能想到当蒋介石万分青睐于覃异之,准备着手培养提拔他的时候,他却舍弃高官厚禄,参加“香港起义”重踏归途“八十七年路不平,身经百战庆余生”正是《覃异之走过的曲折“之”路》所娓娓道来的。  相似文献   

5.
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更加为国人所关注。《炎黄春秋》编者为满足读者多了解一些台湾历史情况的要求,特邀我在“二二八”起义53周年纪念之际,写一点回忆性的文字。正是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北京另一家杂志发表的《救救台湾》的长文。该文在批判李登辉“两国论”的同时,谈到了发生在1947年的“二二八”起义,但无论述事与评论,我认为多有不当。  相似文献   

6.
洪全福起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者所发动的一次起义。原计划于壬寅年除夕夜(1903年1月28日)在广州举发,并拟议成立“大明顺天国”。因此,它又被称为壬寅广州之役或大明顺天国起义。一起义经过洪全福(1834—1904或1910)是洪秀全的族侄,曾随秀全参加太平天国起义,被封为左天将、瑛王、三千岁,起义失败后逃亡香港,在洋船上当厨师,挂名于香港义和堂行船馆,附籍广东东莞,年老后定居香港,  相似文献   

7.
刘功宜 《纵横》2009,(9):17-21
父亲刘双恩原任中共闽中地下党厦门工委书记,1948年调中央办公厅直属香港“华润”公司,奉命创建“华夏”海运公司并组建船队,首开华人开办国际航运的先河,也由此开启了新中国的贸易航运事业。他是第一任共产党员船长,驾驶“东方”轮秘密为解放区运送急需物资,护送著名民主人士到北京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他领导国民党招商局轮船“海辽”号起义,在商船界第一个升起新中国的红旗。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重庆”、“灵甫”两舰官兵起义50周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那些当年参加起义的两舰官兵,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当年那次英勇的行动。他们或相互走访,传送彼此的问候;或交流信息,哀悼故去的战友;或召集会议,怀念难忘的时光。零距离地接触这些“老海军”,你会发现,在他们的神情中,既流露出对起义壮举的自豪,又蕴含着对坎坷人生的无奈。但自始至终你都会被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所打动,也会被一种与命运抗争的非凡气魄所感染。如今,他们的起义壮举早已被人们所熟识,但他们在起义后的几十年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却鲜为人知。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9.
有“国民党元老”之称的胡汉民,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参加了创立中国同盟会的活动,并出任评议部议员、书记部书记.1907年随孙中山到新加坡、越南河内等地,创设革命机关,参与筹划同盟会在西南边境发动的武装起义.1909年在香港任同盟会南方支部长,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之役.武昌起义胜利,出任被孙中山视为后方基地的广东都督要职,时年仅33岁.袁世凯篡权,又随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此后,他一直紧随孙中山左右,并致力于孙中山理论的完善工作.可以说,胡汉民为建立一个民主的中国作过许多努力.或许,在当时的国人眼里,“汉”即华夏(意即中国)、“民”即民主也;胡氏将自己的名字“衍鸿”改为“汉民”,就是要为民主而奋斗吧!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1月9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原属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简称“两航”)在香港的爱国员工3000人,毅然脱离国民党政权,宣布起义,投向新中国的怀抱。两航起义发生在被称为“自由港”的香港,两航当时的处境既非大军压境兵临城下,也非走投无路束手待擒,而是在人民革命胜利的巨大鼓舞下,爱国员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毅然走上了重返新中国的光明大道。“我们应该立即回去,整理并重建我们的事业,以开始对于人民真诚的服务。”中航公司全体员工在签名起义宣言中这样写道。两航起义至今已近63年了,但他们的爱国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年元月十八日,是光山县“殷棚起义”五十周年纪念日。一九三○年元月十八日,我党在光山县殷棚地区活动的领导人,继“黄麻、商城”起义之后,领导当地群众又举行武装起义,歼灭  相似文献   

12.
正"海辽"轮起义,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艘海轮起义。"海辽"轮冲破国民党在海上的重重封锁,历经8天9夜,从香港启航,穿过巴林塘海峡,远离台湾东海岸,绕道北上,经日本海域,沿韩国西海岸北端驶入渤海,到达解放区大连港,成为新中国第一艘升起五星红旗的海轮。在"海辽"轮首举义旗的带动下,中央航空和中国航空公司的12架飞机、国民党招商局香港船务局13艘海轮相继起义。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20年代,在中国西南部的川鄂湘黔边区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神兵”武装起义。这场起义于1920年引爆,至1950年止,整整延续30年之久。“神兵”起义势如暴风骤雨、狂潮巨澜,迅猛席卷中国西南部的四川、湖北浙南、贵州4个省区的48个市县,数以百万计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各阶层群众卷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这场起义,实质上是广大民众为反抗苛捐杂税、打击统治阶级和军阀势力、图谋生存自救而掀起的一场农民革命。“神兵”起义地处中国西南部的川鄂湘黔边区,乃土家、苗、白、汉、侗、蒙古等多种民族杂居的地域,社会情况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陈铭 《纵横》1997,(11)
一1949年11月9日黎明时分,香港启德 机场,一架“空中行宫”客机悄然滑向跑道,接着11架飞机紧随其后,组成庞大的机群,直插蓝天,向着新中国的首部——北京飞去。 在“空中行宫”号上有几位引人注目的乘客:一位是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一位是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还有一位年轻人是中共代表吕明……在他们的带领下,原国民党政府的两家航空公司宣告起义,这就是后人称之为“香港两航起义”。  相似文献   

15.
1950年1月15日,台北招商局香港分局的13艘海轮顺应历史潮流,不怕流血牺牲,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回归新中国的怀抱.当年参与香港13轮起义的年轻船长刘维英,如今已是89岁的老人.当老人回忆起当年参与起义的往事时,仍然激动不已,仿佛往事就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16.
徐渊 《中国钱币》2014,(4):25-30
中国革命政府债券是孙中山委托法国人李安利在巴黎印制的筹饷债券,因正背分别印有英文及法文,俗称“英法文债券”.其译文为:“中国革命政府约定付给持券人一百元.本政府在中国成立后一年,由广东政府官库或其海外代理机构支付.1906年1月1日,总理孙文(签名).”该券印成后,于1906年夏从法国运抵新加坡,一部分开始发售,大部分送往香港寄存.1907年3月孙中山离开日本赴越南河内设立领导国内起义的秘密总机关,在镇南关起义之际,存港债券被运往越南备用.随着1908年5月河口起义失败,起义领导人先后从越南撤离,所存越南之军债券亦被移送至新加坡.至1909年春,因遭殖民当局干涉发售,此项债券被迫焚毁,其发行时间前后仅两年多.  相似文献   

17.
“边墙”是明清两代对长城的普遍称谓.明代修筑南长城的背景,是在“动分彼此”的情况下,为了消极地对付湘黔川三省边境苗族人民的起义斗争,封固疆围,更有效地做到“来则致截,去则不追”.清代南长城的修复最先由铜仁的松桃开始.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在湘黔边境大修边墙、广设碉卡,企图“遏苗之来,截苗之归”.南长城虽然是封建统治者隔绝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联系的一个硬件设施,同时也是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融洽史的一个历史铁证.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在中共的指导和协调下,一批聚集在香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央委员”、“立法委员”、“监察委员”和其他人士开展了一个广泛的脱离蒋介石政权的运动,史称香港起义。香港进步报刊《华商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在这一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1949年四五月间一批从南京、上海等地来港的国  相似文献   

19.
光绪二十一年(189),青海循化地区伊斯兰教花寺门定新老派之间发生教派争执,清廷派员查办,捕杀老教派头目及群众十余人,并“枭城头”,从而激怒教民。老教派群众一轰而起,联合新派及循化、河州一带的其他各门定教徒,爆发了声震西北的河湟回民反清起义。清廷闻报惊恐,便星夜调集兵勇。对义军进行“株连捕杀”、“抄没财产”的大屠杀。起义惨遭失败。义军中有一部分是青海海晏握中上五庄的“托茂”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为哲赫林耶和虎非耶两大门宦的教民,起义失败后,他们同其他回民义军一起在哲赫林耶“老人家”(大阿匐)马骥和…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1997,(3)
新中国成立后,以“两航”起义为龙头,国民党在香港的29个重要机构陆续宣布起义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结束,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国民党当局一面继续负隅顽抗,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