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鲁夫 《江淮文史》2001,(4):104-108
安徽省山青水秀,幅员辽阔,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而对联又是集语言、音韵、对仗、意境、书法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因之许多名人与联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撷取若干趣话,可窥见安徽名人风采之一斑。  相似文献   

2.
许筱言 《神州》2011,(2):56-61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也称楹贴,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它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充分地展示出了汉语的对称美和韵律美。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规律,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得到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习俗。一年又一年,本文值此新春佳节之际,重温楹联习俗,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3.
正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我国汉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我们一般把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语对偶,音韵平仄对称,内容上相互关联呼应,形式上彼此排比对称的两句话组成的文体,称为对联。由于它的形式独特,语言鲜明,音韵和谐,内容风趣,具有诗的神韵,再加上优美的书法,从而成为书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中国文艺园地中独有的一朵奇葩,俗称对子、帖子,贴于门柱、房柱上的称楹联,后来便泛指对联。新春佳节张贴门庭的通称春联。按用途分,用于婚丧喜庆的对联又称婚联、喜联、贺联、丧联(挽联)。它根据汉字的字形、字意及词性、声韵构成,讲究遣词准确,造句精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格律严谨,寓意深刻。对联的发展源流,和南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9,(12)
<正>楹联亦称对联、对子、楹帖、联语,讲究平仄对偶,与文学、金石学、文字学及书法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清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中谈及楹联历史:"楹联之兴,肇始于五代之桃符……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①由此可见,早期的楹联,即是张贴于门柱之上的桃符。后经历代演变,常见书写或镌刻于名胜古迹、寺庙殿堂,或亭台楼阁,成为精英文化与普世文化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到了清代,这种具有独特风貌,综合了音韵,诗意,书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盛行一时,成为了文人、书画家、以至帝王将相日常酬应的风雅之物。无论楹联的数量或质  相似文献   

6.
一字联趣话     
联语是华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神州学花园里的一朵艳丽之花。它是世上5651种语言中唯一能构成联语的汉语的惟一独生子。联语有长、中、短、超短之分,这是就字数而言。  相似文献   

7.
阿央白     
这里所说的“阿央白”是个石雕,藏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石宝山石窟中。剑川白族把女性生殖器叫“阿央白”,是白族话中的汉语译音。“阿央”是白族语中“姑娘”的意思,“白”是白语“开裂”、“裂缝”之意。“阿央白”就是姑娘身上开裂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楹联”又称“对联”、“对子”,是悬(贴)在壁间、柱子上的联语。它的上下联在字数多少没有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由于楹联的形式和汉字这种单音独体的方块字密不可分,因而它也就成了世界上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艺形式。一般认为,五  相似文献   

9.
现存联话文本情况极为复杂,有已经整理的,有著录、抄录的,有的散见于各类笔记,杂著之中。加强联话文本的整理可以拓展文学批评范围、钩沉社会史料、促进对联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的对联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体形式,可谓最精炼的诗歌。写对联既是撰写古典诗词的基本功,也可独立显示自身的才情。旧时人,没有不会撰联的,作为清末名的诗人,黄遵宪自然也精于此道。据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罗滨《人境庐诗事》、杜常善《中国近代名家名联》等书收载,黄遵宪共有存世联语十四副,主题咏其书房人境庐,是作人品诗格的鲜明写照,具有极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客家人特别重视传统化的显明例证。  相似文献   

11.
<正>以对联的方式来评价人物的一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收集的这几则联语,颇有味。追述人物的生平经历,评说人物的事业功绩是一些哀挽联、祠庙联、陵寝联、故居联经常出现的内容。这类对联,写得好的常常能将人物的生平事迹用寥寥数十字表达出来,所谓"人生尽在一联中",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2.
叠字妙联     
对联是中国文化独树一帜的艺术之花,叠字联则是这花苑中的一株奇葩,它构思巧妙,用字奇特,内涵深邃,别有情趣。赏析精彩的叠字妙联,将给你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上海豫园万花楼:“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此联描写了大自然莺...  相似文献   

13.
对联情结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许多妙联佳对,构思精巧,用词精湛,落笔巧遣妙运。用典巧取妙引,既有对仗工整的“对称美”,又有音韵和谐之“韵律美”。记得我在初中时便喜爱上了收集对联,那是源于秀美山川的熏陶…… 家乡南通有座狼山,庙门上悬有一副气势雄伟的对联:“举目四顾,海阔天空;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咏罢,只觉得文笔洒脱,舒卷自如,很有气魄,于是就找张小纸抄录下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爱做联,行行皆可入联,事事都可入联,以中药来说,就流传下来很多有趣的诗词、对联。明朝对联大师解缙用药用植物作过这样一副奇巧对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此副对联,初看极平常,并无别致惊人之语,但细一琢磨品析,方知"柳暗花明"之妙,实属一副奇联巧对。奇在何处?奇在上联的蒲、桃两种药用植物名,恰好与第三种药用植物名"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本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故"草本"在前,"木本"在后,以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对联的基本定义是:对联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样式。对联起源问题是对联研究中争论最大的问题之一,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认为,对联的起源有两个源头:一是具有巫术性质的中国古代习俗——桃符、门神风俗;二是汉语言特有的对偶艺术的演变发展。当这两条线索不断向前发展.最后交会融合时,便产生了春联,现代意义上的对联则是由春联演化而来的。所以,对联的产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过程和文学过程。文化方面,它从传说中的神荼、郁垒昆仲兄弟捉鬼的故事演变成桃符作为除夕的一种吉样物,再进一步演变成在桃板上画神…  相似文献   

16.
潘为去 《古今谈》2001,(3):33-34
潘天寿故居在浙东宁海县城北的冠庄。一间朝南的旧式楼顶瓦房,俗名大楼顶。这里曾是青年潘天寿学习书画的地方,如今陈列着一口古老立式木质书橱,橱门上留存着一副木刻阴对联,联高60厘米、宽58厘米。联语为:  相似文献   

17.
药王山     
“玛尼”为佛教六子真言的简称,人们将自己的信仰、生活、艺术以及情感和希望付诸于石头之上,其间包含着神明与实用的双重含义,耐人寻味其中。药王山恰恰就是这种形式的载体,山上的石刻犹如一条历史的长河,时至今日它依然不断延伸流淌着。  相似文献   

18.
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积石导流趋大海;崆峒倚剑上云霄。 以上两副对联是晚清陕甘总督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前,驻节甘肃兰州时题写的。立意高远,胸襟开阔,是写景抒志自喻襟怀的佳联,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在中国多种传统文学形式中,联语可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体,联语“片辞数语,著墨无多”,但“作者之才情寓焉,器局寓焉,学识襟抱,亦莫不寓焉。”看似文字游戏,实则不知包容了多少学养和才情,许多优秀联语,往往成  相似文献   

19.
读过几部最近出版的县志,发现县志在处理对联入志问题上,有两点值得商榷:有的志书将对联排之于外;有的则存在滥录现录。就此谈两点个人浅见。 (一)志书不应将对联排之于外。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融文学书法于一炉的综合艺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利用汉语的特殊性来造句、修辞、状景叙事,以精炼的语言表达意深含蓄的思想感情,有诗词韵味,对偶工整,平仄交替,铿锵上口,具有独特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提起儿童节 ,你一定会想到大家熟知的“六一”儿童节。然而 ,在云南省洱源县凤羽街白族儿童中 ,有一个有趣而富有寓意的活动 ,当地群众称之为“尹尹悟” ,外人则称它是当地的白族儿童节。“尹尹悟”是白族话 ,译成汉语则是“恭贺喜庆”之意。而“搭拼和”的意思就是“大家在一起吃”。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晚上 ,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凤羽街上 ,一群群 7至 12岁的少年儿童便不约而同地以村、巷为主的组成一支支“尹尹悟”的小队伍 ,在夜色中挨家逐户地去“尹尹悟”。他们“尹”到一家 ,便童声齐喊 :“尹尹悟、尹尹悟”。这时 ,早已等候在门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