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镜铭文的史料学价值杨爱国早在四十年代,铜镜收藏家梁上椿先生就对汉镜铭文作了有价值的探讨,在其所著之《岩窟藏镜》一书的《概说》中专文谈及汉镜铭文。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有铭汉镜的不断出土和旧藏铭镜的日渐公诸于世,汉镜铭文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大陆的周世荣...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7,(2)
<正>我国古代铜镜,滥觞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历经战国、汉唐而臻鼎盛。两汉铜镜,继先朝之余脉,立后世之楷范,于实用功能外,承载思想,寄托情感,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纹饰铭文:崇神灵而作祈禳,饰图文以寓希冀。故避灾禳祸,纳福降瑞,乃是汉代镜铭纹饰的主题思想之一。现就汉镜中的祥瑞纹饰和避邪铭文,列其形质,溯其源流,析其思想,究其因果,以抛砖引玉。汉代铜镜所含祈求祥瑞,祛除邪恶之意。一"求"一"祛",两者名异而实一,相反相成,互为因果,今列举以下16例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黄龙县文化馆1982年8月收藏铜镜一面。镜的直径16、边厚0.5厘米,重575克。半球状纽高0.8厘米,纽基作四瓣柿花,其外由边长2.8厘米的单线方框和边长4.9厘米的双线方框形成纽座,框间布列十二乳丁和篆文十二地支。中圈直径10厘米,由双细  相似文献   

4.
汉镜《硕人》铭文校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镜《硕人》铭文中多借字,另还有俗字、异文,可断定“汉镜诗”属于“俗儒穿凿”之《诗经》版本。这一“文字多谬”的汉镜《硕人》铭文,提供了有关《诗经》流传版本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焦姣 《文博》2022,(3):62-67+112
汉代铜镜铭文中涉及“酒”的文句体现了当时的饮酒风习已经对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铭所见“宜酒食”“饮澧泉”等表达了汉代日常生活中酒的重要性。“酒如河”“酒而河”希求体现了“酒”的社会需求程度。镜铭中“醉”“酲”“醒”生动体现出饮酒后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6.
汉镜铭文中有"令名之纪七言止",以往学者均将"止"读如字,本文则主张将"止"读为"始",并纠正了《浙江出土铜镜》中对一面含有类似铭文汉镜的释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诗经·大雅·公刘》篇中两句有疑义的诗句进行了试读,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贵霜帝国的创立者库久拉&#183;迦德菲塞斯(Kujula Kadphises,史称“丘就却”)原本是大夏五部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后来逐步强大,攻灭其它四部翕侯,自立为王。不过,此时的丘就却尚依附于印度——希腊王国的末代国王赫尔玛尤斯(Hermaeus),或者与赫尔玛尤斯结盟而立国。这时,丘就却在他的钱币上并没称“王”,仅使用“翕侯”或“君长”(相当于“副王”)等低于“王”的称号。  相似文献   

8.
陕西出土汉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铜镜的纹饰和铭文,均与当时社会思想文化,意识观念、社会生活、铸造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时代的风貌。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各自的时代特征,在考古发掘中,它也可以作为对共存遗物进行分期断代的参考。因此,对铜镜的研究在文物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陕西长安,是西汉王朝的京城,也是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陕西出土汉  相似文献   

9.
张宏林  郑永 《收藏家》2007,(8):64-68
我国古代铜镜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遗留至今的古代铜镜中,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流行习俗、社会风尚等诸多的历史状况。汉代铜镜中的图案纹饰和铭文内容所反映的阴阳五行观即是其中之一。现笔者例举几面汉镜的图案纹饰和铭文内容,试谈汉代铜镜中的阴阳与五行。1.西汉:四神四乳镜主区以带圆座的四枚乳钉间隔:左边  相似文献   

10.
李学勤 《收藏家》2014,(7):34-34
清华大学汉镜文化研究课题组集中两年多精力,完成了《汉镜文化研究》一书的纂著。这部大书分为"研究部分"和"图录部分",论说精详,材料丰富,二美兼而有之,其出版堪称铜镜研究领域中的盛事。  相似文献   

11.
济南魏家庄墓地共发现汉代墓葬95座,出土了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铜镜。这批铜镜的年代以西汉中晚期为主,数量、种类较多,演变脉络清晰,从连弧纹镜、星云纹镜逐渐转变为四乳四螭纹镜。铜镜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却未因时而变,始终保持固定位置。铜镜随葬呈现出的“动态”与“静态”并存现象,证明铜镜的背部纹饰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在墓葬中的功能却始终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松乔"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仙人"王子乔""赤松子"的习惯专称,两汉时期,关于"松乔"的神话传说十分流行,两者作为汉代神仙体系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屡屡为汉代诗文歌赋、经传史籍所提及。古文献材料中"松乔"神话虽不乏记载,两者的图像却十分罕见,这是因为古代简帛、纸质等画像图本的流传,较之于文献典籍更容易亡轶。可贵的是,汉镜构图中既保留了部分"松乔"图像,亦铸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以来,陕西凤翔出土古代铜镜百余面,其中汉镜占较大数量,均藏凤翔县博物馆.现举其重要品类记述于后.  相似文献   

14.
宝鸡市博物馆馆藏汉镜介绍刘明科,李新秦宝鸡市博物馆共收藏历代铜镜千余面,其中比较精致的汉代镜共300余面,可分11大类。其中连弧纹类镜56,四乳禽兽类镜52,重困铭文类镜46,规矩纹类镜45,连弧铭文类镜43,神兽类镜22,星云纹类镜12,其余为蟠螭...  相似文献   

15.
刘咏清 《丝绸之路》2012,(14):38-39
汉镜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珍品,在整个铜镜发展史上地位特殊。它多样的制作形式和丰富的纹饰变化不仅继承了战国镜的辉煌,而且开启了唐镜新风。本文从早、中、晚期具有代表性的汉代铜镜入手,对其纹饰变化进行探释。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6,(1)
正"物勒工名"原本是我国古代一项针对手工业者制造产品的质量管理制度。"勒"即刻。所谓"物勒工名",就是在器物上镌刻制作工匠的姓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的部分器物中,就已经出现了"物勒工名"的现象。但据《吕氏春秋》记载,首先提出针对产品质量实行跟踪、监督、追究的"物勒工名"制度,似乎是战国时期的秦相吕  相似文献   

17.
1978年,阿富汗、苏联学者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阿富汗北部席巴尔甘发掘了一批墓葬,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最突出的是黄金制品。有关讯息在1979年开始披露,引起国际上许多学者的注意和讨论。据报导,墓葬所在遗址名为Tillya Tepe,位于席巴尔  相似文献   

18.
2001年6月,为配合西安市绕城高速路南段的施工需要,在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池乡的马腾空村西南,即靠近汉宣帝刘询杜陵陵园之附近,笔者主持清理了30余座汉、唐时期的墓葬,出土了金、玉、铜、陶、木、石等各类质地的文物达400余件,其中出土的四面汉代铜镜颇为精良,更具特点。其纹饰规矩而流畅,铭文清晰又吉祥,工艺高超且先进,为研究西汉铜镜的铸造工艺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在此特成文介绍,供学界和藏家共赏。  相似文献   

19.
<正>汉镜构图中的"仙人弹琴"图像十分丰富,在西汉晚期以来流行的神人禽兽镜、神人画像镜中,此类图像几乎成为仙人乐舞百戏场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题材之一,然因缺少铭文或榜题的指证,这些"仙人弹琴""仙人听琴""仙人和琴吟唱""仙人伴琴起舞"之类的组图内涵,人们很少与伯牙、子期的"琴神话"联系起来。直到流行于东汉末年的神人神兽镜构图中,"伯牙弹琴、子期听琴"题材才被明确地强化而凸显,其中既有典型而稳定的"标准图式",也有"伯牙弹琴子期吟""伯牙陈乐、众神  相似文献   

20.
两汉包括西汉、新莽、东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经济和文化都有长足地发展,从各个方面为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时陶瓷器的进步虽然已取代了青铜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青铜工艺并没有衰退,而全力转向制镜方面。因此,汉代的制镜业出现了新的高潮。西汉初期,由于处在经济恢复时期,制镜业发展不大,仍然延用着战国镜的遗风。到了“文景之治”以后,制镜业才有了突出地发展,逐渐形成了精致的汉镜风貌。特别是新莽和东汉前期,汉镜艺术达到了高峰。不仅镜面增大、镜壁加厚、钮为半球形,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