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纵览》2009,(4):6-7
<正>作为"战士歌手",阎维文的歌会是军营里最响亮、最动人的那一支。在部队的各种文艺演出中,他的歌也是战士们经常唱、愿意唱的那一个。他和他的歌声,带给战士们的是发自内心里最永久的感  相似文献   

2.
1974年4月里,我从一份杂志上读到画家郭道正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武昌艺专》。“武昌艺专”四个字顿时在我脑海里爆开了一阵火花,挑起不绝如缕的往事。读完那篇文章之后,我便赶着写了一封信,托该杂志社转寄给郭先生,请他将武昌艺专在台北校友的近况告诉我。不多久,我就和画家徐莹女士取得了联系,见面晤谈之后,才知道我们就住在同一社区。徐女士笑说,为何许多年以来,竟没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彝家山寨里,每逢办丧事的时候,朵西都要唱述一段崇人抛鼎找药的故事。为什么要唱这段故事呢?那是因为崇人抛鼎不仅对父母尽到了孝心,而且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相传,崇人抛鼎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家里有年迈的阿爹阿妈。有一次,他到遥远的亲戚家去做客,因为一心挂念着家里的父母,第三天就连忙赶回家来。他一跨进家门,便喊了声阿爹,阿爹没有答话;他又忙喊了声阿妈,阿妈也没有回答。他感到很奇怪,急忙  相似文献   

4.
<正>从"换大米"唱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开始,时至今日,郭达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几乎在每年的春节晚会里,我们都会看到他质朴忠厚的形象,而他那幽默诙谐的表演,也总会给我们带来不尽的快乐,并长久地回味着……  相似文献   

5.
去他家采访,他竟让记者签“生死状”在中国文坛,郑渊洁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独自一人供稿,支撑一本童话刊物长达21年之久。他笔下的童话人物形象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已经成了经久不衰的传奇。他的读者数以亿计,童话书刊总印数已超过1亿册。他被称为“童话大王”,其童话作品甚至成了中国30岁以下那代人  相似文献   

6.
当世人处于自以为是清醒的人生而其实仍游离于混沌浊世的梦境中,有一个人把自己叫醒了,他叫乔达摩·悉达多,后来,信徒们奉他为宗教信仰之神,尊称释迦牟尼,佛陀。 当世上所有的地方还沉浸在用文学、音乐、绘画和片段的雕刻去赞颂佛陀的成就时,有一个地方已经在用石头去雕刻佛陀那具有传奇色彰的绚烂的生命赞唱,那便是来自东方的云冈石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他曾和朱德相依为命,红四方面军来到川北,张国焘竟把他处以极刑……1960年3月10日,阳雀啼唤春光的时节。朱德元帅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四川仪陇。在视察药铺垭小学时,他向身边的侄儿问道;“那‘犀牛望月’还在不?陈家湾是哪个方向?”随着侄儿手指的方向,他久久地凝望着…  相似文献   

8.
李康生在《郊游》中的表演,李安最赞赏的,是他举着房地产广告牌在风雨中唱《满江红》的那一段。蔡明亮后来对那一幕的解读是,它表达了一个中年人的挫败、委屈和困惑。李康生不讳言,举牌人的苦闷和不被理解,与现实中的自己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有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小人物,他就是唱莲花落、什不闲”小戏的满族艺人抓髻赵。 抓髻赵,名叫赵奎顺,号星垣。清内务府正红旗人。因为他在唱莲花落、各处走票时,扮演旦角,头上梳两个抓髻,所以便得到抓髻赵这个绰号,原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光绪十九年(1892),抓髻赵进清室内廷应差,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听莲花落,遂经常传抓髻赵等人进宫。当时宫里头传差,除去年节以外,其余的日子就是初一、十五。当时唱玩艺的人都得到慈禧的赏赐,那赏赐的名称叫“口份"。  相似文献   

10.
满族工艺美术家、民族企业家毓瑞李德似乎不可思议,一个孩子何以对“玉”那么着迷?是喜欢那洁白那晶莹那玲找那剔透?还是那五花八门、小巧精致的造型和图案使他心醉?抑或是那新叶般能掐得出水的嫩绿令他神往?—一碗瑞从小便对“玉”独有情钟。他的童年是和“玉”结合...  相似文献   

11.
沈淦 《文史天地》2013,(7):46-50
他生活于唐末五代,在黄巢义军所建立的大齐政权、残唐政权及后梁、后唐政权中都身居高位。一个享受着高官厚禄而又置身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人,在那个几乎破坏了一切生活法则,到处充斥着暴力、阴谋与杀戮的乱世之中,竟能以高龄善终于家中,简直堪称奇迹了。他就是张全义,从他那富于传奇的一生中,人们或许能够窥见当时社会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故事要从同事小朱最近收养两只流浪猫说起。自从加入我们这个动物福利单位以来,小朱对动物的爱心渐渐膨胀起来,上个月竟“一不小心”收养了两只流浪猫。两只猫倒也不讲究先来后到、论资排辈,很快结成了嬉戏合作伙伴关系,但对小朱和他那不到50平米的出租房来说,负担却有点太重了。这事儿甚至惊动了他在家乡的妈妈,老太太特意打电话来,勒令他不得“超养”,净化“人性空间”,以免玩猫丧志。  相似文献   

13.
聪明的果索     
莫嫌浓烟熏黄了的经书,它珍藏着多少人的英名,那宝石般发光的德行,深深地感染着后生们的心 灵。 —崩龙族格言一引子取下一颗串起的珍珠,选上一段动听的神话,吹起一支悠扬的葫芦箫,唱一唱我们聪明的果索。聪明的果索啊,是竹楼上最亮的宝石,是山林里最美的鲜花,或许大家都想亲眼见见他。要见果索不算难,在崩龙人的火塘边,歌手会让你听到他,歌手会让他天天同你说话。二成长果索哟,他是苦藤上的苦瓜,,他在苦水里泡大,破碗里淌着泪花。他才在土灰里留下脚印,就丢失了阿爸;他才会爬上牛背,又哭别了阿妈。他在鞭子下挣扎,在黑炭窖里滚爬;他在刺蓬…  相似文献   

14.
白老师印象     
一次升旗仪式上,庄严的国歌已经奏响,我们肃穆地向国旗行少先队礼。我的旁边站着一位戴眼镜的老师,只见他抬着头,望着国旗,挺着腰板,两手紧贴在双腿两侧,脚跟紧靠在一起,脚尖微分。他站在那里,如一棵劲松,更像一个军人。唱完了国歌,这位老师还一直保持着军人姿势站在后面。忽然,他发现班里一位男同学正在小声与旁边的同学说话,便大步走到他跟前,拍了那个男同学一下,然后又回到后面,继续站着。过了一会儿,那个男同学再次犯错,那老师走到前面,二话不说就给了那男生一巴掌。“啪!”的一  相似文献   

15.
在“史无前例”的岁月里 ,曾有一支歌不分场合天天唱 ,人人唱 ,那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如今 ,当人们拿着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去申报“吉尼斯纪录”时 ,居然忽略了《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支被八亿人唱了十年的歌 ,无疑是“世界之最”、“世纪之最”的歌曲。周恩来总理指导修改的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作者王双印和词作者李郁文 ,是我三十多年前在黑龙江结交的老朋友 ,是我所尊敬的两位颇有成就的音乐家。1 932年 ,王双印生于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故乡———黑龙江省呼兰河畔。他的舅父在小县城里开了一爿茶社 ,为了招徕顾客 ,经常请一些当地艺…  相似文献   

16.
正锡剧从乡间小调发展成为华东及江苏省一个重要的地方剧种,享有"太湖一枝梅"之称。2006年,锡剧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锡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进人王嘉大自幼热爱表演艺术,学过"唱春""宣卷"和"道情",21岁学唱"滩簧"。他改革传统滩簧"一生一旦"坐唱模式,用化妆、服装、道具、布景和表演手段,把民间说唱提升为舞台综合表演艺术,把"滩簧"演变为华东地区三大地方剧种  相似文献   

17.
1979年秋,有一天,我去辽阳市东京陵,在这座古老的后金陵址上,一个偶然机会遇见了讲王尔烈而闻名遐迩的满族故事家徐仲武老先生。他穿着一身黑色粗布便服,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交谈之下,他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述着东京城和东京陵的历史沿革,那简洁清晰的话语,竟使我忘却了站在面前的是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  相似文献   

18.
即便是站在她的眼前,还是很难相信这个故事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她开口之后,一切都变了。一位摄影记者见过她之后由衷地感慨:“我好同情华仔。”杨丽娟,女,甘肃兰州人,17岁豆蔻年华之际因为在梦中感应到一个男人,几天后惊奇发现自己所见所闻竟与梦境完全吻合,她觉得那不是梦,那是上天给她的启示。他应该是她的亲人,他的哥哥。他叫刘德华,香港明星,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歌德说:“哪个少女不怀春。”杨丽娟也许就是这无数怀春少女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请父亲吃饭     
好儿子,谢谢你的这顿饭,还有唱,让我过足了一把瘾!往后怕没这机会了。父亲说着说着,竟流下了老泪。请父亲吃饭,怎样清父亲吃饭,长久以来,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20.
《炎黄春秋》去年约我写一点回忆父亲的文字,因公务繁忙我未敢答应,后又将刊载其他同志写我父亲文章的杂志送我,使我和家人很受感动。我的父亲田家英生性活泼、开朗,长期在中央机关严谨有余的氛围里工作,竟一点没有改变他那洒脱不羁的性情。他有一方从地摊上买来的古印章,上刻“活泼泼地”,他特别喜欢,我以为那正是他的本性。父亲喜与人交往,好友来了,或清茶一杯,或茅台一盏,品酌之间,纵论天下。他曾对人说,他视人生两件乐事,一是读好书,一是和志趣相投的人聊天。的确,父亲有许多可以交谈的朋友、书友、挚友。何均伯伯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