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闽南台湾古厝民居建筑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民居形式多样,美轮美奂,其中以砖木石混合结构的传统古厝民居最为常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遍布闽南厦门、漳州、泉州的大部分地区和台湾西半部及金门、澎湖,涵盖了闽南语系的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2.
闽南传统民居的合院式布局受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伦理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近代以来,诸多学者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工艺、材质、装饰等方面展开研究,但对于闽南传统民居中具有典当等商业性质的传统民居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港新桥张氏建筑群的实地勘测、调查,并对其形成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营建法则、空间组合、装饰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这是泉州典当商贸在清代发展到高峰期的典型代表,也是清代泉州地区商业建筑及其布局发展演变的实证,以期为今后的闽南传统民居中商业建筑类型的维修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物》2021,(1)
正厦门鼓浪屿于2017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闽南古厝是鼓岛原生态聚落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本土传统民居建筑,也是闽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古厝外檐留存了许多珍贵的清代灰塑彩绘,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外檐灰塑彩绘主要为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传统建筑常见的装饰手法,其附着在抹灰层表面,如水车堵、水车出景、运路等部位[1],兼具保护与装饰作用,也承载着诸多吉祥图像和传统技艺。因彩绘颜料常年暴露在外,  相似文献   

4.
聚奎楼又称朵桥土楼,坐落在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由傅方升、傅方进两兄弟建于清康熙年间。整体造形为中间方形土楼、左右两侧各建有一座三落五开间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两种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群。本文对聚奎楼的建筑概况、建筑特色与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福建土楼、闽南传统民居、聚落空间营造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7-18世纪是闽南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时期,也是台湾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台湾移民以闽南人为主,可说是闽南社会在海峡对岸的延伸.推动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内因是明中叶以来的人口压力,而16世纪中叶欧人东来以后带动的商贸和东亚、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开发使对中国商贩和劳力的需求大增,则是吸引闽南移民的拉力.在整个17-18世纪,始终存在着华人海上商贸和海外移民的互动.闽南人冒险、重商的人文精神,则是使这种推力与拉力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观原因.17世纪20年代以来,由泉籍郑氏集团主导的海外华商网络和台湾开发则是台湾泉籍人多于漳籍人和泉籍人主导台湾商贸的主要原因,这与17-18世纪海外华商网络和华人社会以闽南人为主、闽南籍者又以泉府人居多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部分地区,龟被视为贬物,然而,台湾和闽南人对龟崇爱有加,不但不避讳,还把龟当作“福、禄、寿、喜、财”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有崇龟风习. 在闽南沿海地区有此传说:明清之际,郑成功募兵在东山岛操练水师,备战收复台湾.时逢酷暑,饮用水十分困难,这事令郑成功大伤脑筋.  相似文献   

7.
粤东(本文指原潮州府地区)与台湾一衣带水,同为闽南语系区。据说有专家曾提议,在调整行政区划中,将粤东与闽南合并建一个新省,与台湾联为一个经济文化区,既密切两岸的关系,也有利于中国的整体发展。而且,潮台历史上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台湾话的本源是闽南话。由于闽南人移入台湾的聚居区不同 ,一般说 ,泉州人的聚居区多为泉州话 ,漳州人的聚居区多为漳州话。日本霸占台湾期间 ,有两次调查数据足可说明闽南话的广泛范围。 190 7年《日台大辞典》揭示 ,台湾讲闽南话有 2 30万人 ,占全台湾人口 76 6 6 %。 192 6  相似文献   

9.
李娜 《福建史志》2005,(4):51-53
翻阅闽南族谱,追溯闽南人祖先的源流时,我们会发现史料清楚地记载着闽南人的根在中原或北方,闽南人基本上都是从中原或北方迁徙而来的,主要聚居在幅建的厦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漳州等市(县)。自明清开始,福建大量向台湾移民,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台湾约75%的人讲闽南话。因此,台湾也是闽南人的主要聚住地。  相似文献   

10.
正近代台湾的寺庙建筑深受闽南建筑文化的影响,在台湾处处可看到闽南建筑风格的寺庙。闽南建筑风格分为漳州派和泉州派。在台湾的匠师中,陈应彬、叶金万与王益顺被称为台湾寺庙建筑"三大匠师"。王益顺为泉州惠安人,而陈应彬和叶金万都是漳州人。陈应彬(1864—1944年),是台湾知名大木匠师,承继漳派大木作技术,在台湾寺庙建筑史上占有一席地位。陈应彬的祖先是南靖县人,约于清乾  相似文献   

11.
地处德化县石牛山腹地的水口镇山村.因地处偏僻林区、峡谷,地势险峻陡峭,山高路遥,长期以来.与其他地区间的交流较少.民居建筑的布局、结构、材料、装饰等与闽南沿海地区,甚至与德化县其它地区.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以纯木竹结构为主,呈现出独特的朴素、简洁、淡雅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2.
福建福塘村拥有众多保存完整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古民居建筑群,是福建闽南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闽南地域传统风格,极具地域文化特色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嘉星 《文献》2006,(1):183-188
闽南方言区是华夏民族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区,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陆续进入南洋群岛和闽南内地与台湾,为推行西方宗教文化而学汉语、习方言,创造闽南方言罗马字(又称白话字),客观上成为我国语文现代化的先声.然而,滥觞于16世纪南洋群岛的教会闽南方言辞书和后来的各类闽南方言教材、闽南土白圣经译本、<论语>等中华典籍闽南方言译本,记录了几百年前的闽南话,现大部分存于海外,因大洋阻阔、学科隔阂、文献资料的限制,多不为学界所知,其研究颇多疏漏,难以一窥全豹.为此,有必要扩大视野,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宗教史、教育史、语言学史等大背景下,重新全面审视这一时期中外汉语及闽南方言研究的成果,以期对此作出较为系统、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漳州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形成富含闽南特色的民间艺术。古建筑屋顶上的剪瓷雕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之一。它以泥塑形,瓷当衣,自宋以来,经历数百年,广泛流传于闽南、粤南、台湾、金门等地区,装饰于寺庙宫观、老厝宗祠等老式建筑物最醒目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男人刮脸剃须不足为奇,而女人刮脸剃须恐怕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在闽南和台湾,不但有女人刮脸,还有不用剃刀的"挽脸"法!闽南和台湾方言"挽"乃拔的意思,"挽脸"就是一种用纱线拔除脸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法。早年,在闽南民间,姑娘出嫁前夕既要洗发、梳妆,还要"挽脸"。闽南人习称没有出嫁的闺女为"查某根",而"挽脸"后,就意  相似文献   

16.
台湾历史上是一个移民社会,据1926年日据时期的调查,全台湾375万汉人中有311万人祖籍为福建,约占83%。福建人中,漳泉府籍共约300万人,占闽省籍人的91%台湾为什么会形成以闽南人为主的社会,这还得从17-18世纪闽南人大量移民台湾说起。  相似文献   

17.
<正>海峡两岸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台湾的根在大陆。现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漳州史前文化考古调查和旧石器的发现也印证了在闽南东山岛与台湾岛之间有一条"古陆桥",使两岸连为一体。原始时期,大陆尤其是闽南地区的先民,就借此往返闽南、台湾两地。后来,第四纪末冰期结束,"陆桥下沉",形成今天的海峡地貌。此后,大陆人民仍不断飘洋过海,与台湾同胞共同开发宝岛,为台湾的文明与繁荣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血浓于水的历  相似文献   

18.
林长华 《民俗研究》2002,(3):197-198
在方言相通、风俗相似的台湾、闽南,相当多的人向来宾介绍自己的配偶时,习惯称之为“牵手”,甚至未婚情人也不例外。在闽南拍摄的故事片《寡妇村》中的对白也多次出现“牵手”。  相似文献   

19.
有清一代,大批闽籍学官尤其是闽南漳泉七学的学官赴台任职,为台湾地区的开发、治理,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闽台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嘉庆年间出任台湾府嘉义县教谕的福州侯官人谢金銮就是赴台闽籍学官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介绍福州市博物馆藏谢金銮墓志铭,并对墓志铭涉及的谢金銮在台事迹略作考证和解读,以缅怀清代赴台闽籍学官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闽南侨乡寻根旅游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丽金  王元林 《人文地理》2003,18(6):48-51,34
闽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具有发展寻根旅游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本文对闽南地区的文化地理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寻根"文化应是闽南侨乡发展旅游文化的重心所在。并对击活闽南的寻根旅游的措施提出看法,认为发展闽南的寻根旅游应充分考虑它的"根"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抓住闽南旅游的独特风采,在旅游资源规划中,充分展现其最富有生命力的人文地理特色,满足游客寻根的文化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