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风景名胜》2010,(10):28-29
“舟楫之胜可敌长城之雄”,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就像长城在众人心中“重千斤”一样,大运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同为中国古代工程奇迹之一,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大运河。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长达数千千米,与袤延万里的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跻身于《世界遗产名录》之中,而造福千年的大运河则一直游荡在文物保护视野外。  相似文献   

3.
来辰 《文史月刊》2011,(12):26-26
尽管乾隆修《四库全书》的举动或多或少有着愚民的本质,但客观上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文化奇观。它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与长城、大运河一起,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古代三大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4.
>>>申遗2004年九月在山东济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京杭运河文化艺术节上,京杭运河沿线17座城市达成共识:联合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明。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大运河"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长城和运河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古代文明所做的两项伟大贡献.长城已受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承认和保护,运河则未.本文有感于此,发为议论,就教于同行与专家学者. (一)运河是文物吗?什么是“文物”各种词典都有解释,一般多认为是“遗存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其中的要素是:人类创造的,保存 在地上或地下的,具有文化价值的,遗物或遗迹.大运河完全符合上面所列的四点要素.应该算是文物,试把大运河和长城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6.
禚柏红  方辉 《民俗研究》2023,(2):11-20+157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并非对遗产保护的“盖棺定论”,而是向大运河保护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从作为遗产的大运河层面来讲,也对其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在重大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领域的创新性实践。大运河山东段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后“申遗”时代的大运河山东段,亟待按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标准及要求,以更高层次的“国家性”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鲁风运河”文化品牌,努力使其成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山东典范”和“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7.
正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是中国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牵头城市,也是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英文简称WCCO)秘书处所在地,更是全国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上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7年到2019年,大运河保护从部委和沿线省市的行动上升为国家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8.
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客观上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大文化奇观,它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它与长城、大运河一样,为世界所瞩目的"中国古代三大伟大工程"。乾隆皇帝不仅策划了《四库全书》的编修,而且还想好了有关《四库全书》的收藏。该书共缮写了七部,分藏七阁  相似文献   

9.
<正>一部运河史,几乎贯通整个宿迁城市史。宿迁是一座与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始终相互依存的城市,大运河的千年演变,经历了从“泗水行运”到“汴泗并流”,从“借黄行漕”到“避黄行运”,一直到近现代以来大运河的衰落与复兴,宿迁均为大运河沿线的主航道城市,也让宿迁成为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遗产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型的人工水系,2008年大运河申遗联盟的成立正式启动了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一阶段保护规划要求,组建了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专家委员会,2012年9月,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扬州讨论和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定,2013年大运河申遗的文本将提交世界遗产组织。国家文物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大运河申遗与保护的关系,申遗只是一种推动保护的方式,保护好大运河遗产、揭示和展示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是这一运动的基本宗旨。申遗过程也像是一场对中国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国际考试。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涉及中国6个省、2个直辖市、25个地级市,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至此,历时8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之路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申遗冲刺并最终成功人遗的大背景下,2014年的中国大运河及其文化现象遂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国先后举办了"中国大运  相似文献   

12.
运河申遗应建立运河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运河是自然与人创作的杰作,它的价值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长城、运河这两大工程自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两千多年间不断修造.延续时间之长、工程之浩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内涵之丰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相比长城而言,运河不仅仅是一个防御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经济工程,从吴王夫差到隋炀帝,运河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功用。  相似文献   

13.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引江水北行至山阳湾末口(今淮安)入淮河,将江、淮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成为后世中国大运河的滥觞。而江南运河开凿的历史则更早,始于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凿的沟通太湖和长江的古吴水。隋大业年间,拓宽浚深江苏省内联系江淮的山阳渎(今里运河),开通济渠连接洛、黄、汴、泗诸水汇至江苏境内的淮河,拓宽浚深江苏和浙江省内的江南运河以达杭州,同时由洛阳附近凿永济渠通卫河,经临清转今天津,形成隋唐大运河。今中国大运河河道总长度约2700公里,京杭大运河1794公里,江苏段大运河总计达到690公里。随着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加上南水北调工程的进行,中国大运河迎来了新的春天,无论是其历史文化的研究,还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结合等,都引起国家与社会对大运河的再次瞩目,古老的大运河又将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大运河江苏段的历史文化影响则尤其深远。  相似文献   

14.
龚良 《东南文化》2021,(3):119-124
中国大运河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动脉,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体现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阐释运河文化和生动展现美好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博物馆定位为展示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的大运河专题博物馆,其展览以大运河历史变迁为时间轴,空间涵盖大运河全流域,适当突出江苏段特质,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未来博物馆将发挥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大运河遗产价值、文化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旅游贡献度,推动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特质的创新性表达,彰显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大运河苏州段位于江南运河中段,低湿多湖,是太湖流域重要的水利工程体系,且千年来始终奔流不息,成为江南地区文化孕育的母体之一。苏州“运河小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市镇,其生成与发展既是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也受到大运河的影响。将苏州大运河沿线的运河小镇单独分类研究、厘清属性,从遗产价值的角度加以分析,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文化阐释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杜勒强  杜琳 《神州》2012,(28):189-191
中国一直成为人口超级大国是源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身的文化。中国历代兴衰与人口数量有特定关系,众多人口形成坚固的维护本民族安全的“人口长城”。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引发动荡造成周期性危机。认为计划生育是当今维护中华民族安全的无形长城。  相似文献   

17.
##正##二○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中国的“一条河、一段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条河,指中国大运河,一段路,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世界遗产之前,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与丝路密切相关的敦煌莫高窟早已于一九八七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运河申遗前后的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范式,即"中国大运河范式"。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大运河历史变迁与沿革、遗产构成、工程技术及其核心价值,以及大运河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充分诠释了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突出普遍价值,为大运河成功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后申遗时代",考古工作将在大运河的保护、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大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继续对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作出阐释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沿线城市、文化作出更加系统、鲜活的考古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